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环境司法”相关结果67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10-08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环境资源法学会秘书长秦天宝说,当前我国传统污染依然存在,同时出现了更多的以风险为标志的环境影响,这对环境司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司法机关在处理生态环境纠纷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生态环境司法的公信力严重不足,当前生态司法改革已进入窗口期。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09-25

      14种环境犯罪河北省环保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联合执法工作的意见》,提出四部门将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形成环境保护合力。...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困难重重,中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将顺利实现。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6-09

      环境纠纷与公益诉讼形成巨大反差中国环境统计年报显示,2005年至2012年,我国环境信访量年均约77万件。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统计,这些环境纠纷进入司法程序的不足1%,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行政部门处理。...提高环境司法水平推动公众参与环保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鼓励社会组织自下而上参与环境监督,推动更广泛的参与力量和参与机制加入到环保事业,环保领域行政部门不履职、基层群众没法子的局面有望逐步得以改变。

      来源:中国网2014-04-24

      对此,环境权的确认恰好可以为公众环境维权提供更为切实有力的制度管道,有利于释放和发挥公众参与的力量,推动中国环境司法乃至整个环境法治走出困境和尴尬。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军 姚伊乐2014-03-12

      最高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最高法院环境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孙佑海认为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生态环保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顺畅高效;二是改革后生态环保工作得到更多的人、财、物和科技支持;三是经过改革,真正实现环境状况好转的目标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3-10-31

      王胜明现在未批先建已经成为环境司法中的重大难题,什么项目未批先建?都是污染重的项目,不敢做环评,所以要未批先建。...我们对未来环境状况的判断是,未来10~20年,中国处于区域性、流域性复合污染的格局,这样我们在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上,就要从综合的、区域性和流域角度,考虑创新性制度安排来解决跨行政区污染问题,例如设置环保部门的区域

      来源:证券日报2013-06-24

      据了解,目前,中国水泥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水泥生产过程中粉磨、高温煅烧等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和电能,同时释放出颗粒物等污染物质。...加之环境司法体系尚未完善,环境侵权的诉讼往往遭遇立案难、鉴定难、执行难等种种困境。为了解决水泥企业污染问题,环保组织直接与17家水泥上市公司进行了沟通,但有16家上市公司对其环境违规问题采取回避态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