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贺克斌”相关结果338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6-04

      贺克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挑战很严峻,但机遇绝不可放过。“这其中有很强的产业竞争意味,必须靠技术创新来拉动,绝不能‘掉链子’。”...贺克斌说。在此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指明了方向,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注入了全新动能。

      <mark>贺克斌</mark>院士: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碳中和中长期战略

      来源:碳达峰与碳中和服务工作组2021-06-02

      贺克斌院士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贺克斌院士演讲文字实录。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本次发言就是围绕减污降碳推动碳中和来展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碳中和中长期战略》的主旨演讲,贺克斌院士从中国碳中和面临的巨大挑战、战略意义、技术创新到无废城市建立,大气污染物减排与空气质量关联等方面分析减污降碳对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

      【重磅】2021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即将盛大开幕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1-06-02

      论坛拟邀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雷宪章,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SIGS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mark>贺克斌</mark> 为全球环保提供“深圳范式”

      来源:深圳商报2021-05-31

      贺克斌说。...除了自身科研紧密结合国家需要外,贺克斌又在去年接过了一个重任——2020年10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成立,贺克斌出任院长。这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院,但肩上的担子可一点也不轻。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1-05-31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与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课题组合作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题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2015-2060年pm2.5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多措并举抓住源头治理“牛鼻子” 推动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 贺克斌认为,下一步应当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

      来源:中国日报2021-05-07

      清华大学地学系张强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地学系博士生程静和地学系助理教授同丹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共同设计并全程指导了该项研究。...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与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课题组合作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题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2015-

      江苏省环保集团与<mark>贺克斌</mark>院士签订院士研发平台合作协议

      来源:江苏省环保集团2021-04-13

      4月9日上午,江苏省环保集团与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在南京举行院士研发平台合作协议签订仪式。江苏省环保集团总经理许峰、副总经理冯旭松出席了签订仪式。许峰对贺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冯旭松代表集团与贺克斌院士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后续将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与防控以及碳排放相关的各项产学研合作,建立交流合作机制,为江苏省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mark>贺克斌</mark>:如果打赢蓝天保卫战靠的是“地面部队” 那碳中和就是“空军和炮兵” 是对地面部队的增援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4-08

      贺克斌:我国移动源用15年的时间增长了第一个1000万 (辆),近几年保持每年2000万甚至2500万以上保有量的增长,幅度非常大。...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生态环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带头人。

      附简历 | 一文了解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拟推选人选有多牛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2-09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专家评审会于2021年2月5日以网络视频形式组织召开,专家委员会由曲久辉、郝吉明、侯立安、任南琪、刘文清、倪晋仁、贺克斌、王金南、吴丰昌、贺 泓、任洪强共11位院士组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23

      临近“十三五”末,大气污染防治迎来阶段性收官,在谈及治理现状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如是说。贺克斌口中的“空军”,是指当下备受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贺克斌表示,要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提出的pm2.5浓度一级标准,即15微克/立方米,不与减碳结合是非常困难的。“其中,能源结构调整将做出最大贡献。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0-12-17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透露,与“大气十条”时期(2013年起)相比,“三年蓝天保卫战”时期(2018年起)污染物减排幅度明显收窄。...贺克斌表示,未来要持续降低pm2.5浓度和遏制臭氧浓度上升,“单单用‘蓝天’目标来拉动,越来越费劲。而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其实是为深度治理大气污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0-11-26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也在不久前表示,“‘十四五’期间要重视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的协同治理,在进一步采取减排措施持续降低pm2.5浓度的同时遏制臭氧污染上升的趋势。”

      来源:中国环博会2020-10-22

      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邱小平,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洪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21

      以大气环境治理为例,贺克斌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改善空气质量的进程可以放松或停步。...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指出,同四五年前相比,如今北方城市秋冬季雾霾压顶的日子越来越少,2019年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9%,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39.0%。

      来源:红星新闻2020-10-15

      贺克斌近年来,贺克斌频频为成都大气污染治理出谋划策,在他看来,成都受盆地地形和气象条件影响,大气污染治理难度更大,但从显著的改善成绩,可见成都对此做出的大量工作和努力。...在成都大气污染防治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贺克斌是一个熟悉的身影,新形势下,未来成都大气污染防治将如何发力?

      2020中国环境企业50强丨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成都开幕

      来源:航天凯天2020-10-14

      邀请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进行主旨演讲《加快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及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分别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14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也称,特别是近两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收窄,再往前迈一步的难度越来越大。pm2.5整体达标没有悬念,但直到去年底,近一半城市仍未达标。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0-09-18

      主题1我国大气污染的总体形势和政策标准解读贺克斌院士对我国中长期空气质量改善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此次会议邀请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院士、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文清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严刚副院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张国宁研究员、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郅立鹏董事长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在直播平台上做了精彩报告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9-01

      课题实施过程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项目和专题负责人郝吉明院士和贺克斌院士的大力指导和支持。

      来源:水环境与水生态2020-08-17

      (3)贺克斌(1962.8.28- )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四川成都人,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