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工业减碳利用”相关结果647

      来源:万宁市人民政府2023-10-17

      发挥重点用能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丰富拓展绿色电力应用场景,鼓励用电企业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微电网等融合发展,探索在槟榔产业园、礼纪新型工业产业园开展微电网建设。...全力推进万宁市乡村振兴整市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利用两年时间打造覆盖全市12个镇、1个华侨旅游经济区,共207个行政村(社区)的分布式光伏体系,促进光伏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2023-10-17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数字赋能行业减碳,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为着力点,发挥区位优势,保障内外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积极构建有色金属产业新发展格局。...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原材料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构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有色金属产业新发展格局。

      来源:万宁市人民政府2023-10-17

      发挥重点用能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丰富拓展绿色电力应用场景,鼓励用电企业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微电网等融合发展,探索在槟榔产业园、礼纪新型工业产业园开展微电网建设。...全过程,围绕高质量打造海南东部重要支点城市,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扎实有序推进全市碳达峰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16

      此外,国内氢能减碳数据监测与统计不清晰,亟需建立平台进行监管;气体流量计、湿度传感器等装置在应用端存在测不准的情况,亟待研制一批现场校准的方案。...“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燃料电池整车综合竞争力不足、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协同等问题,需要开展联合技术攻关,贯通氢能绿色制取、安全致密储输和全产业链高效利用。”张龙海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16

      到2035年,中国石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等一批国家石油公司天然气占比将超过60%。”张宁宁说。张宁宁表示,在推动低碳减排和低碳转型过程中,国家石油公司最关注ccus和新能源两条路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朱庆忠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进口国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国,我国在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开发难度日益加大、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的形势下,合理有效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缓解国内能源需求压力

      来源: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08

      《方案》指出,“十四五”期间,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势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工业企业用能效率持续提升。...二、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势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工业企业用能效率持续提升。

      来源:武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10-07

      建立风光电经济高效利用机制。拓宽绿色电力应用市场,拓展新能源应用工业产业场景,采取直购电交易措施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创建新能源使用比例高、电源建设与电网调度协调发展的“零碳”产业园。...绿色化:围绕“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支持重点企业优化用能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培育绿色低碳产业。

      来源:湘西州政府2023-10-07

      二、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势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工业企业用能效率持续提升。...贯彻省十二次党代会的新思想新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重点,以各领域协同减碳为抓手

      来源: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07

      二、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势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工业企业用能效率持续提升。...有序推进农林废弃残余物等生物质利用,推动生物质气化和沼气集中供气,积极发展生物质替代燃煤。探索地热能资源开发,提高地热能资源利用率。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9-18

      高耗能工业行业低碳发展的路径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提效、绿色制造、循环发展、新技术变革等,离网制氢耦合高耗能工业发展,以技术革新促进高耗能工业减碳去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优化煤化工、合成氨、甲醇等原料结构。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金风科技入选中国标杆智能工厂百强榜

      来源:金风科技微平台2023-09-15

      同时,厂房大量使用了玻璃幕墙,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照明,降低用电量;同时配合厂房内560kw的电力锅炉,园区每年可减少1800吨标煤使用量,高效达成用能侧减碳目标。...硬件端,工厂应用了“可编程工业机器人”,在3d图形环境下设计和优化机器人工艺过程,规划无干涉的运动轨迹,通过工业仿真技术,解决了以往“实体物料未到达工厂,则自动化设备不能进行调试”的问题,将生产工作前置

      来源:中国环境2023-09-12

      在材料高效利用方面,《混凝土减碳报告》强调,应注重四项技术,分别是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提高混凝土制品二氧化碳固碳能力和扩大低碳水泥应用。...《标准体系报告》从水泥生产端出发,参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4月发布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梳理了现有标准和支撑政策,提出了“中国水泥生产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来源:湛江发改2023-09-11

      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坚持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两大基本点,通盘谋划、先立后破,把握好降碳节奏和力度,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可持续发展。...三是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关键是大力开发海上风电,打造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同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持续推进光伏发电、陆上风电开发,按需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积极探索发展海洋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开发及利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9-11

      “地热资源从200摄氏度以上高温到20-50摄氏度低温不等,根据温度分级,涵盖发电、供暖、制冷、工业应用等用途。...陈焰华举例,伴随建筑面积增加、用能需求提升,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量将在未来10年持续攀升,减碳进程事关整个“双碳”目标的实现。地热与建筑供冷供热有着先天适配性,可有效助力碳减排。

      来源:海口市人民政府2023-09-08

      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数字化转型、绿色建筑、绿色建材、智慧交通、生物降解材料、生态循环农业等绿色核心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展低碳零碳关键技术攻关

      来源:海口市发改委2023-09-08

      (二)战略路径强化源头减碳、过程少碳、末端固...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数字化转型、绿色建筑、绿色建材、智慧交通、生物降解材料、生态循环农业等绿色核心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展低碳零碳关键技术攻关

      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23-08-31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专题二、低碳工业及再制造方向1.低碳钢铁化工研究目标:针对钢铁、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降碳需求,重点突破减碳和能效提升关键技术,引领高碳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内容:(1)研究工业废气二氧化碳矿化利用与钢渣协同耦合反应技术、中水与螯合剂循环再生使用技术,研制新型反应器,在大型钢铁园区建成减排量大于1.5吨二氧化碳/吨钢渣的炼钢炉渣矿化封存二氧化碳综合示范

      来源: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3-08-31

      产品技术装备重点推广绿色化改造清单(附件13)内相关技术、减碳零碳负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新型节能及材料技术、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装备。...围绕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循环用碳等方向,依托以往年度工业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技术产品装备,结合我省产业特色,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以及数据中心、5g 基站等重点行业领域征集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应用场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8-29

      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给有机废弃物全规模利用项目做前期工作,包括开发潜力分析、反应条件测试以及对比不同原料的生产效果等,可以为相关方后续...发展生物天然气助力减碳“虽说统计口径不同,我国生物质资源接近10亿吨标准煤这一判断是被广泛接受的。”

      涉及钙钛矿电池等!安徽申报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和低碳应用场景

      来源:安徽省发改委2023-08-24

      (4)绿氢减碳示范项目。...包括低碳零碳钢铁治炼示范、有色金属冶炼集成创新与流程优化,先进低碳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绿色生物化工示范,可再生能源与石化化工生产系统耦合,工业绿色微电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降碳、“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