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相关结果1124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1-07-05

      具体而言,有五方面能力和工作需要尽快推动:一是碳排放的精准计量和核算能力。过去企业碳排放的标准和基础还很粗放,未来碳排放、...记者:记者了解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正式上线交易,能源企业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吕岩:能源企业需要对碳市场、机制、逻辑有更清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启动自身基于碳资产管理的体系和能力。

      来源:北京商报2021-07-02

      比如,在核算系数选择上,深圳市《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天然气碳排放因子以高位热值进行测算,同《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及报告指南》使用低位热值核算不相符,这就造成了一些差距。

      来源:中化新网2021-06-29

      开展行业碳排放数据调查、统计分析等工作。开展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研究,提出其碳排放核算标准。探索实现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相关基础数据监测的应用研究。四是发挥组织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

      中国海油低碳发展策略与实践

      来源:能源情报2021-06-28

      中国海油高度重视低碳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在充分洞悉企业碳排放现状基础上,明确了各业务部门职责分工,制定碳排放统计、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碳排放影响评估、碳资产考核、信息披露等工作的管理要求,在国内的大型企业中率先建成较为完善的低碳管理制度体系

      来源:津云新闻2021-06-22

      天津不断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加强各区低碳能力建设,提高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组织完成天津市2016-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并顺利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评审。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6-22

      碳交易建立在碳排放精准核算和监测基础上,有赖于高质量的碳排放基础数据。然而目前,我国碳排放核算和监测的标准还不统一,核算和监测体系总体还比较薄弱。四是能力不足。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2021-06-21

      会议强调,各地区要抓紧建立本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夯实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积极推进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等领域重点工作,完善信息报送和共享机制

      探索碳<mark>核算</mark>概念、方法与<mark>体系</mark>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2021-06-18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区能源品质差异、机组燃烧效率不同等原因,各类能源消费统计碳排放因子测度容易出现较大偏差,成为碳排放核算结果误差的主要来源。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6-18

      会议强调,各地区要抓紧建立本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夯实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积极推进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等领域重点工作,完善信息报送和共享机制

      来源:津云客户端2021-06-17

      天津不断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加强各区低碳能力建设,提高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组织完成我市 2016-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并顺利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评审。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6-12

      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技术规范,健全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核查和披露体系,实现全经济领域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市场主体全覆盖。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大数据平台,提

      来源:中新经纬2021-06-11

      会议强调,要夯实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尽快摸清本地区碳排放家底。...要推动建立本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统筹协调机制,对相关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动、一体督导;要夯实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尽快摸清本地区碳排放家底;要认真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工业园区碳中和的重要性和路径探讨

      来源:远光能源互联网2021-06-10

      ,我国近70%的工业用能集中在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的31%。...园区碳排放占比高2015年,213家园区工业增加值为4.7万亿元,co2总排放量为11.3亿吨,其单位工业增加值co2排放平均为2.4吨/万元。

      来源:光明网2021-06-07

      gep的概念2020年被联合国统计署采纳为生态系统核算指标之一,gep核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目前有青海、贵州、海南等23个市(州、盟)以及100多个县(市、区)的gep核算及其应用试点。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6-01

      (七)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在环评工作中,统筹开展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源项识别、源强核算、减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及方案比选,提出协同控制最优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企业探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工程试点、示范。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5-31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交通局、市城建局、市农委、市林业局、市统计局3.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市场交易,指导纳入碳排放交易的31家企业建立落实碳排放核算、报告制度

      碳中和背景下煤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进展及其减排对策

      来源:生态修复研究2021-05-28

      碳排放核算方法主要有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和实测法。...矿区碳排量核算普遍使用的是排放因子法,主要参考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给出的碳排放因子,核算难点在于不同碳排放源之间碳排放因子的选择;质量平衡法是一种新的测量方法,明确区分各类实施设备和自然排放源之间的差异

      来源:三峡集团2021-05-18

      目前,三峡巴西公司正在进行2020年度碳排放统计与清单编制工作。该项工作预计将于2021年下半年完成。...2019年,三峡巴西公司获得巴西温室气体核算体系项目(又称“温室气体议定书”)金章认证。报告遵循 gri(全球报告倡议)最新标准,披露了公司经营表现及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方面的详尽数据。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5-18

      特别是清洁能源、新型负荷大规模接入,电能替代、终端能效等一系列降低碳排放措施的碳排放量值无法精确核算,难以满足发电、电网与用电企业在电力市场、碳排放市场的公平公正交易需求。

      来源:中电联2021-05-17

      ;组织专家抽查发电行业核算数据质量;开展发电行业碳排放数据调查、统计分析等工作。...调研自备电厂纳入全国碳市场情况,研究燃煤电厂二碳排放氧化碳排放标准、全国碳市场碳价机制、碳排放权交易信用体系、全国碳市场交易风险防范、发电企业减排成本和煤电企业经营现状等,为碳市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指导下编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