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6-13
汤奕,东南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本文为汤奕在5月24日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上的演讲。我们聚焦两个问题,智慧用能关系和电能质量的治理。...我院主导开发的besmart监测与管理平台在企业节能、智能办公和智慧生活等方面已有具体应用,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对促进信息共享,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演讲ppt(北极星电力网已获专家独家发布授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5-08
这样的深度融合贯通了互联网与内网,形成了能源领域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智能电网本身就是一个能源领域的信息物理系统,电力物联网则是针对能源领域社会元素的信息物理系统。
智能电网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融合是能源转型不可或缺的支撑,在市场开放的环境下,对电力系统的研究框架要在能源信息物理系统的基础上,新增社会元素,建立能源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研究框架。
来源:新华网2019-04-30
充电站/储能站/北斗基站/数据中心站多站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认为,智能电网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融合是能源转型不可或缺的支撑,在市场开放的环境下,对电力系统的研究框架要在能源信息物理系统基础上,新增社会元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4-28
两网各自的任务需科学划分薛禹胜介绍:“智能电网就是能源(电力)的信息物理系统,电力物联网就是能源(电力)的社会元素,因此,两者融合后就是能源(电力)中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来源: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2019-04-15
“天合光能已经基本完成了制造过程管理的系统化和数字化的相关工作,当前正致力于通过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和cps(信息物理系统)架构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以数据做驱动,实现制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
来源:鱼眼看电改2019-04-08
如果说原来的机械进化时代是“线性演化”的,那么以泛在为代表的信息物理系统的进化就是“指数型爆发“的。自然界的自然选择是靠物种优势,淘汰不合适的进化。...忽然固态开关、dc-dc全直流系统、电力电子变流、晶硅光伏这些硅系的器件改变了一次设备的形态,然后以泛在物联为代表的cps(信息物理系统)又将二次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一个数量级,软件定义能源的时代即将来临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3-15
这里我想特别的谈一下就是工业4.0,工业4.0实际上核心,在ict、cps,ict就是信息与通讯技术,cps就是信息物理系统,但是我觉得这是4.0的定义,而现在我们的定义已经和4.0提出来的时候非常不一样了
来源:华彩国资透视2019-02-22
一 制造业升级的全球背景纵观全球制造业发展,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智能化四个阶段,现今,在全球制造业回归的大背景下,在5g技术的驱动下,以智慧工厂、cps广泛应用、生产智能化为代表的信息物理系统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来源:《中国电力》2019-01-16
1 电力 cps 的特点及与能源互联网的关系分析信息物理系统是一个将感知传输、计算处理、决策控制等信息与控制技术深度融合到物理实体系统中,通过计算过程对物理过程进行感知和控制,实现信息空间与物理世界无缝结合的工程系统
来源:电气时代2019-01-14
4.实现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电力系统网络的信息流和电力流有效结合,在能源互联网下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将渗透到每个设备。以电网为核心构建能源网,整合各种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
来源:电气时代杂志2019-01-14
、通信、控制和保护装置直接或间接的网络化信息物理系统。...4.实现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电力系统网络的信息流和电力流有效结合,在能源互联网下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将渗透到每个设备。以电网为核心构建能源网,整合各种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8-12-14
由于综合能源服务的基本业务模式可从供能侧和用能侧出发,通过能源输送网络、信息物理系统、综合能源管理平台以及提供信息和增值服务。...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居民社区、城市综合体的配电scada系统托管运维,是当今企业配电scada系统管理发展的新趋势,通过互联网模式实时在线监测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并结合线下运维服务团队,实现企业配电系统无人值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11-21
目前,能源物联网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以社区为平台,构建能源信息物理系统,对社区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智能协同控制,实现社区“发、储、配、用”智能协同控制,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动。
目前,能源物联网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以社区为平台,构建能源信息物理系统,对社区光伏、储能、充电桩智能协同控制,实现社区“发、储、配、用”智能协同控制,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动。...另外,能源物联网的目标应包括:物理互联、信息互通、语义互操作;其主要特征应包括:实时、智能、安全、可靠、可信、可控等方面。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8-11-05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在能源互联网、新能源与储能、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物联网与信息物理系统等领域的技术优势,集中开展前瞻技术合作研发,尽快实现引领未来电网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落地应用
来源:高电压技术2018-10-24
与此同时,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物理系统等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体系的高度融合,构建结构多元化、开发清洁化、消费电气化、系统智能化综合能源互联利用体系,成为摆脱依赖化石能源的工业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来源:电网技术2018-10-23
上述文献仅对通信网络的拓扑进行优化,而未考虑信息系统对物理系统的影响。综上,目前的研究多采用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独立规划的思路对物理信息融合的系统进行规划,没有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