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内回流”相关结果220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10-22

      但是内回流比的本质就是一股水在缺-好氧池跑圈,比例300%就是跑3圈,比例100%就是跑一圈,停留时间t是固定的,跑圈跑得少就相当于跑步跑得慢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9-18

      根据公式来看,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只和内回流有关系!内回流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所以,案例中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内回流过小导致的!...内回流操作注意事项1、防止携带过多的do笔者曾遇到过内回流携带do导致脱氮系统崩溃的情况,对于内回流来说,其携带的do越多,对反硝化的影响越大,一般反硝化池orp控制在-100~-150mv,过多的do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9-04

      解决办法:内回流的问题很好发现,可以通过数据及趋势来判断是否是内回流导致的问题:初期o池出口硝态氮升高,a池硝态氮降低直至0,ph降低等,所以解决办法分三种情况:1、及时发现问题,检修内回流泵就可以了2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9-01

      不带内回流、aao、氧化沟等);脱氮除磷是经历了厌氧、缺氧、好氧环境的交替(aao、氧化沟等)。...记住这几个判断点:除碳工艺就是单纯的曝气(例如单纯的曝气池、单纯的mbr、接触氧化、经典sbr等);脱氮是经历的缺氧和好氧的交替(例如ao带内回流,氧化沟、aao等);除磷是经历的厌氧与好氧的交替(ao

      来源:环保水处理2021-08-26

      在硝化反硝化脱氮系统中,因内回流携带 do 的影响,实际中外加碳源投加量和理论值相差较大,运营中常按照经验公式来计算,脱氮系统的 c/n=4~6 为经验值,多采用中间值计算或者通过对化验出水 tn 来调整投加量

      对Bardenpho工艺的理解(二)

      来源:水知识爱好者2021-08-26

      当然了,这只是理想状态,只要工艺构筑物最后一个好氧池有内回流存在,怎么都实现不了100%。...理想状态下,因为后好氧没有内回流,假如前好氧将进水tkn全部氧化,即通过投加外碳源方式可以将前缺氧没反硝化完的氮全部在后缺氧反硝化掉,er=1,那么氮的去除效率就是100%。

      对改良Bardenpho工艺的理解(一)

      来源:水知识爱好者2021-08-26

      上图为第一个好氧池所产生的总硝态氮分布图,其中e为后缺氧区的反硝化率,r为回流污泥的比例,b为内回流比例,f为内回流的总硝态氮分数。...d,采用内碳源的后缺氧区的反硝化速率为0.01-0.04 kg/kgvss·d,而采用甲醇作为外碳源的反硝化速率为0.1-0.3 kg/kgvss·d,通过分析发现将碳源投加到后缺氧区,可以采用较小的内回流就能达到出水标准

      国内六大主流的污水处理工艺!附详细介绍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8-24

      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

      污水处理能源中和与碳中和案例分析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2021-08-21

      为此,该厂对生物处理阶段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有单点进水改为三段进水,并只保留了第一段可控制开启/关闭的硝化液内回流管道(见图1);同时优化了该厂其他设备。

      我用了7天 搞定了AAO工艺调试!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8-06

      内回流坏了。。。搅拌故障。。。没有碱。。。调试进入尴尬期。。。

      来源:环保小蜜蜂2021-08-04

      3.内回流与外回流。内回流比r一般在200-500%之间,具体取决于进水tkn浓度,以及所要求的脱氮效率。一般认为,300-500%时脱氮效率最佳。...在缺氧段,由于内回流带入大量no3-n,no3-n瞬间升高,但随着反硝化的进行,no3-n浓度迅速降低。在好氧段,随着硝化的进行,no3-n浓度逐渐升高。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7-13

      根据流程设定可以看出,ao脱氮/除磷相差的仅仅就是一个内回流,在ao脱氮工艺中,内回流携带硝态氮(受氢体)进入a池,碳源在a池中代谢完成脱氮的代谢;而在ao除磷工艺中,a池要保证厌氧环境,a池是对于有机物是初步的代谢及储存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7-09

      解决办法: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解决办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二、内回流r太小ao工艺的全称是倒置硝化反硝化工艺,ao工艺的脱氮效率和内回流比成正比!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6-29

      三、内回流与脱氮之间的关系 其实在反硝化脱氮中,内回流与碳源都是站c位的!...根据公式来看,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只和内回流有关系!内回流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

      关于AO工艺控制指标的详解!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6-22

      表1 不同污水处理工艺hrt当处理效果不佳时,可参照设计值进行hrt的校核,校核水力停留时间时,水量应该算上污泥回流量与内回流量等。若hrt过小,应缓慢减小污水量,过大则缓慢加大污水量。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6-02

      不带内回流、aao、氧化沟等);脱氮除磷是经历了厌氧、缺氧、好氧环境的交替(aao、氧化沟等)。...记住这几个判断点:除碳工艺就是单纯的曝气(例如单纯的曝气池、单纯的mbr、接触氧化、经典sbr等);脱氮是经历的缺氧和好氧的交替(例如ao带内回流,氧化沟、aao等);除磷是经历的厌氧与好氧的交替(ao

      污水厂过曝的讨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治污者说”2021-05-31

      过量曝气不仅仅带来污泥增殖还是减量的困扰,对工艺运行也造成更多的问题,除了上述的污泥泡沫和非丝状菌的膨胀问题以外,污水厂过量曝气会导致内回流的硝化液中含有大量的游离氧,不利于反硝化区的缺氧环境的形成,过量曝气还会造成污泥老化

      总氮提标的调试过程及总结!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5-26

      将系统的内回流出口调整至厌氧区,以扩大缺氧区,强化系统的脱氮能力。12月11日,生化系统出水总氮降低趋势恢复。...12月13日,测得生化缺氧区末端硝酸盐氮已经低于1mg/l,提升内回流流量,将原有2倍回流比,提升至2.5倍。12月14日,系统出水总氮,已经达到5mg/l。

      A2O工艺管理初步研讨

      来源:微信公众号“治污者说”2021-05-17

      在一些污水厂的运行观测中,确认了将缺氧池的内回流设定为150~200%的内回流比,并且检测好氧池末端的溶解氧的浓度为约0.51mg / l的条件下进行生物脱氮处理,得到了良好的脱氮效果。

      来源:微信公众号“治污者说”2021-05-10

      在a2o工艺中内回流将曝气后的硝化液回流到反硝化的缺氧区,硝化液中所带的富裕的溶解氧应避免对缺氧区所需要的缺氧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回流的硝化液要尽可能少的带回好氧区富裕的游离态的氧气。...一般的硝化液的内回流点都设置在好氧区末端,因此在原有的2mg/l的好氧池的出口溶解氧控制数值也就意味着水中还有2mg/l的溶解氧剩余,这样的数值就会显得比较高,高溶解氧的硝化液回到缺氧区,在缺氧区的前端会有一个释放氧气的过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