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柔直互联”相关结果136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5-27

      攻关团队给这个想法起了一个名字“异同步控制功能”。3月14日凌晨,中通道背靠背异同步控制功能现场调试成功,整个团队激动不已。这是国内首次成功实现异同步控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27

      福建省自去年5月投运该省首个海上渔排风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后,又于今年4月启动了“10千伏白莲线—垢坑线互联微电网”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24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行。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3-30

      广州工程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毗邻居民小区,工程建设中首次采用变压器水冷却、户内布置的设计方案,降低能耗的同时,也实现了全站噪声小于48.5分贝。...“一台变压器相当于两只霸王龙那么大,我们运行的有12台,发出的声音仅相当于人正常交谈的音量,与空调开机时的声音相当。”广州工程项目经理朱博介绍。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3-01

      近日,历经约13个月的紧张施工与一个多月的站系统调试,大湾区背靠背工程(广州段)正式开启系统调试,为3月30日按期投产奠定坚实基础。...据悉,大湾区背靠背工程(广州段)是从2020年12月30日开始土建交安,目前总体进度完成约92%。“整个工程的建设管理做得非常好,科学严谨、认真细致。”

      来源:电网头条2022-02-28

      该项目是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在实现融合终端全覆盖后,按照省公司“边-端”自治、“边-边”互通、“边-云”协同的融合终端控制策略顶层设计,联合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的多台区互联低压微电网,取得了多项国内首创成果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2-28

      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展自主高精度巡航;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数字化电网全景界面图清晰显示电力设备、客户数据等信息;当浙江宁波北仑区供电公司梅山供电所员工接到一个台区故障报告时,低压台区互联系统已将该台区负荷转至另外两个台区

      来源:国网威海供电公司2022-02-25

      该项目是威海公司在实现融合终端全覆盖后,按照省公司“边-端”自治、“边-边”互通、“边-云”协同的融合终端控制策略顶层设计,联合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的多台区互联低压微电网,取得了多项国内首创成果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12-23

      技术创新作为电网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大容量、多端直流等先进直流输电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未来将持续推动电网物理基础设施升级,同步促进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融合创新。...电网处于新型电力系统泛在互联、智能互动的核心环节,也是电力系统智能化和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目前,南方电网已形成拥有八条交流、十条直流的跨省西电东送大电网,西电东送总能力超过5800万千瓦。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12-15

      3、支撑大电网柔性互联的背靠背柔性直流技术针对支撑广东等联网型背靠背重大工程建设需要,研究电网背靠背柔性互联异同步控制技术,提升柔性直流对电网的支撑能力;结合电网对潮流调节的不同应用需求,研究新型区域电网主动潮流调节关键技术与装备

      冬奥保电进入决战决胜冲刺阶段——访国网冀北电力副总工程师兼冬奥办主任康健民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11-29

      康健民:一是工程方面,建成了冬奥六大工程(清洁能源外送、示范、主网强化、智能配网、清洁取暖、高铁配套)。...工程聚焦“绿色办奥”,打造清洁低碳奥运专区,将张北新能源基地、丰宁储能电源与北京负荷中心可靠互联,大幅提升能源供给的清洁比重,为冬奥会提供坚强、充裕的绿色能源保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1-10

      作为西电东送主网架的建设运营单位之一,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多年来广拓深耕直流输电技术:2001年,天广直流初步构建直流核心能力;2010年,云广直流实现特高压直流技术世界首创;2016年,鲁西直流形成大容量运维体系

      特变电工副总工程师盛俊毅:仍需深入探索大规模新能源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来源:能见APP2021-10-20

      加强新能源局部电网与华中、华南的互联,提高电网运行可控性,降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风险。针对该方案,系统方案可按如下参数,额定功...针对±420kv/1.125gw的新能源局部电网与大电网背靠背互联场景,我们设计了双通道的拓扑结构,采用并联技术方案实现背靠背互联,可以将新能源较多的地区与大电网进行隔离,维护区域电网稳定性。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10-19

      未来新型建筑配用电应具备“光储直柔”技术未来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结构下,新型建筑配用电应具备4项新技术——光、储、直、柔。...园区中建筑与建筑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的直流互联使得建筑和园区真正实现功率互济,相互支撑。

      点亮零碳新未来!特变电工新能源精彩亮相亚洲电力展

      来源:特变电工新能源2021-09-27

      在海上风电外送应用场景,特变电工提出了针对远海风电外送系统解决方案,包括1gw、2gw整装输出系统方案,和以往工程比较,换流阀设备占地减小30%左右,减重20%左右,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将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友好可靠接入电网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09-14

      “这是国内首次在多直流馈入负荷中心通过柔直背靠背互联,是世界领先的新一代高性能背靠背工程。”...中通道工程是世界上首次在多直流馈入负荷中心通过柔直背靠背互联,也是列入国家能源局电网主网架规划的重点工程,建成后将优化广东电网网架结构,降低电网风险,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8-02

      朱亚所说的低压台区互联系统,是宁波泛梅山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综合示范区建设重要阶段性成果。...有了多元融合终端作为台区的“大脑”,加上互联系统的储能装置,台区间实现了负荷均载、削峰填谷、故障转供、容灾备份。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7-09

      高供电可靠性配电技术攻关团队目前正在开展沿海综合防灾弹性配电网示范区、低压台区互联试点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国网福建电力还配套出台项目收益分红实施细则,明确规定项目主创人员激励分红。

      来源:电网头条2021-06-17

      二是考虑不同配电台区负荷空间与时间不匹配特性,在济南八涧堡生产基地建设了配电台区低压互联系统示范工程,具备削峰填谷、容量互济、停电互助、有序充电、核心保电五种工作模式,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带来的电能质量

      来源:国网浙江电力2021-05-12

      “我们前期联合国网浙江电科院和浙江省设计院,广泛调研了舟山、张北柔直和特高压直流等换流站工程建设经验。...目前柔性低频输电在电力系统尚无应用,杭州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将实现省内首个500千伏供区异步低频互联,为国际首创性技术。

      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加强电网建设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网架灵活性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2021-04-27

      加强新兴技术先行引导和市场培育,探索开展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送出、漂浮式海上风电、海洋波浪能、氢能、储能等创新示范。...加强电网建设,持续优化主网结构,稳步推进全省目标网架建设,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网为支撑、珠三角内部东西区之间柔性直流互联的主网架格局,尽快建成粤西第二输电通道,解决粤西窝电问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