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专家”相关结果777

      2005-08-11

      尽管在电力专家眼里尚无任何一种能源利用方式是纯粹环保的,比如说,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污染空气,核电站的核废料存在安全隐患,水力发电影响渔业,风力发电则会影响到鸟类的生存,等等。

      2005-07-19

      2004年,就在中国电力大面积告急之时,一个汇集了发改委能源局官员、电监会官员、电力企业领导人、电力专家参加的“科学电力发展观”研讨会悄然举行。

      2005-06-23

      一位电力专家告诉记者。谢长军也认为,上述项目前期工作不够严格,如果接手风险难料。   

      2005-06-01

      火电比例过高 不少电力专家提醒说,随着电源建设的快速发展,广东电力发展定位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广东水电开发潜力较弱,即使现在着眼发展其他电源,火电占绝大比重的情况仍将持续很久。

      2005-05-12

      有关电力专家告诉记者,当前全国性的煤电油运紧张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缓解,煤电油运供求关系仍然紧张,瓶颈制约仍比较突出。

      2005-04-08

      电力专家告诉记者,近年来,西安电网每年负荷高峰期间约新增负荷30到50万千瓦,西安地区本地潜力有限,去年从兄弟城市引进了40万千瓦的电力缓解西安供电压力。今年如何解决燃眉之急呢?

      2005-03-04

      与此同时,电力专家表示,远距离输电所产生的损耗不可避免,“这要算到经济帐上”。而购电量的多少也需要对我国电力形势分析预测后慎重决定。

      2005-02-18

      此外,按照一些电力专家的预计,到2006年,中国的电力将会保持平衡供应,若不限制电厂建设,到2007年,电厂建设过剩的矛盾可能会有所凸现。  

      2005-01-24

      所以,虽然管理部门和电力专家一再呼吁,但建设热情依旧高涨。   其实,这是市场信号的局限性所致。从任何一个局部看,得出必须扩大投资建设电站的结论都是有道理的。

      2005-01-14

      政策调整姗姗来迟   上海大学教授、电力专家言茂松认为,超发电价政策是以前电力供应过剩时制定的政策,到现在才调整,“可以看出目前的电价审批政策已经远远滞后”。   

      2005-01-14

      电力过剩苗头已经显现   年初,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专家叶荣泗曾对今年电力供应情况作出过预测。

      2004-12-30

      但也有专家对配电网的盈利能力提出了疑问,华中电网公司的电力专家晏俊认为,目前配网及销售电网,负债沉重,成本较高,利润微薄,与整体电网资产相比,显然不是优质资产。   

      2004-12-30

      北京的电力专家朱成章说,香港也是实行计划电和市场煤,但其运作的不错。从美国等国家的情况来看,电力市场完全放开并不现实。发改委提出的煤电联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双方矛盾。

      2004-12-29

      “如果有一个比较明晰的产业政策及市场信息,而且能够及时向社会公布的话,让投资主体自己来安排,许多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一位电力专家说。

      2004-12-16

      邀请了国家电监会有关领导、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电力专家、燃料专家讲授了国民经济形势、电力供需态势、当前燃料形势以及企业集团化管理、跨国公司治理与发展等专题报告。

      2004-12-14

      然而著名电力专家朱成章指出,目前多数地方的需求侧管理,大量使用了计划用电的手段,所以更多用户在执行计划中,是被动执行,而不是自觉自愿地主动执行,这就给需求侧管理打了折扣。

      2004-12-10

      日前在国海证券等主办的“电力设备行业及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研讨会”上,行业专家判断,未来20年世界最大的电力设备市场在中国,在未来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后加大输配电的投资将是我国电力投资政策的重点,

      2004-09-29

      链接: 风电新能源前景看好 有关电力专家指出,广东省有3300多公里的海岸线,开发利用沿海的风力资源,对补充广东一次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电源结构,减轻环保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4-09-24

      电监会组建电力安全专委会,旨在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电力安全管理,充分发挥电力专家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同心协力全面做好电力安全工作。

      2004-09-20

      英国皇家工程院首位华人院士、国际知名电力专家宋永华日前指出,中国一些地方应对目前电力短缺问题的手段缺乏规划,因此,建立全国性统一管理机构,是彻底解决中国电力短缺的首要条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