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钒液流”相关结果612

      来源:新华网2011-06-27

      据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华民研究员介绍,液流电池不同于传统的固态电池,是利用液体的流动进行储能。从2000年起,该所就成立课题组进行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研究。...为测试电池寿命,2007年7月9日,该所开始对研制成功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试验,日前成功突破1万次大关,这是中国的液流电池首次通过1万次充放电循环实验。

      来源:中国风力发电网2011-06-14

      项目负责人、国家973液流储能电池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民告诉记者,迄今为止,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国际上唯一成功通过了3年风能发电实际并网应用示范的兆瓦以上级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2011-06-13

      项目负责人、国家973液流储能电池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民告诉记者,迄今为止,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国际上唯一成功通过了3年风能发电实际并网应用示范的兆瓦以上级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2011-06-09

      这是中国首个兆瓦级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商用项目,其规模和涵盖的新能源先进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全球领先的碳石墨材料及相关产品制造商德国西格里集团(sgl group – the carbon company)近日宣布已顺利完成对普能公司在国内的一套1兆瓦时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的石墨软毡供货任务。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1-04-19

      最新研究成果降低了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隔膜对离子交换基团的依赖,扩大了膜材料的选择范围,为高性能、低成本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离子交换膜的开发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日前在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非氟离子交换膜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1-03-22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关键环节是高性能离子膜,如果从国外进口,成本高昂。...目前世界发展最快的大容量储能技术是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rb),这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存储装置。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1-03-09

      19981998 unsw patents sold to australian company pinnacle vrb澳大利亚pinnacle vrb 公司获得了unsw 的全钒液流电池技术。...unsw). in 1986, the first patent of vanadium redoxbattery was filed by unsw.1984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提出全钒液流电池原理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1-03-09

      其中全钒液流电池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液流储能电池技术。...液流电池是电池的正负极或某一极活性物质为液态流体氧化还原电对的一种电池。根据活性物质不同,研究较多的液流电池有锌溴电池、多硫化钠/溴电池及全钒液流电池三种。

      来源:互联网2011-03-09

      “解决了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化的瓶颈,率先实现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的全国产化。”张华民说。另外,通过寿命加速试验对自主研发的2k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耐久性进行考察。...目前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系统集成、测试方法及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首先,融科储能公司已掌握了百千瓦级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设计、集成技术。

      来源:互联网2010-12-10

      同时也带动了主要为镍氢电池、钠硫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等各类大型储能与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

      来源:国际电力网2009-03-26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一种电能储存装置,与其他化学储能技术相比,它在功率和容量可独立设计,尤其适合大规模储能。...日前,承德钒产业链条上的高科技产品、装备制造业上的%26ldquo;承德制造%26rdquo;%26mdash;%26mdash;%26mdash;万利通集团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项目正式开工。

      来源:新华社、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07-11

      我国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led(发光二极管)屏幕示范系统,已无故障连续运行超过一年,累计运行时间超过8800小时,从而标志着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研究与应用取得重要进展。...记者了解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已成功研制出100千瓦级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这个系统由10个额定输出为10千瓦的全钒液流电池模块组成。目前,系统的设计、集成和调试等工作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