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管理”相关结果819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11-19

      企业方面,重点是健全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同时研究非化石能源电力碳排放计算方法,以及碳捕集利用封存、碳汇等抵扣方法,加强和完善企业碳排放管理

      天津市推进碳足迹<mark>管理</mark>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天津市生态环境局2024-11-18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11月14日印发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推进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紧紧围绕美丽天津建设目标,立足本市主导产业,以国家公布的碳足迹核算规则为基础,从重点产品碳核算着手,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为目标

      来源:浙电e家2024-11-14

      今年1月,国家出台加强绿证与节能降碳衔接的政策,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加强绿证交易与能耗双控、碳排放管理等政策的有效衔接,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购买绿证、使用绿电,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从行业维度看,石油化工、钢铁、能源等碳排放较高的行业购买绿证意愿较强,包括相关领域的大型央国企。绿证供需能否平衡?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11-13

      氢氨醇一体化、绿色交通等政策措施;针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完善落实油气资源开发合作机制,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煤制油气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针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绿证交易与能耗双控、碳排放管理等政策有效衔接

      来源:国能(连江)港电有限公司2024-11-12

      国能连江公司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提升,成立碳排放管理工作组织机构,修编并严格执行碳排放管理相关工作制度;积极推进煤检验工作标准化建设,煤质检测中心于2022年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证书

      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4-11-12

      与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8)工作领域相对应。...第一届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 77名委员组成(委员名单见下表),秘书处由吉林省标准研究院、吉林省节能评审中心联合承担,由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

      中石化·易事特首座重卡充电站正式开业,共推光储充在交通领域广泛应用

      来源:易事特2024-11-07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下,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日益严格,交通领域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源头,其转型步伐尤为关键。...其中,燃油重卡作为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大户正步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新能源重卡的普及应用已成大势所趋。10月28日,中国石化广西崇左首座重卡充电站正式投运。

      江苏南通市(近)零碳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南通市政府2024-11-05

      逐步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不同层次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市...探索温室气体排放与污染防治监管体系的有效衔接路径,统筹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在重点园区和企业增设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设备,试点污染物与碳排放在线协同监控。

      来源:南通市政府2024-10-31

      逐步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不同层次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探索温室气体排放与污染防治监管体系的有效衔接路径,统筹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在重点园区和企业增设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设备,试点污染物与碳排放在线协同监控。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4-10-31

      龙源碳资产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设碳盘查数字化管控系统,“一厂一策”确定碳盘查现场工作内容,引入图像识别及轨迹示踪技术,将碳排放管理清单化、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动态化,实现碳盘查工作现场必看、点位必查...(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郭慧东 龙源碳资产公司)新政策环境下的企业应对思路继续强化碳排放相关参数管理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10-24

      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碳排放特征和管理要求差异较大,例如,工业领域碳排放集中在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管理职责由工业、能源、生态环境等部门承担;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可以区分为建材制造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10-24

      同时,针对当前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费的认定和统计核算工作亟需加快完善等问题,研究企业使用非化石能源电力碳排放计算方法,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汇在企业碳排放核算中的抵扣方法,以进一步加强企业碳排放管理

      全国碳市场迎来首次扩围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来源:电联新媒2024-10-23

      将发电、水泥、钢铁、电解铝纳入全国碳市场,也就是抓住了全国约6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对于进一步压实企业的碳减排责任、推动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启动等国际新形势下,将更多高排放行业纳入碳市场,有利于推动相关行业企业尽早建立适应国内外新形势下的碳排放管理体系,通过自身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绿色低碳化促进绿色贸易

      “碳”启未来,“新质”领航 2024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4-10-09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未来在能源转型、各行业领域低碳技术攻关、碳排放核查核算关键技术、数智化监测与创新、碳资产与碳排放管理等双碳重点领域将会发生巨大变革,我国绿色、低碳事业将会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迸发出强劲动能与巨大活力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09-23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度上海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第三次)的公告 沪环气候〔2024〕180号 依据《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和《上海市2023年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沪环气候〔2024〕

      运达股份捷报频传

      来源:运达股份2024-09-23

      2024年5月,运达股份与中理检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就船用绿色甲醇燃料的国际认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零碳园区设计、减排方案设计以及绿色甲醇标准制定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来源:山东省工信厅2024-09-23

      希望双方在新能源发展、碳排放管理、标准化等领域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标准体系,打造一批典型应用示范,为能源数字化转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工信部2024-09-20

      量化产品碳足迹,有助于企业了解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识别碳排放量大的环节,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实施降碳措施,加强供应链、价值链中的碳排放管理,促进绿色低碳消费,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数据是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最关键基础,企业应依据标准规范建立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和信息收集管理体系,不断扩大数据覆盖

      关注!关于召开“2024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4-09-19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未来在 能源转型、各行业领域低碳技术攻关、碳排放核查核算关键 技术、数智化监测与创新、碳资产与碳排放管理等双碳重点 领域将会发生巨大变革,我国绿色、低碳事业将会在新质生 产力的加持下,

      来源: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2024-09-19

      广宁县13个镇107个村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广东省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竞价公告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广东省碳普惠交易管理办法》《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广东省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交易规则(2020年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