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京津冀生态功能区”相关结果320
      开展河流生态廊道建设 推动水环境治理技术创新 ——<mark>京津冀</mark>区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综合调控取得示范性成果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10-26

      专项布局以永定河、北运河、白洋淀-大清河三条廊道为主线,跨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西部生态涵养区、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三个片区,连接北京、天津和雄安三个重大节点城市;任务设置突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环境科技需求

      “十三五”期间全国治理矿山修复面积约400万亩

      来源:中新网2021-10-15

      “十三五”期间,在陆域,中央财政投入500亿元,在祁连山、贺兰山、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汾渭平原等重要流域和区域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修复,全国治理矿山修复面积约400万亩。

      《天津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1-08-16

      2.2 前期规划执行情况“十三五”期间,在已有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加工产业发展基础上,围绕构建园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再生利用产业链,继续做大、做强、做精废弃电器电子处理加工产业,实现了打造京津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再生利用核心功能区的目标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7-29

      “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目标全面实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任务超额完成,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积极稳妥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形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逐步落实。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6-22

      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支撑区,承德推动清洁能源实现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6-22

      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支撑区,承德推动清洁能源实现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

      来源:新华社2021-06-18

      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支撑区,承德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实现“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承德境内风、光、水资源优势明显,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属于资源富集地区。

      来源:河北新闻网2021-06-16

      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支撑区,承德推动清洁能源实现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从大会获悉,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承德生态、区位、文化、资源等优势将叠加释放,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08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5%、19%,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中国环境2021-05-20

      崔书红介绍,“53111”生态保护监管体系中,“5”是指持续开展全国生态状况、重点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5方面的监测评估;“3”是指实施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生态监督执法制度和各重点领域生态监管制度等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1-05-13

      功能区分布看,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提高了15.1%,中心城区提高了14.4%,平原区提升幅度达到16.9%,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提高7.8%,

      来源:环境与法制2021-05-08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需要根据主体功能区战略,进行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为此,《条例》制度设计时,应在已有的法律基础之上,结合“十四五规划”,从制度层面保障

      来源:承德市人民政府2021-05-07

      董晓宇说,承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亲自指示、亲自倡导的塞罕坝精神发源地,幅员辽阔、交通便利、生态良好、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21

      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此外,河北省将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市场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信息化体系、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等。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12

      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原则,由各级政府或生态受益地区向生态保护地区购买生态产品,强化正向激励作用;完善林业生态补偿制度,建立以“降碳”“贮碳”生态服务功能为导向的生态补偿机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01

      河北通过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完善财税政策,协调落实京津冀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按照“十项政策”要求,河北省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探索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市场化碳汇交易等创新措施,强化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切实提高生态环境领域资金使用效益。

      来源:承德市政府网2021-03-24

      周仲明指出,承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是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生态环境优良,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种类多样、优势突出。

      今年全国两会上 哪些省级党政“一把手”带来了生态环保建议?

      来源:中国环境App2021-03-12

      河北省省长许勤在3月7日河北省代表团小组会议上表示,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河北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虽然辽宁不在京津冀区域,辽宁省省长刘宁在3月6日的辽宁团全体会议上建议,支持辽宁并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黄河生态保护一直是每年全国两会上的关注热点,今年也不例外。

      来源:环境保护2021-03-09

      加快建立健全纵向与横向生态补偿机制2016—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3524亿元,将青海三江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等纳入补助范围,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京津冀地区

      来源:学习时报2021-02-26

      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以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突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