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负荷柔性控制”相关结果2204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2-09

      国网辽宁电力利用新能源与火力发电耦合系统协同控制平台,可以根据负荷情况、新能源功率预测情况,实现耦合系统内各电源机组出力自动分配,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近期,随着气温走低,供暖用电需求增加。

      数字化配电网怎么建?宁波综合示范区的思考与解答

      来源:浙电e家2024-12-06

      “新型配电系统建设要以物理形态为基础,数字形态为支撑,商业形态为关键,实现多元复合等要素的时空互补控制与调节。”国家电网公司设备部副主任窦晓军在今年6月的新型配电系统技术大会上表示。...商业形态上,要挖掘客户侧调节潜力,促进社会运营商、负荷聚合商、车网互动等新业态创新发展,推动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调节能力。

      技术运营双驱动 国能日新促分布式光伏价值回归

      来源:国能日新2024-12-05

      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出力进行柔性与刚性控制,是促进分布式消纳能力,解决台区反向重过载和就地消纳不平衡问题的关键举措。12月4日, “2024 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四川宜宾盛大召开。...此外,提供分布式群控群调集成软件,并部署agc功能,可实现功率平滑调节控制,提高分布式光伏响应电网负荷变化和频率波动的关键能力。

      来源:山东省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平台2024-12-05

      山东临沂积极推进低压分布式光伏参与电网调峰,分布式光伏柔性控制覆盖率达到100%,打造全域低压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国家级示范区。...积极推进低压分布式光伏参与电网调峰,分布式光伏柔性控制覆盖率达到100%,打造全域低压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国家级示范区。

      来源:浙电e家2024-12-05

      工程还将首次采用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其核心设备是国际首创的大容量igbt和换流变,代表着电力工业换流的最高技术等级,该技术能实现电流反向传输和毫秒级控制,支持送受两端能源互济。...用电负荷“双峰”特点更加明显,原本的午间低谷用电需求增加、负荷曲线“由凹变凸”,晚间高峰用电需求集中、爬升快,保供压力和尖峰负荷的应对压力日益加剧。

      来源:国网宁夏电力2024-12-04

      同时,公司2024年新增承担的《含跟网构网融合型柔性装置的城市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国网总部及公司等近10个科技项目研究成果将在闽宁落地应用,部分项目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来源: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2024-12-03

      鼓励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合理调配用电负荷,打造至少1个光储直柔及电力需求响应融合应用示范项目

      来源: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2024-12-03

      《方案》指出,鼓励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合理调配用电负荷,打造至少1个光储直柔及电力需求响应融合应用示范项目

      电网“稳定神器”丨思源清能助力阿里区域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稳定运行

      来源:思源清能2024-12-02

      思源清能针对低短路容量的应用场景,基于已有统一先进的控制保护软硬件平台,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对标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配置要求的领先控制策略,包括满足超容在线投退、跟构网在线柔性切换的策略、直流侧mmc和超容间直流功率互济控制策略等

      来源:电网头条2024-12-02

      工程首次采用柔性直流领域最前沿的技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超容拓扑结构,首次采用超级电容和高海拔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元器件,代表了我国电力行业尖端技术装备,填补了有功惯量支撑这一电力补偿装置的技术空白...常规的svg,通过采集电网电压数据,进而控制输出电流实现无功调节,“被动”提供电压支撑,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带超容构网型svg,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参数,模拟电压稳定特性。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1-29

      在调度直控场景下,通过挖掘柔性负荷资源调节潜力、研究网荷互动调控技术,以及研发管控平台及核心硬件装备,构建兆瓦级可调容量资源池,实现局域电网安全可靠供电和削峰填谷,有效增强电网供需平衡能力,助力纯电重卡集群发展和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11-28

      ,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助力实现构建全省空调负荷柔性调节“一张网”的目标。...由此,我们要象盐城供电公司营销服务中心那样,充分挖掘空调负荷资源,采取政企协同的工作模式,通过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做好空调建设安全管控,推动项目施工进度平稳前进,构建可调负荷资源池,才能激活空调柔性负荷

      来源:新华网2024-11-27

      “南方电网预计度冬最高用电负荷2.38亿千瓦,同比增长约8%。”...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总经理黄河介绍,今冬面临新能源发电渗透率持续增加、极端自然灾害多发等多重挑战,南方电网将发挥大平台作用,灵活调剂省间余缺,提升电力应急能力。

      来源:国家电投2024-11-25

      承接集团铝电解槽柔性负荷调节关键技术研究、光伏50兆瓦级直流接入电解铝两项重点c类项目,配合能研院(上海成套院)形成总体框架和技术方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该团队通过主动控制无功功率,采取由区域场站平均补充断面无功功率缺口的措施,成功将电站逆变器无功功率降低25瓦以上,每月可增加发电量30万千瓦时。

      国家电网通信调研组赴烽火通信开展现场技术交流活动

      来源:烽火通信2024-11-22

      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双碳目标下,电源侧新能源占比逐年提高,负荷柔性可调负荷占比加大。作为连接电源和负荷的枢纽电网,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电网调度,保障大电网安全。

      来源:电联新媒2024-11-21

      三是安稳控制的挑战。风电的“弱转动惯量”和光伏的“零转动惯量”导致系统抗扰动能力下降,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产销者”大规模接入加大了系统控制的复杂性和难度,抑制系统宽频振荡是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来源:浙电e家2024-11-21

      用户侧主体兼具发电和用电双重属性,从传统的刚性、纯消费型需求,逐步向柔性、生产消费兼具型转变。负荷特性不确定性增强,可调节性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平衡模式由传统的“源随荷动”、大电网一体化控制,逐步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大电网与微电网协同控制转变,带来负荷调节的双向性和复杂性。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2024-11-20

      《国家电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目前的配电网与此相比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四是配电网的智能控制能力需要提升,现代配电网中出现了大量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这就需要对源网荷储形成更加智能的调控,以应对配电网越来越复杂的运行态势和极端事件对配电网的冲击。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11-20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负荷特性由传统的刚性、纯消费型向柔性、产销一体型转变,多样化负荷柔性互动能力提升。”王旭斌称。...王旭斌表示,2024年,在基础性技术方面,新一代电力系统仿真平台多维复杂安全分析能力有效提升,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控制水平。在关键性技术方面,主动支撑、柔性灵活、智慧互动的源网荷储关键性技术加快创新。

      来源:保定市徐水区人民政府2024-11-19

      “这个台区微电网具备一个‘大脑’,就是微网控制终端,它可以同时控制储能和光伏,并对整个台区的电压以及负载率进行监测。”...例如,当用电负荷较小时,微电网可以通过储能系统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当用电负荷较大时,微电网可以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发电,以保证村民的正常用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