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国家生态质量”相关结果140

      来源:北极星环境监测网2021-07-14

      国家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后,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研究制定我省实施细则。研究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评估指南,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二)夯实基础能力。...到2025年,基本建成环境质量、生态质量和污染源监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智慧感知监测网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基本形成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来源:陕西生态环境2021-07-09

      “十三五”以来,陕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和《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持续推进陕西省生态监测网络建设。...第四部分为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共四方面内容,分别是统一规划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完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统筹构建污染源监测网络、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等。

      来源:光明日报2021-06-22

      《规划》称,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趋势,各类自然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稳定性逐步增强,重点生态工程区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功能稳步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筑

      来源:河北省自然资源厅2021-04-29

      在坝上部分县(区)草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对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进行确权登记,实现草原资源登记全覆盖。加强草原承包经营管理,明确所有...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全国“双重”规划)和《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张家口首都“两区”规划)为抓手,以改善草原生态质量为核心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21

      洞庭湖被称作“长江之肾”,洞庭湖生态质量直接关乎能否“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省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坦言,过去也为此做了不少工作,但效果有限。...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接合部的清水塘工业区,紧邻湘江,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株洲冶炼厂,就是其中的龙头企业。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4-18

      重点完善生态质量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加快形成天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能力,全面支撑生态保护监管。三是提升协同性,加快“高质量”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气象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司局负责同志,部内相关司局和相关部属单位负责同志,以及规划编写组成员参加会议。

      来源:无锡日报2021-04-01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是要从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谋求生态质量的根本改善。”...此次双方战略合作目标明确——服务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光伏新能源产品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新特能源专注于风、光资源的开发及运营以及节能环保技术应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3-08

      第十二条【保水质】南四湖水体水质应当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第四条 【政府职责】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组织编制和落实南四湖生态保护规划,统筹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南四湖生态质量全面改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1-02-22

      自然资源部组织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中组织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全国整治修复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治理区域海洋生态质量和功能得到提升

      来源:腾讯网2021-01-31

      福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立足“四个坚持”,构筑“四大体系”,切实把督察整改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对34个县(市、区)和5个地市取消gdp硬性考核,重点考核生态质量等,算好地方发展“生态账”,引导各地由注重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二是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12-18

      同时还破解了黄海浒苔绿潮灾害防治的难题,治理区域海洋生态质量和功能得到提升。我们还开展了长江流域、京津冀和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将治理修复矿点近9000个,面积约2.5万公顷。...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大规模违法填海活动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制度、机制初步建立。三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产业园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和区域智慧能源系统建设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11-20

      我们在做综合能源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冷、热、电每个可能专业都很深,每一个设备供应商都是有很多年积累的,我们来对他进行集成、进行综合能源服务的时候一定会涉及到他的运营安全和生态质量的问题,未来如何保障安全的责任...我们智慧能源系统在大的能源系统当中也能成为独立的一个力量,前段时间国家能源局其实也发了文,未来能源的系统是一个集中式跟分布式相结合的系统。

      日污水处理规模提升至20万吨 青岛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项目正式通水

      来源:半岛网2020-10-16

      项目建成后,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规模提升至20万吨,出水水质超过国家一级a标准,提升至准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将极大改善海泊河河道补水水质,对提高胶州湾海域生态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日设计20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将满足海泊河流域24平方公里内、70余万居民的污水处理需求,对改善海泊河河道水质和胶州湾海域生态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9-09

      对此还要因地制宜,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让每个百分点的gdp都包括科技含量、就业容量和生态质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开发黄河流域的煤炭,但同时,煤炭开发必然产生生态损害,再先进的国家也无法避免。如何实现煤炭开采与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重大科学问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0-06-28

      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需久久为功从国家发展阶段看,到2035年我国将整体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基本实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处于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05-21

      在同一空间上,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并存,单一要素、单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经难以完全解决综合问题。...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统筹产业发展空间;在江西、湖北、河南等中部地区,土地综合整治侧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着重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空心村”整治问题,促进中部崛起;在西部贫困地区,土地综合整治侧重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

      来源:生态环境执法实务2020-05-18

      建立央地共建、部门共享的多元合作机制,2025年底前,联合建立天地一体的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区域,突出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来源:科技日报2020-04-30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以来,植被生态质量趋好,固碳释氧量增加,黄河源湖泊面积增大,水源涵养能力提升。”...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监测信息中心主任曹军认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监测工作,需要与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的有关法规相衔接;还需要与省级各专业机构建立分工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

      来源:防护工程2020-04-01

      、绿色、开放和共享理念,树立“数量、质量、生态、人文”的四位一体土地整治理念,以理论、制度和科技等创新为土地整治内在动力,以促进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三生”协调为土地整治关键目标,以环境污染治理与景观生态质量提升为土地整治核心导向

      来源:国海证券2020-03-18

      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区域, 各省补充设置地方生态质量监测站点、开展本地区生态质量监测。...1)除国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监测、支撑国家本级生态环境执法、应急等为国家事权外,其他服务与地方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监测事项为地方事权; 2)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及配套制度,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先于国家立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