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负碳排放”相关结果228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2022-09-15

      在油气行业既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又要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低碳化发展,应走稳油增气的低碳路径、节能降耗的降碳路径、发展新能源的替碳路径、发展ccus的负碳路径。...针对油气勘探、开发、集输、处理四大环节和放空、逸散两种排放形式,强化密闭混输工艺运用,大力实施套管气回收、火炬气综合利用、边远零散井回收等,实现甲烷回收利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09

      这些不同的丰富的资源类型,恰好可以采用不同的低碳绿色发展路线,实现甲醇低碳化、零碳化乃至负碳化生产。”...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黄伟光表示,甲醇经济前景广阔,就技术储备而言,目前已经解决了燃烧特性、排放特性、毒性以及作为动力源的动力特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验证,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的条件。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08-23

      生物质燃料可以有效替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石燃料,如焦炭、煤粉、天然气、重油等,实现减少碳排放甚至实现负碳排放。预计到“十四五”末,生物质能非电利用量有望实现翻番,合计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08-22

      生物质燃料可以有效替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石燃料,如焦炭、煤粉、天然气、重油等,实现减少碳排放甚至实现负碳排放。预计到“十四五”末,生物质能非电利用量有望实现翻番,合计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8-16

      “煤电+ccus”可以推动电力系统近零碳排放,提供稳定清洁电力,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我国ccus项目起步较晚,以捕集量为10万吨级规模的项目为主。...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作、上下游协同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8-16

      “煤电+ccus”可以推动电力系统近零碳排放,提供稳定清洁电力,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我国ccus项目起步较晚,以捕集量为10万吨级规模的项目为主。...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作、上下游协同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8-16

      “煤电+ccus”可以推动电力系统近零碳排放,提供稳定清洁电力,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我国ccus项目起步较晚,以捕集量为10万吨级规模的项目为主。...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作、上下游协同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

      三部委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8-01

      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作、上下游协同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储能被列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国家基金委发布《“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7-19

      实施“双碳”战略,将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系统变革,在最大化发展和最小化排放两个临界点之间实现各要素全方位平衡和协调;需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四个基本关系;需要厘清气候...纲要中提出现有能源结构、科技和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潜在路径:实现“双碳”目标的各主要路径的碳足迹、碳成本和碳效应评价模型构建;高碳领域的低碳发展路径;低碳领域碳排近零发展路径;固碳端负碳化发展路径;多路径耦合的储能技术路径量化调控研究等

      重点优先发展氢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发布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2-07-19

      实施“双碳”战略,将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系统变革,在最大化发展和最小化排放两个临界点之间实现各要素全方位平衡和协调;需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四个基本关系;需要厘清气候...产业结构重构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包括:(1)低碳流程工业:低碳化学化工过程耦合机制;绿氢炼化流程调控机制;碳基资源催化转化机理;电化学零碳负碳机制;全废钢电炉流程高能效与品质耦合原理;低碳流程再造的物化原理与调控机制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2-07-19

      实施“双碳”战略,将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系统变革,在最大化发展和最小化排放两个临界点之间实现各要素全方位平衡和协调;需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四个基本关系;需要厘清气候...(2)现有能源结构、科技和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潜在路径:实现“双碳”目标的各主要路径的碳足迹、碳成本和碳效应评价模型构建;高碳领域的低碳发展路径;低碳领域碳排近零发展路径;固碳端负碳化发展路径;多路径耦合的储能技术路径量化调控研究等

      来源:中国环境APP2022-07-18

      在基于总量的碳市场下,所有企业都要为减排支付成本;在基于强度的碳市场下,只有排放达不到行业排放基准要求的企业才会支付成本。所以,基于强度的碳市场对企业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影响最小。...这个价格信号能够为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提供有效的激励,也会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创新和投资。辩证看待碳市场运行初期暴露的一些问题中国环境报:如何看待第一个履约期暴露的问题?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07-13

      深化投贷联动等融资服务方式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碳、零碳、负碳前沿/颠覆性技术攻关提供资金支持。...既要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也要支持高碳产业的低碳化转型,防止“一刀切”,避免盲目对高碳排放行业抽贷断贷。4.兼顾改革创新与金融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绿色金融组织体系、产品工具和体制机制创新。

      来源:学习强国2022-06-29

      三是创建负碳生态示范,全面开展生态绿化,大力营造井田范围碳汇林和异地碳汇林,大力提升植被与土壤碳汇能力,全面中和生活、瓦斯排放和矿后活动碳排放量。科技赋能,能耗“双控”成效显著。...公司按照示范先行、全面引领的工作思路,以布尔台煤矿为试点,全力创建以“生活低碳、生产零碳、生态负碳”为特征的神东“零碳”发展示范矿区。公司生态环境管理中心从三个方面开展创建工作。

      来源:中国海油2022-06-28

      张虎在致辞中表示,ccus作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广东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低碳零碳负碳产业布局的重点支持方向。...汪东进强调,中国海油将坚定不移实施绿色低碳战略,通过项目的联合研究,深入探索石油石化行业“净零”排放的实现路径,共同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为石油石化行业“碳减排”增添新活力;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

      来源:中国海油2022-06-28

      张虎在致辞中表示,ccus作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广东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低碳零碳负碳产业布局的重点支持方向。...汪东进强调,中国海油将坚定不移实施绿色低碳战略,通过项目的联合研究,深入探索石油石化行业“净零”排放的实现路径,共同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为石油石化行业“碳减排”增添新活力;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

      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局2022-06-27

      上海市科学技术局发布通知,开展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项目申报,征集范围包含负碳能力提升技术、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技术等7大专题共14个研究方向,详情如下:关于发布上海市...氢能技术研究目标:研制出大容量储氢设备,并建立规模化氢储运应用示范;开发出车用氢气发动机样机,实现有效热效率≥44%,nox等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六b排放法规要求;实现90mpa及以上等级隔膜压缩机国产化开发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6-24

      正极范围包含前沿颠覆性技术、能源系统、建筑交通行业及区域示范、负碳能力提升技术、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崇明碳中和技术集成示范等7个专题。...氢能技术研究目标:研制出大容量储氢设备,并建立规模化氢储运应用示范;开发出车用氢气发动机样机,实现有效热效率≥44%,nox等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六b排放法规要求;实现90mpa及以上等级隔膜压缩机国产化开发

      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 中央企业发出绿色低碳倡议!

      来源:国资小新2022-06-16

      发展节能低碳环保产业,加大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ccs)方面产业布局,创新二氧化碳化工利用与产业化发展,探索供应绿色“负碳”产品,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带动产业链碳减排。...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制定了《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力争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6-13

      生物天然气集清洁能源、负碳排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以及发展乡村工业等功能于一身,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