来源:中国人大网2015-06-29
北京市、辽宁省、江苏省开展扬尘排污费征收试点。对水泥行业淘汰类落后产能实施更加严格的差别电价政策,每千瓦时加价0.4元。山东省建立空气质量改善生态补偿机制,按空气质量改善程度进行奖惩。...江苏、浙江等12个省份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98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25亿元。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6-26
完善长潭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办法,制定实施椒(灵)江流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要推进以排污许可证改革为核心的总量控制制度创新,这是环保改革的重中之重,代表着环保管理模式变革的方向,椒江区今年要完成改革试点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6-23
由于东江源保护已被正式列入国务院规划,成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之一,项目申请了10亿元生态补偿资金。但是,资金只能用于生态补偿项目。常杪说,对于其他项目的资金缺口,有选择性地尝试了ppp。
来源:光明日报2015-06-19
公众两评结合的新型环境准入制度;在总量管理上,开展排污权指标基本账户、刷卡排污、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和总量准入、总量激励五项创新制度建设,探索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污染源一证式管理;在利益调节上,率先实施省内全流域生态补偿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6-15
而对于已经实现国家治水目标的项目,目前也在探索研究如何防止反弹,通过严格实行断面扣缴、生态补偿等制度,成都市初步建立了治水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生态补偿、资金扣缴、成效激励、提标改造、中水回用等经济、行政、管理手段,加强综合整治。同时,以雨污分流、河堤修整、河道清淤为代表的一系列综合整治工程就此展开。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06-10
一是全面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确权登记,通过政府职能转变、资源价格改革和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理顺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二是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
来源:燕赵都市报2015-06-05
严格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收严水质扣缴标准,2014年扣缴生态补偿金3.47亿元,超过十二五前三年的总和。...水污染治理:扣缴生态补偿金3.47亿元累计完成351个乡镇以上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6-05
去年年底,为期3年的跨省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期满。新安江是连接安徽与浙江的跨省河流。...2012年~2014年,由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牵头组织,每年安排补偿资金5亿元(中央财政出资3亿元,浙江、安徽各1亿元),在新安江实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来源:宝安日报2015-05-29
二是尽快统筹制定全市生态补偿金实施方案,作为各区实施的依据。三是慎重实施项目建设。...广东深圳市政协委员、广东宝城律师事务所主任吴波提出,作为深圳的西北门户和市、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双试点地区,松岗当前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环境负荷严重超载,极大地制约了松岗的未来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28
枣庄市大气四项主要污染物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分别比2013年改善16.8%、7.1%、9.9%和8.3%;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171天,同比增加27天,获得省大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资金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05-28
生态补偿、跨界污染、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诸多重要问题如何用改革来解决?如何进一步开放市场,推动价格体制改革,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环保投资?...生态环保改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有的地区,需要进一步开展实践,通过广泛试点来总结相关经验。
来源:红网2015-05-27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保护的目标以及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补偿和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探索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共同监管。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22
广州市通过出台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阶梯式计费和区域生态补偿制度,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社区强化物质回收的积极性。...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开展试点工作。
来源:光明日报2015-05-21
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取得明显成效,跨省界街口断面水质连续三年达到补偿条件。...自2003年试点生态省建设,尤其是2012年推进生态强省建设以来,安徽持续实施了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造林绿化工程。
来源:河北新闻网2015-05-19
河北将与京津两市一道,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不断深化三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大力推进生态修复,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建立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坚定不移调整产业结构,扎实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5-19
2011年,新安江流域正式成为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各方约定,只要安徽出境水质达标,下游的浙江省每年补偿安徽1亿元。...在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想要充分调动地域及部门的治水积极性,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途径。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5-05-19
河北省将与京津两市一道,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重大历史机遇,不断深化三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坚定不移调整产业结构,扎实有效化解过剩产能,鼓励发展环保产业,...京冀两地已于去年底率先启动全国首个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承德市作为河北省的先期试点,其境内纳入碳交易体系的重点排放单位,将完全按照平等地位参与北京市场的碳排放交易。
来源:法制日报2015-05-15
建议在水污染防治法中建立省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吉与黑、吉与辽共同建立省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上下游经济、环境均衡发展。...实际上,早在2011年,财政部和环保部就出台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由中央财政和安徽、浙江共同设立水环境补偿基金,额度为每年5亿元。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5-08
财政将积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等制度建设,不断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将积极推进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孙志介绍说。
来源:光明日报2015-05-08
生态补偿的浙江实践前不久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市场机制,建立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供给者形成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刘桂环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或者技术指南,从流域范围、责任主体、标准核算、绩效评估等方面对流域生态补偿进行相对统一的规范和引导。无论是跨省域生态补偿还是省内补偿,浙江都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