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国能能源”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13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工程师向柳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展碳达峰试点是实施碳达峰行动的重要抓手。...围绕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的发展方向,《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多领域将形成示范效应当前正处于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新时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13

      卡卡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马士基计划到2030年,海运领域至少25%的货物运输使用绿色燃料,运营碳强度比2020年降低50%。”...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就当前全球航运业脱碳进程如何、马士基如何兑现2040年净零承诺、与中国市场有哪些合作机会等问题对马士基中国脱碳业务总监卡卡进行了专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13

      《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缺乏相关法规支撑、厂址选择及经济性是关键掣肘。...但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在技术路线多元、示范项目已落地的背景下,我国小型堆产业化、规模化推广仍面临监管、技术、经济性等多方面的挑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13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工程师向柳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展碳达峰试点是实施碳达峰行动的重要抓手。...围绕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的发展方向,《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多领域将形成示范效应当前正处于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新时期。

      来源:电联新媒2023-11-10

      助力我国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有助于促进煤电功能定位转型,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注入强心针,保证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容量电价促进煤电更好承担电力保供的基础电源角色。

      来源:电联新媒2023-11-10

      煤电容量电价是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实现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现实需要。...煤电转型是能源转型中的关键问题,煤电可持续发展关乎我国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的稳妥推进。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变革浪潮中,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角色定位发生深刻变化,亟需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新的价格机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10

      《中国能源报》记者注意到,多地已经出台政策文件,在容量电价、辅助服务等方面进行成本疏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岳芬向《中国能源报》记者指出,储能投资回报机制不够清晰,价格制度和补偿机制尚不完善。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1-09

      “在1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在回应中国能源传媒集团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将坚持煤、电、油、气、风、光、氢、储并举,充分发挥‘头上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把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得势强劲足”内蒙古能源资源富集,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风能资源全国第一、太阳能资源全国第二,新能源发电量居全国首位;能源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1-09

      围绕上述问题,中国能源传媒集团(以下简称“中能传媒”)记者专访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中能传媒:新能源要尽早实现对传统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可从哪些方面提升发展水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8

      但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目前全国碳市场采用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来计算外购绿电的碳排放量,绿电的碳排放量未实现与化石能源的有效区分,环境价值无法体现。...但同时,绿电环境价值得不到体现,一方面将极大抑制消费侧消费新能源电力的意愿,另一方面,不利于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吸引工业迁入,从而无法改善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和工业产业发展资源错配的现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8

      也有业内人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指出,由于绿色甲醇项目的建设需要投入较大成本,目前许多处于规划中的项目,最终能否真正落地,也存在极大不确定性。...信德海事绿色航运研究员张晗日前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将有更多绿色甲醇项目落地,比如马士基在订造甲醇燃料船前就已和甲醇生产商签订意向协议,中远海运去年开始也在和一些上游公司洽谈,有基本协议后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8

      全球气候变化智库阿德尔菲咨询公司高级经理陈志斌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陈志斌对《中国能源报》记者指出:“海上风电、光热项目、造林项目等首先纳入ccer方法学,无疑将对这些行业产生利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有很多路径,比

      来源:中能传媒2023-11-08

      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跟随中国记协组织的新闻战线资深夜班编辑和优秀新闻工作者调研培训队伍,实地探访通辽能源逐绿而行的足迹。...通辽市能源局安全总监张弘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电力装机1820.8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872.5万千瓦,占总装机的48%;全市发电量351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量104.7

      来源:国舜集团2023-11-07

      来自全国能源、低碳经济、数智科技等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国舜,围绕碳中和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以碳资产管理推动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衍涛,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区副首席代表刘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刘宇等出席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1-07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所在,也成为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6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作者:林水静 杨晓冉)未得到有效使用碳排放因子是单位能源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但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目前全国碳市场采用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来计算外购绿电的碳排放量,绿电的碳排放量未实现与化石能源的有效区分,环境价值无法体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6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作者:杨晓冉)业内专家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通知》主要体现出我国现货市场建设规则的“实”和“新”。...此前就有电力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电力现货试点开展以来,参与现货市场的省区仍然有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6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作者:王林)寻求降低进口能源甲烷排放根据提案,欧盟首先将在2026年前建立一个甲烷透明度数据库或甲烷监测工具,以确保进口能源的甲烷排放量公开透明,为能源出口国如何测量和控制甲烷排放提供依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6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左前明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家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冬储保供,一直强调各能源生产企业要加大增产力度。...各方积极备战冬供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国能源生产企业统筹保供增供与安全发展,持续推进增产保供,原煤产量稳定增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6

      来源:中国能源报 文 |本报记者 李玲“我很小的时候住在矿区,曾亲眼目睹过一位患有重度尘肺病的老煤矿工人坐着死去。...不过,袁亮对《中国能源报》记者指出:“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在多个大型煤矿的实践,我们已经对煤矿粉尘防控和职业安全健康构建了完全清晰的思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