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有源”相关结果1593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2024-11-13

      首个明文规定分布式电源项目应至少保留一路通信接口与电网交互,为高承载力新型配电网走向实用化奠定关键基础;首个明文规定由电网企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统一调度控制,参与电力系统运行调节,构建主配微网协同的新型有源配电网调度模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1-12

      多形态稳定分析,拓展“人工智能+调度”应用,安全防御体系推进新原理保护、标准化稳控、动态智能网安等建设,能源平衡体系突出多尺度气象预测、全时序平衡分析、市场化资源配置,协同控制体系强化主配一体化协同、有源配电网调度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11-08

      明确今年年底达成低压分布式光伏可调容量15%建设目标;他们根据光伏调控阶段进度及存在问题,明确物资供货时限要求及考核措施,综合采用运方调整、网架延伸、配变增容布点等多种手段,逐步构建主配微网协同的新型有源配电网调度运行模式

      来源:电网头条2024-11-08

      系统状态不确定性增加,脆弱性元件增多,故障形态、路径、特征变得复杂化,第一道防线配合整定困难,传统事件触发型的第二道防线面临不确定性、故障连锁反应的考验,第三道防线措施部署需要应对配网有源化的挑战。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1-06

      逐步构建主配微网协同的新型有源配电网调度模式。...同时,根据有源配电网和源网荷储资源配置平台的需要,完善相关标准的制定。其次,提高数智化水平,夯实配电网转型的基础保障。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11-04

      在供给侧,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风光出力的波动性、有源配电网的复杂性,叠加高比例外来电等,导致系统不确定性加剧,改变了以确定性规划为基础的供需平衡模式。

      来源:电网头条2024-11-04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风光出力的波动性、有源配电网的复杂性,叠加高比例外来电等,导致系统不确定性加剧,改变了以确定性规划为基础的供需平衡模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1-04

      加强新业态运行控制,强化有源配网与主网协同控制,提升系统管控能力。科技创新赋动能山西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电力电子技术大范围应用,呈现出新型电力系统“双高双峰”特征。...新型体系强中枢当前,山西电网“双高”的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特征愈加明显,配电网有源化导致输配用单向输电网络向多元双向混合结构转变,源网荷结构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对电网运行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1-04

      认真落实新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要求,完善主配网电力平衡、稳定分析、故障处置等协同机制,强化有源配网运行管理。

      来源:电网头条2024-11-04

      特高压电网加速建设,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虚拟电厂、智能微网等新业态不断发展,全网一体化格局、配网有源化特征日益凸显,高低压、源网荷相互耦合程度不断加深,电网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运行方式更加复杂。

      来源:内蒙古电力集团2024-10-28

      此次作业有效解决了末端负荷无法通过现有网架进行倒接的问题,实现了配网不停电作业由“无源型作业”向“有源型作业”、被动作业向主动作业的转型,完成了发电车供电和网电之间的“无感切换”,为重负荷线路不停电作业提供了有效示范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0-28

      保定位于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近年来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加上分布式光伏配建储能设施、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陆续出台,当地配电网有源化特征日益凸显。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0-25

      “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入推进,新能源迅猛发展,网络结构混合多元,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有源网络快速发展大量接入,促使电力系统稳定特性发生深刻变化、控制复杂程度不断提升。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0-24

      电力调度通信组网、数字孪生电网构建、调度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加强对分部的支撑,联合开展跨省跨区电网惯量、频率、电压等稳定指标监控分析,赋能区域电网稳定运行,积极开展“ai+调度”应用试点,探索主配微网协同的新型有源配电网数字调度模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0-24

      优化各级调度职责,省调要加强主配网协同运行,强化新能源运行管理;地县(配)调要加强有源配网运行管理,落实上级调度运行管理要求。

      来源:电网头条2024-10-24

      融入公司四级规划体系,紧扣北京超大型受端城市电网管理特点,优化市、区两级规划部门功能作用,积极适应配网有源化等发展趋势。...突出需求导向,选优配强地调电网分析、涉网管理等专业人员,满足新能源发电并网管理、有源配电网方式分析等业务需求。加强专业管理,加大力度培育电科院稳定分析、仿真建模、技术监督等专业骨干人才。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10-22

      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电网“神经末梢”的配电网正在向有源化、协同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愈发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乃至前沿阵地。...3.新要素大规模接入,电网感知调控能力不足近年来电动汽车规模增长迅猛,预计203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配电网从传统的单向逐级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电力系统可控对象扩展到源网荷储各环节

      来源:浙电e家2024-10-21

      当前普遍存在电力供需时空不匹配现象,如分布式光伏发展布局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协调、出力曲线与用电负荷曲线不协调等,原有的电力供需预测方法、现行的电网规划理论都亟待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传统配电网向有源配电系统的演变

      大工业储能的构网需求已来临!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10-17

      阳光电源通过将这样具备有源滤波功能的构网技术植入到大工业储能系统,不仅能够改善电压频率,还能改善谐波问题;可以令工厂供电在25%的谐波或在-15%~+10%电压范围内仍然持续平稳运行。

      来源:山西省能源局2024-10-16

      适度超前建设配电网,提升配电网承载力,推动配电网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