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水环境监测网络”相关结果504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8-12

      到2035年,全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和监管制度全面建立,重点区域土壤和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显著降低,实现农业生产环境水清、田洁、土净,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试点县(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建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8-03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全区初步建成空气、水、土壤、辐射、噪声、农村环境及污染源监测网络。...52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覆盖宁东基地和22个县(市、区)城区;114个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点位)覆盖全区主要河流、湖(库)、排水沟、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县界、市界和省界;556个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覆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上半年新增环境监测企业5万家 同比增长72.4%

      来源:企查查2021-08-03

      ;组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实施例行化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监测,守护地下水水质安全;在重要水体开展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素等新污染物监测试点,摸清水生态环境健康风险。...组建全国重点流域水生态调查监测网络,通过“生境+生物”的综合监测评价,全面反映河湖湿地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优化水质监测布局,关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监测分析,开展入河排污口和面源监测,实现水岸共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8-03

      安徽省合肥市已初步建成全市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涵盖22个空气质量监测站、6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404家污染源企业监测设施。...“十四五”期间,合肥市将完善监测网络,建立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全覆盖的监测业务网络,打造自动化、智能化、“天地空”一体化的监测体系。“一张图”全面监控水质状况。

      来源:南海网2021-08-01

      健全监测网络,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做好风险研判,坚持日常防制和集中防制、专业防制和常规防制相结合,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病媒生物防制队伍建设,鼓励以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社会化病媒生物防制服务机构,...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底前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加快水环境敏感区域和流域周边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重点镇项目建设,指导重点园区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

      赋能减污降碳 助建生态文明 | 先河惊艳亮相CIEPEC2021

      来源:先河环保2021-07-20

      创新二,pm2.5与臭氧协同解决方案,助力大气环境管理智慧化针对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管控,围绕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以及大数据分析,包括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网、颗粒物与挥发性有机物协同监测网...碧水云智慧管理系统针对河长制水环境管理系统、港口码头水体综合管理系统、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河道污水治理系统、黑臭水体治理系统等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分别瞄向水质环境监管和村镇水环境治理等细分领域。

      来源:北极星环境监测网2021-07-14

      省级事权主要包括:省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降尘监测、酸雨监测、沙尘监测、省控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省控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质量监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辐射环境质量监测

      来源:光明网2021-07-11

      水、气、声实现全方位监测昆明市建立的覆盖全市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包括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环境水体监测网络及噪声监测网络。...同时,昆明市还建立滇池流域水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对国家、省、市及县(市)区环境监测过程中获取的地表水河道、湖库、饮用水水源地、大气、噪声等监测数据的收集、整合、共享,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来源:吉林生态环境厅2021-06-23

      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化学品生产企业、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等地下水污染源环境风险管控和修复。加快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畜禽粪污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方面——聚焦东辽河、饮马河、查干湖"两河一湖"以及劣五类水体,实施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安全保障"四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省水环境质量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5-31

      、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省共布设88个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监测点位,1702个省级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来源:中新网2021-05-28

      “十三五”时期,湖北水环境持续改善。据通报,2020年,湖北省主要河流总体水质为优,全省179个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ⅰ—ⅲ类的断面占93.9%,ⅳ类占6.1%,无ⅴ类和劣ⅴ类断面。...生态质量监测方面,在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自然保护地和重要水体等重要生态空间建立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初步形成包含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遥感地面验证和生态科研的监测网络

      来源:河北新闻网2021-05-27

      ,初步建成各环境要素统筹、标准统一、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省共布设88个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监测点位、1702个省级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5-12

      通过完善连云港市生态环境物联感知监测网络建设,实现水、空气等生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覆盖,建成陆海统筹、省市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物联感知监测网络,准确实时掌握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环境日常监管和监察执法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2021-05-07

      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河北省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完善与运行项目公开招标公告,共5个标段,项目最高限价超过1000万,详情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hxct-21026项目名称:河北省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完善与运行项目预算金额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2021-04-26

      (二)推动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与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同合作,推动整合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21

      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监测,完善大气vocs自动监测和组分网,逐步建立化工园区监测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地表水监测断面设置,完成监测网络优化调整。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全力打造良好水生态环境,河北省将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全面深化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水功能区管理,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规范化建设,严厉打击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深化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16

      然而,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作物种类及种植方式多样,受纳水体水环境特征也不尽相同,现有监测网络在布点、监测技术、监测手段等方面还不足以适应我国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复杂形势,特别是难以准确评估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15

      水质预报能力从“十三五”初处于空白提升到可预测未来两天水环境质量趋势变化。...、主要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主要骨架已经建成,基本实现了四个转变。”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1-04-13

      结合《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规划》的实施,《监测要点》提出要全面推进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项目、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项目、生态遥感及生物监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实验室标准化项目建设...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总体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监测方案》则是依据《2021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以及我省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对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如何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08

      “我们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导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质量管理、监测监管、装备研发、能力建设等各个方面,推动‘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深化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水环境监测,重点做好3646个国家地表水断面、1912个地下水点位、1359个海水水质点位的监测与评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