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公益诉讼”相关结果806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2023-06-07

      3、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汉江分院督促整治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行政公益诉讼案4、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污泥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5、吉林省通榆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向海湿地行政公益诉讼案6、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检察院监督支持生态环境部门对某新材料公司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公益诉讼

      来源:中国环境2023-05-06

      该案件是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办理的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经过长达两年的磋商与诉讼,终于将程某应承担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追偿到位。本案中,被告程某系废油销售商。...程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是通州生态环境局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首次实践,这一办案过程将行政磋商与民事公益诉讼进行了有效衔接,法院对该案件的判决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对其他类似案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2023-05-06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典型案例一、唐某良等三人非法捕捞青海湖裸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二、王某前祁连山森林草原失火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三、杨某平等六人非法开采若尔盖湿地泥炭案四、色某等五人盗掘古文化遗址、色某等三人盗窃文物案五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4-07

      、修复效果评估等重点工作环节分别作出细化规定,并吸收各地试行经验,明确“一案双查”、快速鉴定评估、替代修复等工作机制,以便基层操作;新增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工作机制及要求等。...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联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共14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细化了14个省级有关部门任务分工;围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筛查、索赔启动、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索赔磋商、司法确认、赔偿诉讼

      来源:福建海事2023-03-22

      随后六家单位联合签订了生态司法联合协作协议,围绕线索移送、调查取证、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生态修复、日常联络等方面展开联合协作。...此协议旨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行政机关职能优势,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工作机制,依法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合力研究解决海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16

      “这意味着燃气行业公益诉讼将督促多个行政

      来源:内蒙古阿尔山检察2023-03-13

      3月1日,由阿尔山市检察院提起的吴某某涉嫌盗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在阿尔山市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该案系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提起的首例用林业碳汇产品来折抵生态损害赔偿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来源:新华社2023-03-10

      六是围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出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强制法、人民调解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制定能源法、民事强制执行法以及金融安全、检察公益诉讼

      来源:新华社2023-03-08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五年来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29.3万件,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7万件,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3-08

      生态环境部门接到国家规定的其他机关、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告知的,除省生态环境厅、省人民检察院印...未按国家规定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的,检察机关根据《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督促赔偿权利人启动赔偿程序,赔偿权利人要求具体开展索赔工作的部门或机构及时启动索赔。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3-07

      依法审理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提起的涉碳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推动形成以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气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2023-03-07

      依法审理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提起的涉碳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推动形成以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气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监督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稳定投资预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诉讼诚信建设。

      来源:中国环境2023-02-07

      根据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环境私益诉讼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分别是财产权或人身权遭受侵害的私主体、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其被告分别是侵权人(污染者和生态破坏者)、侵权人(如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被告)

      来源: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2023-02-01

      对被告单位判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对姜某等六被告人分别判处一年三个月至九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人民币5万元至5千元不等罚金;判处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赔偿生态环境损害、环境检测和清理马家沟污染费用共计人民币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2023-01-04

      醴陵市人民法院于2022年9月28日作出一审判决,判处主犯张某有期徒刑3年,其余参与犯罪人员也均获刑,判令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相关责任人赔偿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费用128710元,目前污染现场已修复完成。...本案中,株洲市生态环境、公安、检察三部门紧密配合,从严从快的打击了危险废物倾倒的环境犯罪行为,并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违法者履行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有效的保护了社会公共的环境权利,是两法衔接的典型案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2-30

      第六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一)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案件中经生效判决、调解确定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索赔的资金。...其中,通过磋商议定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由赔偿权利人指定的相关部门、机构负责执收;通过人民法院环境公益诉讼生效判决、调解确定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由人民法院负责执收。

      来源:巴中市生态环境局2022-12-20

      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检察院以滥伐林木罪对李某提起公诉,同时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一、巴州清江镇李某滥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2022年1月11日,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分局森林警察大队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李某涉嫌滥伐林木。

      来源: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订阅号2022-12-13

      二被告与公益诉讼起诉人达成了调解协议,承认了公益诉讼起诉人的全部诉讼请求,自愿用缴纳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购买重庆“碳惠通”项目二氧化碳减排量(cqcer)进行替代性修复。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2022-12-13

      五是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能力。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11-29

      义乌市人民检察院针对该行为提起公诉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判刑+赔千万+禁止令义乌市人民法院于2022年7月5日受理义乌市人民检察院针对该行为提起公诉的污染环境罪以及附带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一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