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基础能源”相关结果约11000+
      对话 | 金风科技曹志刚:抓住“战略机遇期”,提升风电新质生产力

      来源:《风能》2024-05-24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但质变方能凸显量变的核心价值。金风科技将在全行业的注视下稳步向前,通过推动科技创新、打造优质产品、精进服务水平实现“量质齐升”的高质量发展。...《风能》: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发布的2023年度风电新增吊装容量排名中,金风科技蝉联第一,您对此有何感想?

      <mark>中国</mark>首单!临港集团与特斯拉完成Megapack储能系统订单签约

      来源:临港集团2024-05-24

      megapack 储能系统,是特斯拉推出的一款面向源网侧和大型工商业的储能解决方案,集电池、逆变器、热管理系统于一体,通过智能算法优化充放电策略,可大幅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截至目前,临港集团运营产业载体超千万平方米,服务近1.8万家实体企业,拥有适宜储能发展的产业基础及场景资源,集聚了一大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有巨大储能需求的企业,有着丰富的光伏、风电、氢能和储能等应用场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24

      滴滴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宁德时代则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其电池技术和产能均处于行业前列。...广汽埃安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事业最重要的载体,在充换电领域拥有较深厚的布局基础。据广汽埃安旗下昊铂消息,截至4月1日,昊铂超级充换电站达1200座,自建充电桩7084根。

      储能电芯突破,央企巨无霸中国能建的储能版图再落一子!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24

      新型储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新型储能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国内能源新业态,成为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领域。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24

      国际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创新基地要持续释放在推动能源电力国际标准化发展上的效能,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制定和组织治理变革,为国际标准体系建设贡献中国方案。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5-23

      不容小觑的是,“在此过程中,深水人才队伍也初具规模,为进一步走向深远海奠定了基础。”李劲松认为,做好人才储备也是“深海一号”生产平台所承载的使命。...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云南大理:谋划设立大理绿电交易中心

      来源: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5-23

      一、基础条件大理作为我国面向中缅印度洋地区最近、滇西地区唯一的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依托滇缅、滇藏、川滇、沪昆、粤昆等通道走廊高效对接南亚东南亚、中东以及环印度洋地区重要能源产品产地市场,有效辐射藏南、...大理州作为云南省智能电网示范区,重点围绕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示范基地、跨区域电力枢纽建设,全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安全、高效、智能的能源保障网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通过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i-rec

      中广核携手华为共创绿能世界

      来源:华为2024-05-22

      在推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当下,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本次活动以“碳路中国 光生万物”为主题,由中广核新能源湖北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共同举办。业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产业媒体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市场机遇及挑战。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5-22

      县域能源综合改革创新实践探索——以安徽长丰为例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张学锁 卢伟 白海波(安徽皖丰长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推动区域能源综合改革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基础。...2022年12月,中国第一辆氨能动力重卡在长丰县下线,可实现天然气掺氨30%,降碳30%,运营成本低于lng卡车约0.4元/千米。

      宁波中科成功获得绿电证书!

      来源:中科环保2024-05-22

      2022年,宁波中科与慈溪中科实现联网供热,成功转型为“热电联产”模式,年供热超百万吨级,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绿色热能中心之一。...宁波中科此次取得绿证,不仅开启可再生能源绿色交易的新篇章,获取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收益,还将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营造绿色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探索发电企业创新发展之路——首届发电企业清洁高效与灵活智慧创新发展研讨会召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5-22

      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北极星与行业发展同频,积极构建垂直、专业、有态度的能源、电力服务平台,坚持分享行业最新政策、前沿技术,推荐优秀设备企业,推动技术与市场的融合。...京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永亮在会上表示,新型能源体系下,煤电迎来五大转变:由能耗双控向节能降碳转变、由基础电源向调峰电源转变、由以热定电向热电耦合转变、由稳定收益向市场竞争转变、由传统管理向创新驱动转变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4-05-21

      近日,中国台湾省海龙2号海上风电场的海上变电站导管架基础已由风电安装船“环海翡翠(green jade)”号安装完毕。...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境内,建设总装机规模为238万千瓦,项目投产后可年发清洁电量7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26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4万吨,对优化通辽市能源产业结构,改善蒙东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前端装备“升阶”!氢能产业起飞在即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5-20

      在全球绿色化、去碳化背景下,氢能的突破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发展提速,未来氢气作为能源的占比将会大幅提升,与可再生能源的珠联璧合堪称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随着氢能使用场景的迅速扩大与商业化落地进程加快,我国的制造能力和市场需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参与氢能行业的企业数目和产能的急剧增加,制氢能力已经有非常大的进展,我国氢能正迎来爆发期。

      来源:电池中国2024-05-20

      容百科技研发体系总裁李琮熙指出,要想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价格持续降低,就需要让基础原料硫化锂的价格持续降低才可以。像锂、硫磺的价格本身不是很昂贵的,因此可以通过改善工业和规模经济来降低这个价格。...而就在上个月,有报道称,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在硫化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解决了制约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叠层工艺的关键痛点和技术瓶颈。其制备的多层叠片软包电池循环300次容量几乎不衰减。

      来源:河南省发改委2024-05-20

      一是积极开展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试点建设,推进指标协同管理、任务协同推进、机制协同联动,为“十五五”平稳转向碳排放双控奠定工作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国家节能中心评审处处长闫金光、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生态与循环经济处副处长马淑杰作专题报告,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赵新民作开班动员,濮阳市副市长聂长明出席

      能源法制定: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5-20

      4月23日,能源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4月26日,中国人大网公布能源法草案,自4月26日~5月25日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有分析指出,根据程序能源法有望年内正式出台。

      第十六届上海国际化工环保展览会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4-05-17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我国对调整产业结构、节能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倒逼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推动污染治理领域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振威正倾力打造全新企业直播间,精准对接展商需求,基于多年来深耕展览行业的基础与海量观众数据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专场直播、多家企业主题直播、精准营销对接采购、新技术推介等线上营销平台,为展商提供精准营销

      来源:西闻进行时2024-05-17

      目前,数字化工业集团的短周期自动化业务在中国和欧洲地区的需求相对平淡,但智能基础设施和交通业务营收的显著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这一影响。...我们拥有正确的战略、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团队,这为未来的盈利性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alf p. thomas西门子股份公司首席财务官出售茵梦达是我们优化投资组合的重要一步。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5-17

      为了通过发展风电实现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使之兼顾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应结合各地的资源禀赋、要素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因地制宜选择驭风行动项目的收益分享方式。...因地制宜,稳妥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下称《通知》)印发以来,备受各方关注,各地政府部门和企业更是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5-17

      中国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15日在常州举行的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表示,“十四五”以来,中国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提速。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不断深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