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微电网概念”相关结果1150
      爱旭10GW ABC电池及组件项目在山东济南开工

      来源:​爱旭股份2024-03-01

      齐鲁大地涌动着蓬勃活力,2月26日,爱旭济南一期10gw abc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在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正式开工,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微电网产品副总经理韩蓄等领导出席开工仪式

      北京经开区: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推进风电、光伏等绿色<mark>微电网</mark>建设应用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4-02-27

      三是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进风电、光伏等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扩大热泵等清洁能源供热规模,为企业提供清洁低碳、安全稳定的能源保障。...三是强化创新服务支撑,支持概念验证、打样中心、中试放大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园区共享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企业发展,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关键支撑。

      北京经开区:推进风电、光伏等绿色<mark>微电网</mark>建设应用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4-02-27

      方案中提到,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进风电、光伏等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同时,保障企业绿色能源需求,为企业提供不低于10亿度绿电,支持企业开展绿电交易,对使用绿电企业给予资金补贴。...三是强化创新服务支撑,支持概念验证、打样中心、中试放大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园区共享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企业发展,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关键支撑。

      老油田“追风逐日”拥抱新能源,稳产增收!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4-01-18

      它们共同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与储能设备结合起来,形成微电网为油田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解决了油田采油机用电不稳定或无市电问题,降低了柴发的使用频率,微网技术已在油气生产领域被广泛使用。...随着“双碳”战略的走深走实,“零碳”概念也在大庆油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今天的大庆油田,全面聚焦“双碳”目标,向“新”而生。

      配<mark>电网</mark>自治单元规划研究综述与展望

      来源:中国电力2024-01-17

      1 自治单元物理范围及规划流程1.1 自治单元物理范围区别于虚拟电厂,自治单元是有明确物理边界的局域自治系统,包含自治台区、并网型微电网、乡镇供电网格等,具备接受调度指令或按照既定策略参与调节的能力。

      工商业储能,还需突破两大“边界” !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16

      在一些园区内,储能并不是单独使用,通常还会匹配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等组成微电网,促进新能源消纳、解决供电不稳的问题。而在广东等地储能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需量电费管理,节省更多的电费支出。...科华数能也表示,其正在探索将虚拟电厂更多新概念植入工商业储能,不断深挖储能潜力、为客户创造更多附加价值。不过,工商业储能的种种价值,还是要“实力过硬”才能实现。

      中国电建一风电技术研究获奖

      来源:电建微言2023-11-16

      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建设的引领者,中国电建所属山东电建一公司申报的《基于微电网技术的海上风电陆上升压站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获评全球零碳城市企业领袖奖(铂金级)。...创新应用了“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储能”的“零碳设计”理念,依托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陆上运维中心项目,开展了系列关键技术攻关,助推了工程建设与运行期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契合了“零碳城市”概念

      中船海装:降本与创新 漂浮式风电发展的破题之法!

      来源:中船海装2023-11-06

      目前,中船海装在漂浮式风电多场景应用上已进行了充分探索,在风光储一体化建设和智能微电网技术应用上也拥有了丰富经验,再加上中国船舶集团风电产业链的协同开发,浮式风电+深海养殖+海上制氢+海水淡化+智慧能源岛...2023年11月1-3日,由中国海上风电网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深远海海上风电大会在广州召开。

      《2023年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含解读)

      来源: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2023-11-01

      2023年选取了5个特色项目,包括在虚拟电厂、微电网、超导电缆、电池梯级利用等行业领域,选取了一系列重点特色项目进行介绍。《报告》分析了能源互联网公众生态现状。...随着能源互联网概念相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从培育期逐渐步入应用期,2022年的能源互联网相关基金数量有所减少。《报告》更新能源互联网建设发展。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9-26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崴提到应探索建设融合“光储直柔”建筑和微电网概念的零碳太阳能建筑模型及其能源系统,为未来城市变电站建设提供了一种设计理念。...电网建筑信息模型(bim)可助推电网行业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

      来源:电联新媒2023-09-18

      还提出推动储能、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为新兴市场主体提供新的盈利模式,从而进一步发挥用户侧调节作用,进一步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作为各省、区域建设电力现货市场的“国标”,明确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目标、路径、任务和运行要求,规范了电力现货市场术语和概念,统一了市场模式、价格机制、市场运营、结算方式等的模式,明确了风险防控

      来源:电联新媒2023-09-14

      在形式上负荷聚合商即为这一转换的初级表现,更高级的表现包括虚拟电厂、并网型微电网等。因此,虚拟电厂应着重于聚合调度难以管控资源,至少不应聚合已有的调度对象。...但虚拟电厂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其概念内涵、技术特性、运营模式等尚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造成部分传媒界、金融界、学术界等领域的关注者对虚拟电厂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读,出现一些概念被泛化使用、炒作的现象。

      今夏,虚拟电厂已经证明实力不“虚”!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8-28

      据介绍,该平台已聚合广东、广西区域内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布式光伏、非生产性空调、风光储充微电网等各类分布式资源,聚合分布式资源规模10751兆瓦,其中可调节能力1532兆瓦,相当于投产7座220...虚拟电厂概念火爆且活跃。这个号称是史上最热的夏天,几乎让人热的想钻进空调房不出来的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了虚拟电厂的价值。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28

      现有标准并非完全空白“微电网这一概念从20多年前诞生至今,一直具有抽象性。依附于不同应用场景、不同实际案例,微网包含的内容也并不相同,这一技术的抽象性正是其标准制定的难点。”...“例如,我们一直在微网领域推进充电作为新型负荷在微网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的v2g技术应用,但微电网相关标准中并没有对这类新技术使用的具体规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09

      “中国铁塔作为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梯次利用的主要企业之一,未来还会布局分布式风光储能,利用微电网同新型能源体系配合。”杨晓伟透露,中国铁塔较早布局了电动汽车电池梯次利用。...■长远布局风光储能“中国铁塔常提到的备电,实际上等同于储能概念,但180万块电池远远不能满足210万座基站的备电需求。”任志刚坦言,我国新能源汽车已推广多年,近年汽车电池将迎来一波退役高峰。

      从新型电力系统 看配电业务的演化与创新

      来源:鱼眼看电改2023-08-07

      技术概念上的模糊,是技术上的配网下边界,从资产分界点(电表),往下延伸了。典型特征就是出现了微电网。...微电网的管理关系,从资产属性上看,主要是归属电力用户,而不属于电网公司/配网公司,但是管理关系上,又需要与上一级电网进行互动,甚至接受某种程度的电网调度管辖。

      虚拟电厂的数字化难点:重构与创新

      来源:鱼眼看电改2023-08-03

      目前最大的难点在于这一数字化模型体系如何在专变用户中落地,原有民建电气数字化相关的设计规范和自动化技术,远远落后于虚拟电厂和微电网的需求,而电网侧的配电数字化规范和体系,虽然先进且符合需求,但过于昂贵无法在专变台区中落地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7-13

      碎片资源唤醒聚合技术可实现三大功能需求侧的碎片资源主要包括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储能、微电网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空调负荷、5g基站等。...需求响应排序最优测算技术参考了分布式系统的概念,整合区域内各种分散的可调节资源,结合电网拓扑、供电区域等信息形成可调节负荷资源池。

      虚拟电厂是个什么产品?

      来源:鱼眼看电改2023-07-03

      从技术上看,虚拟机和虚拟电厂,都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物理资源层对虚拟机来说,是物理的各种计算机资源,如存储、处理器、内存、网络等;对虚拟电厂来说,是负荷侧的各种物理可调节资源,包括储能、柔性负荷、充电桩、微电网...更多的时候,虚拟电厂生产的是“负瓦特”,或者是“负千瓦时”,它通过减少使用来参与电网的能量平衡过程。那么如何理解虚拟电厂的产品内涵呢,于是我联想到it领域里“虚拟机”这个概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6

      此外,“电网强度”“电网结构强度”等概念似是而非、含义模糊,十分不利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高质量构建。...其中,微电网和配电网是基础,省级电网是主导,区域电网则在一个更大范围内调节盈余,发挥调节池和稳定器的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