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污染物协同治理”相关结果807

      来源:泉州市生态环境局2023-09-01

      泉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陶瓷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意见》,推进陶瓷行业减污降碳。...防控污染物产生方面,(1)源头替代。鼓励通过使用低硫煤、实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等方式,从源头减少各项污染物的产生量。(2)施釉、喷墨工序密闭。

      深入打好泉州市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

      来源:泉州市生态环境局2023-09-01

      突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聚焦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加强区域协同治理、联防联控。坚持部门协作、压实责任。...三、推进重点工程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双碳”目标要求,开展大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将标志性战役任务措施与降碳措施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结构,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

      VOCs治理政策汇总:强化<mark>协同治理</mark> 整治低效设施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2023-08-29

      首先要强调的当然是协同治理,特别vocs和nox的协同治理,是管控臭氧污染的必然选择。然后是低效治污设施整治,采用单一低温等离子、光氧化、光催化等治理技术且无法稳定达标的,加快推进治理设施升级改造。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08-28

      三、强调协同发力,强化高效治理我国固废的溯源行业不同、区域产废特点不同,存在处理分散、资源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协同治理不可或缺。《行动》鼓励固废间协同处置,拓展了高效治理的手段。...四、强调信息建设,强化监测监管我国固废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必须坚持达标治理。《行动》加强信息化建设、强调提升监测监管能力,夯实了达标治理的基础。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2023-08-24

      大气污染物来源广泛,污染成因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对蓝天保卫战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治理大气污染,不能光‘等风来’,要聚焦问题抓要害、找准病根开药方”。...4 坚持协同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清单,强化分工负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浙江绍兴柯桥区:2025年光伏装机比2022年新增30万千瓦

      来源: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2023-08-11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坚持绿色优先、提质增效、智慧引领、创新驱动,强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污染协同治理

      来源:浙江人大2023-08-01

      第三条土壤污染防治应当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协同治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应当查明污染区域、面积、分布、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以及对农产品、公众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内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详查结果的应用。第十三条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23-07-26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要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审批、取水许可审批、节能审查及污染物区域削减替代等要求,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新污染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23-07-26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要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审批、取水许可审批、节能审查及污染物区域削减替代等要求,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新污染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来源:中国环境2023-07-25

      异味污染物与vocs“本是同根生”,其高度同源的属性决定了二者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因此,vocs经过深度治理能否实现恶臭污染协同治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邹克华说。部分恶臭污染物嗅阈值极低,意味着异味的消除难度远高于vocs治理。

      来源:贺州市生态环境局2023-07-19

      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个标志性战役为重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加强区域协同治理...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新建和扩建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石化、现代煤、焦化、煤电、化工等“两高”项目,应严格落实国家和市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规划环评,以及产能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区域污染物削减等要求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3-07-18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协同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多元共治,落实责任。...依法依规将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或者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实施以切断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耕地途径为目标的整治措施,指导督促涉铊企业建立铊污染风险问题台账并实施整改。

      贵港市2023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方案(修订)

      来源:贵港市生态环境局2023-07-06

      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个标志性战役为重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加强区域协同治理...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新建和扩建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石化、现代煤、焦化、煤电、化工等“两高”项目,应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规划环评,以及产能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区域污染物削减等要求

      《贵港市“十四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规划》发布

      来源:贵港市生态环境局2023-07-06

      贵港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指挥部办公室6月20日印发《贵港市“十四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规划》,以pm2.5和o3协同控制为核心,积极探索重点污染物协同治理。...表1 “十三五”空气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三)大气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面完成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VOCs治理重磅政策汇总:源头替代+末端治理成主流?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2023-06-21

      而具体到治理路线上,除了鼓励采用rto、膜法等高效工艺外,还尤其强调vocs与氮氧化的协同治理,这也是大气污染治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与我们传统的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vocs治理有它的特点,当前的工作基础依然薄弱,已经成为大气环境治理领域最明显的短板。”

      来源:中国环境2023-06-19

      这场沙龙中实际上谈到了很多“水十条”的治水思路,比如改善水环境质量需要把握两个关键因子,即污染物排放量和环境容量。“水环境质量改善=污染物排放量/环境容量。...如果把历史的卷轴铺开,近10年以来,我们中国的治水思路实际经历了一个较大的变化,通俗点说,即是以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以下简称“三水统筹”)。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14

      (五)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总量指标等量替代试点。...用好省级“环保贷”“环保担”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力争帮扶我市优质企业争取更多资金;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与产业项目融合发展。(十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05

      各行业之间数据壁垒严重,缺乏数据共享和协同治理机制,能量流和数据流的融合面临较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末端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碳捕集、封存及利用等碳减排核心技术仍未成熟,碳减排缺乏最直接、有效、经济的技术手段。

      川渝开展征集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产品

      来源: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3-05-30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污染物源头控制等技术、装备、产品。...具体包括:碳减排、污染协同治理、清洁生产三大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5-26

      加快淘汰、限制国际环境公约管控化学品,依法严厉打击已淘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非法生产和加工使用。定期对玩具、学生用品等相关产品中具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进行抽检。...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为核心,以国家公布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为重点,建立健全新污染物调查监测、筛查评估、管控治理体系,落实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统筹推动大气、水、土壤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