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1-24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进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推进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程,健全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构建绿色制造、绿色服务和转型金融体系。推动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健全森林、水流等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5-01-24
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构建“1+1+n”实施体系,制定落实美丽中国建设任务清单、政策措施清单和责任分工清单,推动国办转发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谋划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以及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23
来源:内蒙古电力集团2025-01-23
下一步,内蒙古电力集团将继续深化碳计量工作体系建设,利用碳排放计量核算成果为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数智支撑,为政府、企业节能降碳提供咨询支持,为自治区绿色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5-01-22
建立生态产品市场供给、流通与市场交易制度,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不断提升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效率,逐步形成符合崇明特点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体系。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1-22
;(八)绿色金融法规与合规管理;(九)绿色金融与esg管理的未来趋势;(十)碳排放权交易。...关于开展绿色金融和esg管理职业培训的通知各企事业单位:为满足全国碳市场发展对绿色金融和esg管理相关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联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拟开展绿色金融和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2025-01-21
在国内,近年来绿色金融理念深入人心,相应的绿色项目较容易获得资金支持,部分银行对于绿色信贷占比也有内部考核要求。但银行系统对转型金融的理解不够深入,传统高排放行业的众多转型活动被排除在绿色金融之外。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5-01-20
“n”是指分领域行动,既包括城乡建设领域的美丽城市、美丽乡村,也包括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其他重点领域。...年,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区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宜居更加凸显、治理效能有效提升,推动50个左右美丽城市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5-01-16
大会以‘向“新”而行 向“绿”而进’为主题,现场将汇聚650+生物质能源及有机固废行业的国内外业界专家、政府部门、业主单位、绿色金融机构、设计院、科研单位及设备供应商等同仁,共同探索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5-01-15
大力推动绿色金融改革、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探索建立大湾区产品碳足迹与低碳产品认证制度。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对外开放合作。...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壮大绿色产业集群。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
来源:财政部网站2025-01-14
金融监管合作3.双方同意继续开展定期沟通、加强专业知识分享,包括通过金融稳定理事会、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国际证监会组织和二十国集团(g20)等渠道。...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1.双方认识到金融部门在优化资金配置、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双方认为,应该采取长期、稳定的方式实现各自金融部门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5-01-10
双方就绿色金融、业务模式创新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交流。...王思联表示,期待未来与工银瑞信在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市值管理等领域开展更加深入、务实的交流与合作,以具体项目为切入点,为双方在环保和金融领域的共同发展注入新思路、新活力。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25-01-10
重点抓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服务、新能源项目接网一站式服务等平台建设,加强财政资金支持、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提升惠企服务能力。三是做好政策评价。...加强新能源消纳监测分析和预警,积极开展绿色电力消费宣传,强化部门会商,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积极构建政策友好、产业友好、生态友好的新能源发展体系。三、下步工作一是细化配套措施。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5-01-10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1-07
作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网络目前包括绿色能源、互联互通(电力)、油气、智慧能源(创新)、绿色金融、高校(青年)和国际传播等7个工作组,中外成员单位88家。
来源:赤峰市人民政府2025-01-07
充分发挥生态碳汇的金融属性,以绿色金融为引领,探索金融机构助力生态碳汇价值实现新模式。(三)项目监管。为保障碳汇项目有序开发,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态碳汇项目开发方向。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1-03
二是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与多家商业银行签订发展合作协议,打通“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信息共享机制,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主线,创新推出双碳贷、碳积分贷、亩均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提供不低于20亿元意向融资
三是构建良好绿色金融环境。推动南京银行新建零碳银行网点,设立绿色低碳发展共创中心。与国网英大共建国家电网“电e金服”南京分中心。...修订园区绿色政策,新增企业低碳管理认证、绿电交易应用等20项条款,全方位保障工作落实。第二个“3”是指三项企业绿色发展措施。一是免费开展节能诊断。
探索推进碳期货交易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创新“碳效贷”“转型贷”等金融产品,搭建“碳账户金融”应用场景,构建绿色低碳项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和绿色低碳科技技术攻关项目清单,打造“杭碳”绿色金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