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聚变反应”相关结果122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7-08-11

      iter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克马克,俗称人造太阳。我国基于能源长远的基本需求,于2006年正式参加iter计划。...我国核聚变工程技术领跑全球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7月26日,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研制的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大型超导磁体系统首个部件研制成功。

      来源:核能研究展望NPRV2017-08-10

      现在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捕获等离子体并引发核聚变反应,但是反应需要的能量要大于所释放的能量。...核聚变过程太阳上发生的由氢原子生成氦原子的核反应已达数十亿年之久,而这可能是清洁能源彩虹尽头的一罐金子。如果我们设计一个可控的反应球,即核聚变反应堆则可以为这个星球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

      来源:参考消息网2017-07-11

      而如果核聚变发电技术取得成功,首先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放射性物质,同时受控核聚变反应可在稀薄的气体中持续稳定地进行,因此它是干净且安全的。此外,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十分丰富。

      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05-03

      到2018年,st40将产生1亿摄氏度(1.8亿华氏度)的等离子体,对于私人公司的聚变反应堆而言,这是又一项创纪录的成绩。该温度阈值很重要,因为它是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在私人企业设计、建造和运行核聚变装置的历史上,我们的装置是第一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st40装置将证明,高达 1亿摄氏度的核聚变反应温度能够在紧凑的反应堆中实现,并产生经济收益。

      来源:核能研究展望NPRV2017-04-19

      位于法国南部的iter由包括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在内的35个国家联合协作建造,一起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托卡马克磁约束聚变装置,其设计用来验证大尺度的可控核聚变反应的可行性。

      来源:中广核2017-04-10

      iter项目将集成当今国际上受控磁约束核聚变的主要科学和技术成果,首次建造可实现大规模聚变反应聚变实验堆,是人类受控核聚变研究走向应用的关键一步,受到各国政府与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3-13

      核电站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是同等火电站的一倍半到两倍,不过它的核燃料费用却要比煤便宜得多,运行维修费用也比火电站少,如果掌握了核聚变反应技术,使用海水作燃料,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方便。其二是污染少。

      来源:核电纵横2017-01-23

      他们预测,将在2027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核聚变反应堆。...对于tae能否依靠5亿美元在2027年推出能够商用的核聚变反应堆,这里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来源:北京日报2017-01-10

      在这种条件下,通过氘和氚核相互碰撞,会有一部分核发生聚变反应。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反应器内的聚变速度也将增加。...氢弹中产生的核聚变,是利用原子弹点火的聚变反应装置。在原子弹中放入热核燃料,当原子弹爆炸时,在火球区的中央便产生几百万到一亿摄氏度的高温,达到了热核燃料的点火温度。

      来源:川陀太空2016-12-27

      韩国的研究团队将等离子体稳态维持时间提高至70秒,在kstar核聚变反应堆的内部温度可达3亿摄氏度,核聚变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这个研究所坐落于距首尔160km的大田市,旨在发展一种托克马克类型的聚变反应堆,通过原子的聚变获取能量。根据世界核子新闻的报道,韩国的国家核聚变研究所取得了等离子体操作的新的世界纪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6-12-12

      目的就是实现的可以控制的核聚变反应。由于其产生能量的原理和太阳发光发热的机理相似,因此也有了人造太阳的美名。...中核集团率先突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关键技术近日,由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超热负荷第一壁原型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

      来源:中核集团2016-12-12

      目的就是实现的可以控制的核聚变反应。由于其产生能量的原理和太阳发光发热的机理相似,因此也有了人造太阳的美名,而要构建起这个人造太阳的核心,这就需要特殊的材料筑起一道防火墙,抵御核心的高温环境。...在整个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中,有多个国家在研制这样的高温核心材料,而中国科学家承担的研制的材料,处于反应堆最核心位置,直接面对高温聚变物质,因而被成为反应堆的第一壁,iter的设计方案要求,第一壁要承受每平米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2016-11-09

      iter项目将集成当今国际上受控磁约束核聚变的主要科学和技术成果,首次建造可实现大规模聚变反应聚变实验堆,是人类受控核聚变研究走向应用的关键一步,备受各国政府与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来源:DeepTech深科技2016-10-20

      alcator c-mod是利用高强度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的托卡马克反应堆*,是全球所有聚变反应堆中磁场最强、等离子体压强最高的聚变反应堆。...等离子体压强是核聚变反应产能的关键因素,mit最新的实验结果首次达到超过两个大气压,为人类创造更加清洁、安全的能源带来崭新希望。

      来源:新浪科技2016-09-09

      这些托卡马克(或者说核聚变反应堆)或能为我们进行核聚变的下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帮助科学家设计出新型核聚变装置,作为商用核聚变发电厂的试点工厂进行发电。

      来源:能源圈2016-08-12

      铀和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两种元素以能造原子弹闻名不过元素并不能说明什么,太阳还每天用氢这种常见到你浑身上下都是的元素来进行比原子弹爆炸激烈得多的核聚变反应呢。...核循环,指的是核燃料从开采冶炼、在反应堆中反应(换成火电站的话也就是烧的过程)到乏燃料的冷却储存、后处理、回收利用以及废物处置的整套过程。

      来源:能见度2016-06-28

      包裹着超导磁体的托卡马克装置就像一个磁笼,氢同位素等离子体就被约束在这磁笼中,被不断挤压和加热从而接近聚变条件。受控的核聚变反应能够释放超过社会消耗量十倍的能量。 托卡马克装置。...堆积如山的技术难题、不断攀升的巨额成本面前,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工程之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不得不修改既定的时间表。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6-05-27

      中国学者在努力从当年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计划,到现在的独立开展核聚变实验装置建设和研究,在核聚变之路上,中国正在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身。...获得核聚变能非常困难,很多关键技术都有待进一步研发。徐国盛说。比如,核聚变反应要在极高温度下才能发生,要想发生聚变就需要把氘氚燃料的温度加热到1亿摄氏度。

      来源:能源圈2016-05-23

      但就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都难以按照计划继续推进托克马克的研制。...上个月该项目宣称,核聚变反应堆要在2025年后才能开始运行,要在2035年后才可以进行发电,需要在原有170亿美元预算上额外增加50亿美元。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6-05-13

      中国研世界最先进核技术 已令俄都无法追赶从目前的情况看,可控核聚变技术变成现实已不是梦想,也许10年到20年即可以看到成果,核聚变反应将在中国人手中变成现实,这对于中国的意义非常大,不仅会有价格低廉的电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