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相关结果约11000+
      近百个绿色甲醇项目 2024年已有40+项目有新进展

      来源:势银能链2024-06-04

      当前,我国绿色甲醇项目生物质(气化耦合)制甲醇、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甲醇路线均有涉及,未来我国绿色甲醇生产工艺将会呈现出多技术路径并行发展的局面。

      来源:人民日报2024-06-04

      蓝氢则是在灰氢基础上,将制备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副产品捕获、利用和封存,更加环保。紫氢是利用核能进行大规模电解水制氢。...其中,灰氢来自煤炭制氢、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氢气,属于直接制氢,成本较低,但需要消耗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目前,灰氢产量约占全球氢气产量的九成以上。

      来源:四川省发改委2024-06-04

      项目达产年碳排放总量为1253586.51吨二氧化碳,发电、供电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34、0.35吨二氧化碳/兆瓦时。三、能效水平。

      点亮“618”:打包绿色快递  签收零碳未来!

      来源:阳光新能源2024-06-04

      项目年发电量310万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2800吨,每年可为韵达南昌项目节约电费近百万元,兼具经济与生态效益。“通过光伏发电,我们不仅能为客户提供绿色产品服务,也能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中国能建2024-06-04

      该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年均可供绿色电力1.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76万吨,减少排放烟尘1763吨、二氧化硫1515吨、氮氧化物880吨、二氧化碳17.86万吨,灰渣3562吨,有效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玉环发布2024-06-04

      南区并网发电后,华电玉环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每年发电达6.7亿千瓦时,可满足约28.7万户家庭年用电量,可节约标煤约21.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7.4万吨。

      长时储能规模化发展的紧迫性渐增

      来源:高工产研2024-06-04

      2023年以来,多个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100兆瓦等级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兆瓦级飞轮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新技术落地实施。

      15项氢能技术详解!工信部发布《国家工业节能降碳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24年版)》

      来源:工信部2024-06-03

      氢燃料分布式发电系统、加氢站成套装备、氢能轨道交通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兆瓦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技术、氢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规模化风光离网直流制氢技术、绿色醇氢燃料在工业炉窑中的应用、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航煤技术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整理2024-06-03

      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3.6亿元,利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在吴忠市通达煤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捕集18万吨/年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加氢合成12万吨/年的绿色低碳甲醇。

      大漠风起,吹出乡村振兴新绿洲

      来源:风能2024-06-03

      经计算,项目每年可减少排放烟尘约17.27吨、二氧化硫约99.32吨、二氧化碳约35496.02吨、灰渣约5158.15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来源:中山市发改局2024-06-03

      沙仔园区供热管网扩建、接入调度数据网第二平面传输通道改造和省地传输ason网络改造;安排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三期发变组及高备变保护更换、三期升压站母差母联保护更换、厂区工业生活废水系统设备更换、三期#9燃机二氧化碳消防国产化更换

      绿电、节能改造、数智化:中国锂电企业零碳工厂打造策略

      来源:高工产研2024-06-03

      其中电池生产的上游部分(采矿、精炼等)为每千瓦时5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而电池生产和组装的碳排放在每千瓦时2-4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另一方面,海外对于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要求也日趋严格。

      王志轩:重新认识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6-03

      2021年电力颗粒物、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三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2500万吨,2023年底三项污染物总量为110万吨,对蓝天白云没有影响。

      煤电,“只有腰包鼓了,腰杆子才能挺起来!”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6-03

      二,从国际上看,为什么大家都关注二氧化碳,而不是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是区域性的,而二氧化碳是全球性的温室气体,关系着“地球村”的概念。...大家如果了解二氧化碳的特点,我觉得很多问题我们在考虑的时候就顺理成章或者具有逻辑性了。”一,我们需要认清的一个现实是,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由于煤电的碳排放量的确占比较大,所以,煤电的压力是比较大的。

      来源:阳光新能源2024-05-31

      项目全部并网后年发绿电可达2000万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

      太平岭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外穹顶浇筑完成

      来源:央视网2024-05-31

      中广核太平岭核电高质量建设总指挥章国强介绍,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超过500亿千瓦时,可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1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12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了近11.3万公顷森林。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5-31

      “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碳排放双控要求我们不仅要节能,更要用‘绿能’。”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05-31

      《方案》指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来源:银川市人民政府2024-05-31

      核证减排量的最小单位为1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第五条碳普惠交易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碳普惠机制下开发的项目应当具备普惠性、可量化性、额外性、唯一性。

      来源:阜新微报2024-05-31

      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为当地提供9.3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每年可节约标煤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5万吨、氮氧化物0.38万吨、二氧化硫0.64万吨、烟尘0.77万吨,对于加强地方电力供应保障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