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太湖蓝藻”相关结果192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2017-06-20

      巧拓治水新路径以强力问责倒逼责任落地河长制源自江苏水环境治理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历史2007年,无锡市太湖地区蓝藻爆发和饮水危机事件,此次事件敲响了这座镶嵌在吴越大地上的璀璨明珠生态危机的警钟。...经过河长制近十年的长效治理,2011到2016年,79个河长制管理断面的水质综合判定达标率维持在70%以上,那座江南畔湖而居,因水成市的太湖明珠无锡又重整妆容出现在市民面前,河长制也很快成为全国治理河道污染的范本

      来源:半月谈网2017-06-14

      今年5月,距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已十年。最近,半月谈记者再访太湖,了解到十年来太湖流域经济总量翻番,人口增长上千万,环境压力大幅增加,但未再出现蓝藻大面积湖泛和沿湖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

      徐开钦:日本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路及对策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2017-06-13

      日本在这方面经历了惨痛的教训,霞浦湖在污染严重时比太湖、滇池有过之而无不及,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治理后,才不再爆发严重蓝藻事件。而中国目前也依旧在走这条道路。...巴西曾发生严重饮用水安全事故,由于饮用水源中含有蓝藻毒素,导致中毒死亡人数达54人。

      来源:瞭望2017-05-08

      蓝藻大暴发后全面治污已持续10年的太湖流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相关地方正按照江苏省的部署,一边明察暗访,一边关停无力落实安全、环保生产责任的企业。...《五大淡水湖病情诊断书》《问策大湖治理》第一篇丨五大湖生态环境转势艰难◆ 受夺湖造陆、工业入侵、人为阻水、酷捕滥捞和农村污染等影响,五大湖生态向好的拐点尚未出现,环境恶化的隐忧仍然存在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7-03-28

      我国太湖、钱塘江等水域每年都会爆发蓝藻事件,黄海海域还会出现严重的浒苔事件,片面地要求城市大水体长期清澈无比,理论上或许可行,但实际上是不科学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03-27

      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事件是一个拐点。事件曝光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有关湖泊水质的种种问题。站长秦伯强研究员告诉记者,太湖蓝藻危机事件的根本原因,就是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污染了饮用水水源地。

      干货 | 为什么节能环保行业这么火热?

      来源:节能环保观察2017-03-20

      比如太湖在2007年被蓝藻严重污染,水环境治理开始受到关注;pm2.5在2012年由于美国大使馆的发布引发热议,促使雾霾治理提上日程等等。

      来源:江南晚报2017-03-15

      太湖水质持续向好。太湖湖体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水质指标逐年改善,蓝藻发生的面积、强度、频次、藻密度、生物量、富营养指数等明显下降,大面积湖泛现象基本消失。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2017-03-01

      太湖流域建无化区2017年是江苏自太湖蓝藻爆发后启动治太行动10周年,太湖流域的环境成效是江苏本轮环境治理的重要标志,其主要任务是水体环境。...省太湖办提供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资料显示,对照国家2020年目标要求,太湖湖体总磷指标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入湖河流总磷和总氮指标差距较大。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7-02-28

      据了解,无锡西太湖综合整治的清淤工程已经启动,通过人工营造出近36万平方米的浅滩,种植芦苇、荷花等植物,达到抑制蓝藻生长的目的。此外,南京长江湿地保护项目也在推进中,计划每年新建2~3个湿地保护小区。

      无锡市“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2017年再淘汰电力落后产能19.8万千瓦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7-02-20

      大力开展以太湖治理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太湖无锡水域清淤1356万立方米,累计打捞蓝藻598.31万吨,连续八年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任务。...1.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水质类别总体维持在ⅳ类(总氮作为单独评价指标,下同),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好转。

      江苏省“十三五”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2-14

      蓝藻打捞处置基本实现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推广网格化排水达标区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完成生态清淤3669万m3,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打捞蓝藻800多万吨,有效减轻了水体污染。加强湖泛防控,落实监测巡查、应急清淤、人工降雨等措施,降低了湖泛发生几率。

      我国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方法研究及治理情况统计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01-28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并引起供水危机后,无锡市 于当年8月开始了流域治理机制上的创新尝试,提出“河长制”:即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 担任辖区内重要河流的河长,负责河道、水源地的水环境、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

      来源:法治周末2016-12-21

      在2007年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发生后,无锡市就首创了河长制,至今已近十年。其后其他省市有的也相继开展试点。那么,试点地区的实施效果如何?如何才能将河长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河长制的诞生,起源于2007年太湖水污染事件。

      来源:央视新闻2016-12-16

      它是在太湖蓝藻爆发后,无锡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的举措,所针对的是无锡市水污染严重、河道长时间没有清淤整治、企业违法排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现象。

      来源:新华网2016-12-12

      以2007年太湖水危机为题材的这部电影,被称为中国首部水危机主题电影。演员吕良伟、周显欣、牛犇主演的这部故事片,使河长制为更多人所知。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水源恶化,市民抢购纯净水。

      来源:中国环境网2016-12-06

      水站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每年的太湖、阳澄湖蓝藻预警监测等工作。

      来源:新华网2016-12-01

      借助物联网产业优势,无锡市已经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太湖蓝藻、雾霾治理项目,但尚未形成全方位、全天候的环境预警和污染防控体系。2013年,国家环保部开展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环保工程建设。

      来源:世界环境微信2016-10-13

      它是在太湖蓝藻暴发后,无锡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的举措,所针对的是无锡市水污染严重、河道长时间没有清淤整治、企业违法排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现象。...每条河由省、市两级领导共同担任河长,双河长分工合作,协调解决太湖和河道治理的重任,一些地方还设立了市、县、镇、村的四级河长管理体系,这些自上而下、大大小小的河长实现了对区域内河流的无缝覆盖,强化了对入湖河道水质达标的责任

      来源:新华网2016-09-28

      检查组指出,太湖水环境质量整体依然不容乐观,蓝藻仍有大面积暴发可能性。...据监测,2015年以来太湖蓝藻藻情出现较大波动,截至今年7月底出现成规模蓝藻较去年同期多7次,面积多456平方公里,流域地表水达到或优于三类占比仅为50.7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