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智能双向互动用电”相关结果594

      来源:新华网2022-03-07

      下一步,国网重庆电力将发挥好电网平台作用,鼓励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用户侧分散式储能设施的聚合利用,发挥负荷削峰填谷作用,参与需求侧响应,创新源荷双向互动模式。...不仅如此,它还能为用户提供备用电源,让用户用电更安全、更可靠。据了解,新大顺电器有限公司位于重庆渝北区创新科技走廊,是一家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生产线上实际只有几台大功率设备,用电时段性特征明显。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3-01

      ,研究团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技术,研究空调人工智能自适应控制及非侵入式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研发变电站空调用能优化产品,将空调、风机及照明等设备负荷纳入可调节资源库,实现柔性可调节资源与电网双向互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2-08

      泉州供电公司依托低压柔性直流技术,根据区域用电特性制订不同的解决方案——“现在电压测量为223伏,符合低压客户电压供电质量标准,可满足客户日常用电。”...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等资源迅猛增长,潮流双向流动的不确定性提高,配电网运行管控面临新的挑战。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2-01-21

      此外,该项目将空调、风机及照明等设备负荷纳入可调节资源库,形成柔性可调节资源与电网进行双向互动,可实现需求响应功能。...“项目的落地极大提升了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化水平,有效降低了一线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升了设备能效,降低了站用电损耗。”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市场处副处长任禹丞说。

      来源:英大网2021-11-18

      依托hplc高频采集深化应用功能,将电表的采集通信频度由每日一次提升至15分钟一次,像是绿皮火车换成了高铁,满足用户手机实时电费查缴需求的同时,全面提升双向互动用电服务能力,利用hplc传输的电力大数据

      华为多维度助推电力系统向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方向演进

      来源:华为2021-11-01

      三,未来智能充电网与电网双向互动,光储充一体调度,人车桩网智能协同。随着交通电动化的推进,需要建设海量充电设备,以匹配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10-09

      另外,随着源网荷储各环节接入智能化设备数量快速增长,电网各方逐渐呈现多向互动、多类型能源互补、发用电角色智能变换特点,输电网与配电网将进一步发挥枢纽平台的作用,以更为智能灵活的方式实现各类能源设施的便捷接入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09-10

      在国内最大5g数字电网应用示范区——广州南沙自贸区,5g计量装置覆盖了2.1万用户,实现了自动抄表、动态实时电价和用户双向互动。...在深圳全市输电线路上部署2727套智能摄像头,并结合可自动识别外力破坏隐患和设备缺陷的12种自研算法,较人工作业提升巡视效率11倍。

      “永不落幕” ——工业与能源物联网博览会今开幕

      来源:正泰集团2021-07-09

      从郑州空港,到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中央商务区,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它们都充分展现了正泰在“排碳最低、双向互动、开放互补、冷热电储协同”的低碳技术集成的综合应用,让区域内能源最优化的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华为重磅发布全场景<mark>智能</mark>光储解决方案

      来源:华为智能光伏2021-06-04

      双向互动等六大特性。...基于华为grid forming智能光储协同控制算法,使光伏发电具备同步发电机的关键特性,让光伏发电可储可控,支持独立组网,可靠增强电网;能量流与信息流双向互动,度电成本进一步下降,构建高效、智能、稳定的光伏发电机

      来源:东北能源观察2021-05-28

      二是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实现西部及“三北”风光、西南水电等清洁能源资源向华东、华中等负荷中心的大范围优化配置;三是构建坚强主网架和柔性配网,以坚强主网架为主干网,以柔性配网能源自治单元为局域网,实现即插即用双向互动

      来源:电网头条2021-03-24

      但形态特征上,无外乎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等。...单行道变双向跑,规则得调 你有没有注意到,如今,中国大马路上跑着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农村中不少房屋顶上也安装了光伏板。

      来源:先思录2021-03-16

      特点3:新型电力系统应以协调智能高效运行为功能基础。发电、输电、配电、售电与用电各环节衔接顺畅,电力市场机制运行高效,源网荷储用协调双向互动,电能损耗低,适应各类用户多样化、多元化用电需求。

      来源:先思录2021-03-16

      特点3:新型电力系统应以协调智能高效运行为功能基础。发电、输电、配电、售电与用电各环节衔接顺畅,电力市场机制运行高效,源网荷储用协调双向互动,电能损耗低,适应各类用户多样化、多元化用电需求。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2-24

      这也驱动用电模式由单向流动转变为源网荷储双向互动模式。...“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加强需求侧响应,加快电动汽车、储能、可中断负荷规模化发展,持续加大清洁取暖、港口岸电、工业电锅炉等多种形式的电能替代,用电形式将呈现多样化特征。

      来源:齐鲁晚报2021-02-05

      滨州供电公司郭集智慧能源综合示范区以“建成三大制高点,实现绿色郭集生态系统”为目标,具有安全可靠、清洁低碳、高效互动智能运行等特征,实现郭集区域一体化运营。...从电网的角度看,v2g可以起到调节电网的作用——在用电高峰期让电动汽车向电网放电,在用电低谷时给车辆充电,减轻电网的负载压力。

      来源:电网头条2021-02-01

      ,在用电高峰“让电”、低谷“用电”,实现电力削峰填谷,加快可再生能源消纳,促进源网荷储友好互动,让电网“弹性”更足。...据了解,浙江用电存在峰谷差大、且尖峰时间短的特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27

      在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供应主体的趋势下,电网成为能源生产与消费两侧的关键连接点,这要求电网企业构建价值创造体系,挖掘能源互联网共建共享价值,如加强配电网的互联互通和智能控制,提高双向互动、局域平衡和相互转供能力

      来源:享能汇2021-01-19

      第三、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从需求侧保障电力安全和能源转型——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提高用户侧的需求响应能力,促进源荷双向智能互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08

      同时,配电网双向智能互动、局部供需平衡、弹性恢复能力也将不断提升,支撑业界对我国新能源跨越式发展的预期。”...同时,能源与信息技术融合实现双向友好互动,除提升需求侧灵活调节能力外,还可满足“十四五”及中长期高峰用电和大规模新能源消纳需求。全国互联电网将不断强化截至目前,我国除台湾地区外电网已基本实现互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