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工程减排”相关结果8656

      来源:湖南省生态环境厅2024-04-08

      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抓手,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一园一策”制定循环化改造方案,支持长沙、株洲、衡阳以及国家级园区探索开展清洁生产整体审核试点示范。引导各地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涉vocs“绿岛”项目。

      来源: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2024-04-08

      围绕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发挥技术、管理和工程的协同作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培育绿色文化,推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为关键,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4-04-07

      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上网电量约10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煤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5万吨,二氧化硫318吨。...9、淮滨县“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工程一期并网近日,以明阳智能作为投资建设主体的淮滨县“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工程一期工程已成功并网,预计2024上半年全容量并网。

      来源:明阳集团2024-04-07

      项目建成后,淮滨将成为全国首个村村覆盖风电的县,项目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发电量约43亿度,同等条件下相当于火电机组节约15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654.5万吨、二氧化碳360万吨。...2022年9月,由明阳智能作为投资建设主体的“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工程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开工建设,这是践行乡村振兴“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方案、率先开工建设的首批试点工程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4-07

      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光伏光热产业园区,蓝色的光伏板犹如一块块巨大的拼图,镶嵌在茫茫的戈壁荒滩上,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22.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8...了解到该项目急需投产,国网共青城市供电公司开辟“绿色通道”,为客户架设一台800千伏安容量的变压器,将项目可研、核准、设计、施工、物资等环节并行运转,大幅压缩工程建设周期,及时协调、解决接电难题,推动项目快速接电

      来源:恩平市政府2024-04-03

      大力推进燃煤锅炉整治,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鼓励重点用煤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全面整治分散燃煤锅炉,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恩平实际,坚持先立后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处理好发展和减排

      来源:美丽重庆2024-04-03

      臭氧污染高发时段,不开展道路画线、沥青铺设、露天刷漆等工程作业;引导企业涂装、印刷等排放vocs的工艺错峰生产。...“本次攻坚聚焦夏秋季污染减排,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减排,实施‘5+1’专项行动,强化日常监管、督导帮扶和污染应急应对

      来源:浙电e家2024-04-03

      在节水、节能,减排、减少木模板应用,减少建筑垃圾、减少施工扬尘等方面效果明显。...4 施工方便,工程量少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内部接线等安装工作在厂家已完成,土建工程仅需要完成设备基础,无需考虑建筑物,因此施工更加方便,工程量少。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4-03

      光伏站的建设增加了工程绿电供应通道,在为变电站内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可发生减排效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保护当地环境。”伍建波介绍。...木垒县可利用光照、风力资源充足,具备较好的开发潜力,工程在站内加装光伏板,成为新疆首个加装光伏的750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中我们优化绿色建造方式,对工程蓄水池加装48块光伏板。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4-02

      经营范围含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充电桩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经营范围包括发电技术服务;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来源:山东核电有限公司2024-04-02

      五个供暖季累计提供零碳热量901万吉焦,节约原煤消耗8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9万吨、二氧化硫9632吨、氮氧化物9105吨,减排热量676万吉焦。...2019年海阳核电1、2号机组商运首年,即投运了国内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2020年,建成投运世界首个水热同传实践项目;2021年,建成投运世界首个水热同产同传实验工程,缔造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2022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4-02

      工程也是第一个进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压直流工程。...作为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800千伏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承担着将金沙江上游的清洁水电外送至华中负荷中心的重任,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向华中地区送电400亿千瓦时,每年可替代燃煤超过17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

      来源:恩平市人民政府2024-04-01

      大力推进燃煤锅炉整治,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鼓励重点用煤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全面整治分散燃煤锅炉,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恩平实际,坚持先立后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处理好发展和减排

      上海市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4-04-01

      十三、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继续实施“批...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煤炭消费总量持续控制。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综合管理推进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03-26

      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抓好排污权交易改革,健全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好雄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服务场所。...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工程。扎实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4-03-26

      探索开展电氢协同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研究、集成验证及工程示范。...、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按照着眼长远总体部署、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多方发力重点突破、科学发展确保安全的总体要求,结合各区、各行业碳排放现状和减排潜力,分类别、分领域明确碳达峰目标任务,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2024-03-26

      截至2023年底,阳江核电站已累计实现上网电量3385.86亿度,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1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79亿吨,相当于造林约76.18万公顷,可覆盖阳江市面积的95%。...赵福明表示,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阳江核电先后投入超2亿元,支持东平镇三核公路、东平镇专职消防队、自来水厂扩容提质、东平镇“雪亮工程”等一大批民生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东平镇面貌焕然一新。

      阳江核电年度上网电量首破500亿度 创国内核电站纪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25

      截至2023年底,阳江核电站已累计实现上网电量3385.86亿度,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1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79亿吨,相当于造林约76.18万公顷,可覆盖阳江市面积的95%。...赵福明表示,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阳江核电先后投入超2亿元,支持东平镇三核公路、东平镇专职消防队、自来水厂扩容提质、东平镇“雪亮工程”等一大批民生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东平镇面貌焕然一新。

      首条“西电入浙”大动脉实施年度检修  累计输送清洁水电近3000亿千瓦时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3-25

      目前,浙江“一环四直”大受端高承载骨干网架正加速构建,三大“西电入浙”特高压工程累计输电超6200亿千瓦时,预计“十四五”末将实现甘电入浙。(张悦 吴米佳 汪明轩 纪芯燕)...吴米佳摄宾金直流工程是首条落点浙江的“西电东送”大动脉,连接我国西南水电基地和东部负荷中心,投运十年来,累计输送清洁电能约2979亿千瓦时,接近浙江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2,相当于节省标煤914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中国海油2023年度业绩发布:储量产量再创新高!

      来源:中国海油2024-03-22

      通过节能技改,减排二氧化碳约75万吨。强化天然气业务,在海上,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i期开发项目成功投产;在陆上,已建成三大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基地,产量实现5年增长约3倍。...推广工程标准化应用,加速新项目产能建设,批量化采办推进降本。坚持绿色发展战略,从源头管控能耗和碳排强度,着力提升清洁能源产量占比。2023年,中国海上油气田实现5万立方米/天以上火炬气全部回收利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