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工业减碳利用”相关结果648
      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电力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11-10

      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建筑、交通等部门用能,电力生产以及工业过程排放;去除措施主要依靠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和利用技术实现碳捕捉与封存(ccs)。...到2050年,碳汇和ccs合计减碳15~20亿吨。这意味着,我国二氧化碳现有量即是未来40年要减少的数量,能源行业低碳提速,责无旁贷。任务与挑战是艰巨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21

      对于新基建给电力行业带来的机遇,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指出,新基建在电力市场拓展、减煤减碳与推动可再生能源电气化中,将担当重要的角色。...电力企业广泛布局新基建“新基建”的讨论由来已久,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21

      对于新基建给电力行业带来的机遇,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指出,新基建在电力市场拓展、减煤减碳与推动可再生能源电气化中,将担当重要的角色。...电力企业广泛布局新基建“新基建”的讨论由来已久,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9-07

      推进能源、工业、农林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等各领域减碳增汇技术的综合运用,引导试点区域在绿色技术创新与政策管理创新上协同发力。...循环化改造支持园区近零碳试点,着重优化园区空间布局、严格实行低碳门槛管理、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及合理控制工业过程排放,推进减碳治污协同增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1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节能与环境研究部部长王树东认为,要拓展二氧化碳封存、利用渠道,并兼顾技术经济性,未来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减碳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真正的‘绿氢’,一定要通过可再生能源获得。

      来源:ABB中国2020-03-18

      负责任的运营作为2015年《巴黎协定》和科学减碳倡议组织(sbt)的支持者,abb始终致力于减缓全球变暖和减轻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去年,abb在德国吕登沙伊德开设了第一家碳中和工厂,展示了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2-04

      路透社分析认为,德国此前制定减碳目标称,到2030年德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较1990年下降50%,到目前为止,德国仍远没有完成减排目标,德国政府需要更大力度地推动可再生能源以及其他减碳技术的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特聘教授武英:固态储氢材料及氢存储系统研发及应用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8-08

      包括刚才俞老师提到的,我们现在追求的是减碳加氢,氢的能量密度很高的。...储氢材料还有另外应用领域,固态储氢材料有一个特点,就是把我们的一些工业副产品氢可以通过工业多级纯化达到高纯的5个9甚至6个9。还有一些是水下潜艇,水下潜艇有一个压舱的,材料放在水下的时候压舱也是很好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5-15

      能源结构的转型,重点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能源利用方式要从化石能源消耗型向绿色能源再生型转变;二是碳氢燃料的利用方式要从高碳燃料向低碳燃料转变(加氢减碳)。...氢的获取方式有多种,既可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中制取,也可从工业副产品中获得,还可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取。其中,当前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煤气化制氢是目前最主要的制氢方式。

      来源:《中国华能》2019-01-10

      2014 年(可获得数据的最近一年),这些“难以减碳”的行业产生了约 150亿吨二氧化碳,占总量的 41%,而整个电力行业的排放量为 136亿吨(见图表)。最大的工业排放源是水泥、钢铁和化工。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8-11-16

      据山东省政府节能办资源节约处处长王玉刚介绍,近年来,山东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清洁高效利用传统能源,深度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工业绿动力计划项目3733个,可节约标煤106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74万吨。

      能源消耗大省减煤之路怎么走?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8-11-16

      据山东省政府节能办资源节约处处长王玉刚介绍,近年来,山东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清洁高效利用传统能源,深度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工业绿动力计划项目3733个,可节约标煤106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74万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11-13

      持续开展节能监察、污染评估等专项行动,推进节能技术与装备、绿色低碳技术等应用,加强污染物排放管理,统筹推进治污与减碳。实施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工程,利用绿色信贷和绿色制造专项行动建成一批重大项目。

      来源:经济日报2018-10-22

      日本新能源与工业技术发展机构氢能主任大平英二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氢能已经成为日本的基本战略,成为全球首个国家战略。...“这其实就是一个减碳加氢的过程,也是人类能源利用方式演变的总体趋势。”国家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表示。“这个大方向,是向更加清洁、低碳的能源转型。”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2018-08-06

      四、氢能源产业链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存、运输以及氢气利用。其中,制氢是基础,储存和运输是氢气利用的核心保障。氢能工业链氢能产业链的上游...二是传统化石能源或核能源燃料被少数几个国家寡头垄断的情况正不断加剧,这不利于大多数国家利用能源。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不少,但是氢能为最优方案,它将为人类提供足够的清洁能源。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8-03-20

      目前确认参与此次论坛的企业有:powerlink、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赤峰元易、北京中持绿色、中节能绿碳环保、河北京安瑞能、山东宝力、天水润德、方正节能、杭州能源环境工程、envitec、普拉克、帕克环保、冰轮、赢创工业

      来源:化化网煤化工2018-02-23

      催化剂的成本占了将近70%,双极板已经完全工业...人类每一次的能源变革都是提升减碳加氢、提升能量密度的过程。

      2018年中国生物质能源行业现状分析 分布式热电联产将成为主要支持的发展方向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02-06

      中国生物质能联盟的专家表示,生物质发电行业不仅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实现克霾减碳、清洁供暖。未来随着生物质行业自身发展和技术进步,将逐步向热电联产方向来提高效率以减少对国家补贴的依赖。...可见,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潜力巨大。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02-06

      中国生物质能联盟的专家表示,生物质发电行业不仅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实现克霾减碳、清洁供暖。未来随着生物质行业自身发展和技术进步,将逐步向热电联产方向来提高效率以减少对国家补贴的依赖。...可见,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潜力巨大。

      2050年传统储能方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氢能具有独特优势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1-11

      氢作为一种绿色的二次能源具有多重优势:比电更容易分散储存,可像天然气一样利用管网进行规模化配送;获取方式多元,既可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制取,也可从工业副产品中获得,更可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取;制取成本较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