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水域生态环境”相关结果940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01

      完成全市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亚运水环境质量保障核心水域范围内入河排污口和全市入海排污口整治。...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内设置的排污口,由属地区、县(市)政府或生态环境等部门依法予以取缔。

      来源:大庆市人民政府2023-05-31

      (三)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农药、化肥合理使用;负责推动乡村户内厕所建设;清理安肇新河流域非法水产养殖,指导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禁止批准对水功能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取水活动。第八条〔环评审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安肇新河水质达标情况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对水质不达标的,实行区域限批或超标污染物排放总量减量置换审批。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2023-05-22

      筑牢水环境安全底线,跨界水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长江、汉江和重点湖泊水域生态功能稳步提升,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无劣ⅴ类水体。...统一协调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基本形成,跨界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实现全覆盖,环境权益交易和资源共享机制基本建立,信息数据共享机制更加完善,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

      来源: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2023-05-04

      氨氮和总磷)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要求,其余指标达到《四川省岷、沱江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db51/2311-201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项目概况项目业主:成都市温江城投顺源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成都市温江区金马街道四友村项目规模:拟新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规模为 8.0 万 m/d,设计出水主要水质指标(cod、bod5、

      【专访】中建环能王哲晓:厚德创新 品质保障 做好中建集团环保生力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4-28

      如中建环能承担的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水质提升(生态补水)项目,是国内河湖水保质领域体量较大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水域面积大、治理要求高、民众关注度高,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还是一项政治工程。

      总投资25亿元!河北迁安市滦河城区段<mark>生态环境</mark>导向开发(EOD)项目招标!

      来源:河北省政府采购网2023-04-12

      主要包括:创建以佛山公园为主体,包括滨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项目、10号岛、11号岛以及周边水域的综合性3a级旅游景区。...主要包括:创建以佛山公园为主体,包括滨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项目、10号岛、11号岛以及周边水域的综合性3a级旅游景区。

      河南:禁止在黄河滩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来源:河南人民政府网2023-04-12

      第三条 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包括黄河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应当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沿黄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黄河河道管理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2023-04-07

      2021年5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案例,玉溪市通海县在杞麓湖污染治理工作中不动真碰硬,为达到水质考核要求,搞样子工程,做表面文章,采取弄虚作假手段,干扰国控水质监测点采样环境,造成水质改善的假象...2300万元,用pvc双面涂层防水布,在湖心国控监测点周边建成内外两圈u字型柔性围隔工程,共计长约8公里、深约4至8米,内圈距监测点最近222米,外圈距监测点最近697米,从而在监测点周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水域

      来源:交通运输部2023-04-04

      :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关于加快沿海和内河港口码头改建扩建工作的通知交水发〔2023〕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局)、生态环境厅...充分利用码头现有结构,通过少量加长码头结构、增设系缆平台或拓宽码头作业平台,向外侧少量调整码头前沿线,改造附属设施,浚深前沿停泊水域和回旋水域等方式,实现码头靠泊等级的提升。

      来源:交通运输部2023-04-04

      原文如下: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关于加快沿海和内河港口码头改建扩建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局)、生态环境厅(局)、...充分利用码头现有结构,通过少量加长码头结构、增设系缆平台或拓宽码头作业平台,向外侧少量调整码头前沿线,改造附属设施,浚深前沿停泊水域和回旋水域等方式,实现码头靠泊等级的提升。

      来源:中国能建2023-03-30

      项目一期光伏场区水域面积约4600亩,相当于450个足球场,主要涉及养鱼附属设施、电线杆、钢管、废弃房屋、水下障碍物、离岸浅滩、淤泥等,需拆除清理完成后方可施工建设。...项目建设不仅推进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采用了“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建设模式,有效将采煤沉陷区治理与光伏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让废弃的沉陷区成为村民的钱袋子。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3-03-29

      以下为文字实录:陈晓曦: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江苏省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域面积辽阔,占国土面积的17%,居全国之首,水域治水任务繁重。...陈晓曦: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生态环境厅水处一级调研员黄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副处长王华成,省生态环境厅水处副处长顾爱武,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许柯。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3-03-14

      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餐厨垃圾处置单位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危害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水利和湖泊部门主要负责依法督办查处向管辖区域的河道、湖泊、水库、小微水体等公共水域排放餐厨垃圾的违法行为。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3-03-14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鄱阳湖通航水域防治船舶〔除军事用途船舶、体育运动船舶等〕及其作业活动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推动淘汰类、限制类磷化工项目退出工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城镇生活污水总磷污染防治工作,会同生态环境等部门指导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瞄定“双碳”目标,奋进乡村振兴 | 林洋安徽宣城宣州朱桥乡60MW光伏发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来源:林洋能源2023-02-28

      项目水域面积约1500亩,首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为1135h,项目首年发电量约6815万kwh,25年发电量约157857万kwh,每年可为当地带来税收收入约380万元。...60mw光伏发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宣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卢明,宣州区政府党组成员、宣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流海,宣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许开国,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冯正华,宣州区水利局局长魏取宝,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杨宏亮

      来源:中国环境2023-02-27

      当前,我国vocs治理正处于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逐步从陆地向水域、固定源向移动源,深度挖掘减排潜力。...各省(区、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积极支持,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回收油品作为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等行业替代原料,对于其中属于危险废物的,可根据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确定的方案,实行“点对点”定向利用许可证豁免管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24

      在锚地、停泊区等公共水域停泊船舶的污染物、废弃物,由锚地、停泊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调解决。...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本省长江干线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以及从事船舶洗舱、修造、拆解、装卸、打捞等作业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有关作业单位)、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17

      主要目标是: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水域)优良比例达到89.3%,劣ⅴ类断面比例控制在0.3%以内。...2月7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安排27项重点工作,包括推进生态环境重大工程实施,深入谋划、实施、储备一批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推动30家以上水泥企业完成氮氧化物深度治理等

      《攀枝花市“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14

      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02-01

      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推广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完善相关水域禁渔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向生态、生活功能拓展。...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主要行业和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江苏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