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469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8-10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主体功能区划、重点流域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施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用途管制,优化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第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拓展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途径,引导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工作。

      来源:山西省人大2021-08-05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林业和草原等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汾河流域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汾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第八条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汾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标准体系。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2021-08-03

      ,以提高崇礼区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目标,综合实施补水、蓄水、河道生态治理、 山洪沟治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措施,强化生态环境管理能力与机制建设,确保冬奥会赛区及周边水环境安全;密切配合开展密云水库上游区域

      东湖高新集团中标湖北广水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PPP项目

      来源:光谷环保2021-07-29

      马都司生态新城是广水市城市发展的拓展区和产城融合的交汇处,对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意义重大,建设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在新城引入具有资本实力和运营实力的环保运营方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东湖高新集团环保治理责任平台,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涉足水务治理领域以来,以咨询设计、ppp(bot、tot、om)、epc、pc、股权合作等多种模式,在全国各地投资运营了数十个污水处理厂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滇池流域<mark>水环境</mark>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全文:拟投资85大项目 新建两大污水处理厂!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6-23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积极向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休养生息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2、系统治理,协同联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推动流域各区域互动协作,增强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

      来源:春城晚报2021-06-22

      到2035年,滇池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质均力争达到ⅲ类,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河湖生态流量(水位)得到保障。...近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官方网站挂出《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6-02

      (四)对违反主体功能区定位,突破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红线、超过资源消耗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市(州)、县(市、区),暂停审批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第四条负责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水环境质量考核、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督察督办和环境监察执法等相关业务的处(室)、监察专员办公室、直属单位(以下简称“相关管理单位”)负责认定限批情形,提出限批建议,报厅务会审议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5-12

      第六条(标准体系)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黄河流域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文监测、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标准体系。...第八条(资源状况调查)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期组织黄河流域土地、矿产、水流、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建立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

      生态环境部长江局与长江环保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来源:长江环保集团2021-04-30

      他表示,长江环保集团作为三峡集团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实施主体,将充分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坚持以城镇污水治理为主要方向,以管网为重点,帮助地方解决城市水环境治理的难点、痛点。...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部委监管、央企实施两个层面一起发力,细化规划实施阶段的对接合作,共同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落实,强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合作,在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估、生态价值实现核算等方面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和科技攻关

      总投资约100亿元 陕西丝路国际水务科创园开建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1-04-01

      此次开工建设的丝路国际水务科创园,是泾河新城践行“做最优生态环境”发展路径的标杆和示范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有力地引领水务科技发展,提升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实现水更清、水更净、水更美的生态文明发展目标,...切实把该项目打造成国际水务科技产品会展交易中心和节水科技研学培训基地、瞄准国家“一带一路”和产业集聚效应的涉水全产业链工程以及水务科技产业基金和国际一流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易共享的平台,增强泾河新城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1-03-30

      紧紧围绕实施东中西三大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综合考虑各地区发展阶段、生态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设定差异化的管控要求和考核指标。...考核各地是否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是否强化水环境质量管控措施,扎实推进重点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和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是否强化主要干支流河道、湖库生态缓冲带

      附项目 山东省淄博市“十四五”期间和2021年度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方案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3-19

      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市域城区段主要河流“美丽河湖”基本实现。...构建水环境治理体系。

      河南144处省辖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

      来源:大河网2021-03-11

      加大金堤河、蟒河等污染较重支流的综合整治,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综合治理;利用无人机对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进行排查,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台账,严格落实“查、测、溯、治”四项要求;开展全省黄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水环境容量研究

      来源:中国环境2021-03-08

      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制定水资源使用峰值上限,按省级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水资源使用额度进行统筹分配,水资源额度指标可以进行有序、有效、有价交换。...《意见》明确提出,在城镇、工业和农业农村等领域系统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以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为重点,以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以工业利用和生态补水为主要途径,全面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昆明市地方标准《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印发 3月1日起施行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2-08

      3.6 敏感区域指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水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水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

      来源:定西环保2021-02-01

      《甘肃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2020年前完成的定西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节水型城市创建、自备水井综合整治等19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针对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滞后和水环境突出问题,先后组织召开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工作等会议,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2021-01-22

      中国面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污水治理也一直是水环境治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看,一方面,污水处理厂数量逐年递增。...近年来,我国水文继续采取多方面举措,包括加强西部地区水文站网布设、补充大江大河源区和西部无人区水文监测站点、充实地下水超采区的监测站网、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强化河湖水生态系统监测力度,健全完善水文应急监测体系等

      来源:定西环保2021-01-18

      完成定西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要点编制。...国考洮河洮园桥、省考洮河玉井和渭河西二十里铺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ⅱ类和ⅲ类,九甸峡水库等11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均稳定达到饮用水标准,安定区内官饮用水水源地等6个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均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1-01-05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在太湖、长江、京杭运河沿岸、城市近郊、工业集聚区周边等区域,整合湿地、水网等自然要素,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采取人工湿地、水源涵养林、沿河沿湖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等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

      来源:新华社2020-12-28

      第八条 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期组织长江流域土地、矿产、水流、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建立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长江流域自然资源状况。...第七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行政、农业农村和标准化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流量、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产养殖、防灾减灾等标准体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