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废钢铁资源利用”相关结果79

      来源:资源再生杂志社2016-06-16

      自2011年10月废钢铁收购价下跌以来,报废汽车拆解物的销售价格呈现单边、快速、持续下滑的趋势,回收企业难以为继。5.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收益分析四、工作建议1....一是严禁销售五大总成,报废汽车必须做拆解处理;二是报废汽车的拆解物,只能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严禁重新拼装上路作为交通工具使用;三是报废汽车拆解物的销售应遵循市场化的原则;四是报废机动车的拆解必须遵循环保和资源利用的原则

      来源:再生资源信息网2016-06-16

      全市70%废钢铁通过规模较大的回收企业回收集中,进入天津市正规的钢铁冶金企业,30%废钢铁流入天津本地的小冶炼厂、小铸造企业或流于外省市。二是废有色金属类。...(四)再生资源物流走向分析天津市再生资源物流走向大体分三类:一是废钢铁类。

      来源:再生资源信息网2016-06-01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蒋省三分析认为,第一,由于资源总需求减少,原来专注资源循环利用的传统方式急需变革,行业企业必须向环境服务跨界转型,形成环境服务与资源利用并重的经营格局。...中再生协会与中再融签订合作协议中再生协会与华为签署云战略合作协议中再生协会自2013年开始搭建全国再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已形成废钢铁、废纸、废有色金属等主要品种价格指数每日发布机制,并已建立固定信息采集网点

      来源:国信证券2016-05-31

      ①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美国再生资源年回收利用规模与我国相似,但单位再生资源产值是我国的4倍,深度挖掘再生资源利用效益成为行业趋势。...回收总量:截至2015年底,我国十大类别再生资源(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报废船舶、废玻璃、废电池)回收总量约为2.46亿吨,同比增长0.3%。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6-04-13

      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两网融合产业创新协作体,在2016年的初春诞生了。...这个产业创新协作体的发起单位阵容强大,包括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这样的传统产业协会;也包括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杭州市环境集团这样的大型国有环卫企业;也有北京盈创

      来源:中商情报网2015-12-11

      据调查2014年京津冀17家大型废钢铁加工企业回收加工量大幅减少,其中四家企业全年停止废钢铁经营业务。目前,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盈利情况不断恶化,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在艰难的环境中运行。...如杭州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火车站合作回收废弃物中复合纸包装减排垃圾,实现了回收人员、火车站、利用企业多方共赢的创新回收模式;深圳泰力废旧电池回收技术有限公司与笔记本电脑、手机制造商合作,通过快递公司上门回收,执行废旧电池回收认证方案模式;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三级回收网络回收废玻璃模式

      来源:湘潭日报2015-11-19

      这是长株潭再生资源利用加工和物流中心项目地的景象。...一期项目完成后,可实现分拣加工废塑料20万吨/年;储存、分拣、转运废钢铁20万吨/年;储存、分拣、转运废纸10万吨/年。预计将达到年均回收加工再生资源60万吨以上,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5-11-02

      4、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主要产品和产量:拟建项目将根据工信部关于《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建设,主营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销售,年加工能力设计为20万吨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及再生品(不含危险废品)、冶炼炉料、机电设备、金属材料、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建筑材料、骨胶、五金交电、纸张、矿产品、农机具、处理加工再生资源的设备销售;与再生资源利用有关的咨询服务

      来源:品途网2015-10-13

      中国每年可回收的再生资源近1亿吨,价值2000多亿元,其中废钢铁4000多万吨、废纸300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500多万吨、废塑料600万吨、废轮胎5000多万条、其他废旧物资1000多万吨。...从一份国内再生资源利用市场分析报告了解到,上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已增加到6000亿美元。

      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9-02

      2013年,废钢铁、废塑料、废有色金属、废纸、废轮胎、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船舶8大品种回收量超过1.6亿吨,回收总值接近4800亿元;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率超过70%。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8-18

      届时,产业园每年实现铜交易量2万吨、废钢铁交易量100万吨、废塑料20万吨,产值达到150亿元。...福建新合作再生资源利用开发有限公司、福建海西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全通资源再生工业园三方签订战略框架协议,拟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建设再生资源产业园。

      来源:工人日报2015-08-05

      除了工业固体废物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量的主要再生资源(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橡胶、废纸、废弃电子电器、报废汽车等)综合再利用,是《行动计划》的另一主要内容。...在《行动计划》中,工信部明确提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大宗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利用为重点,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京、津两市市场优势与河北等省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7-30

      以一家年处理150万台电子废弃物拆解企业为例,如果废钢铁、废有色和废塑料进行深加工符合政策要求,年退税额度可以达到200万元左右。...实际上,按照《目录》规定,水泥企业享受综合资源利用退税政策的难度加大了,对于32.5等级水泥掺兑废渣比例由30%提高到40%和42.5等级水泥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20%在技术上的难度增加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做到的

      工信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5-07-27

      含废石)23.7亿吨,其中北京0.5亿吨,天津0.2亿吨,河北15.7亿吨,山西2.7亿吨,内蒙古2.8亿吨,山东1.8亿吨,仅河北省承德市尾矿库就达867座,尾矿存积量近22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包括废钢铁...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为主线,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利用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园区和重点企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

      工信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7-27

      含废石)23.7亿吨,其中北京0.5亿吨,天津0.2亿吨,河北15.7亿吨,山西2.7亿吨,内蒙古2.8亿吨,山东1.8亿吨,仅河北省承德市尾矿库就达867座,尾矿存积量近22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包括废钢铁...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为主线,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利用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园区和重点企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

      来源:桑德新环卫微信2015-07-08

      据调查2014年京津冀17家大型废钢铁加工企业回收加工量大幅减少,其中四家企业全年停止废钢铁经营业务。目前,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盈利情况不断恶化,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在艰难的环境中运行。...如杭州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火车站合作回收废弃物中复合纸包装减排垃圾,实现了回收人员、火车站、利用企业多方共赢的创新回收模式;深圳泰力废旧电池回收技术有限公司与笔记本电脑、手机制造商合作,通过快递公司上门回收,执行废旧电池回收认证方案模式;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三级回收网络回收废玻璃模式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5)》(全文)

      来源:中再交易网2015-07-06

      注①:鉴于2013年以前公布的废钢铁回收量数据主要是大型钢铁企业的数据,自2014年起,将中小型钢铁企业回收的废钢铁、铸造和锻造行业使用的废钢铁数量纳入统计范围。

      来源:工信部网站2014-06-18

      提高废弃电子电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废建材等重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减少原生矿产资源开采及原材料生产过程造成的污染。...加大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问题为己任,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把清洁生产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源头预防措施,以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2)》全文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3-04-09

      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1.65亿吨,回收总值达5763.9亿元,部分城市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率提高到70%,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利用量分别占当年产量的13%、50%、23%和4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