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监测体制”相关结果529

      来源:滨州日报2020-01-02

      他希望滨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提高大局意识,增强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履行肩负职责,严格工作标准,充分发挥好新的监测体制作用,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经济日报2019-12-30

      目前,我国的监测网络持续健全,现已建成1个国家质控平台、6个区域质控中心、2000余个监测和运维机构组成的国家环境监测体制。...对此,下一步应全面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及《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要求,明确各方监测事权、推进部门分工、数据联网共享,强化生态环境部的监测机构监管职权;明确各地方政府职责分工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2019-12-27

      县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与县级生态环境分局一般实行“局队合一”体制,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统一加挂“××县(市、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牌子。...现有州(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调整为省生态环境厅驻州(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由省生态环境厅直接管理。现有县(市、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职能调整为执法监测,随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一并上收到州(市)。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9-12-27

      依托环境空气监测网络和大气自动监测数据,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镇江环境监测中心)从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入手,积极主动作为,进行组织架构设计和运作模式试点,全面推出了空气质量会商制度,同步建立了信息发布机制...环境监测工作既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江苏省有着人口密度大、人均环境容量小、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高的特殊省情,改善环境,监测先行。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9-12-24

      加快制定和修改长江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测、排污许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除了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也将发挥更大作用。...此外,通过不断深化环评和排污许可体制机制建设,生态环境部逐步构建起“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空间管控基础的管理新框架,从“放、管、服、治”四个方面,推出

      来源:生态环境部2019-12-20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的服务供给能力和支撑水平仍有不足,存在思想认识有差距、体制机制不顺畅、基础能力有短板等问题,亟需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解决。...二是围绕生态环境管理需求,推进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转变,完善和发展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9-12-04

      同时,强化作风建设,严格队伍管理,努力锻造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生态环境监测铁军。...为充分发挥好新的监测体制作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将督促、指导各市监测机构积极转变、适应角色,严格工作标准,在落实好省生态环境厅交办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按要求支持市生态环境局做好预警预报、执法监测和应急监测工作

      来源:基层建设2019-12-03

      环保部门没有真正的发挥它自身的作用,并且缺乏对于环境监测的各种设备,不能够对于地区的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这样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还集中在重点领域和突出环境问题方面,覆盖范围较小,许多影响力小的环境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可能正是我们所亟须解决的环境治理难题所在;根本性制度与体制性问题尚未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实施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制度的支持

      来源:能源发展与政策2019-11-29

      对此,她总结了五个方面:第一,接网消纳是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第二,重视土地、场地、屋顶的可利用性和合规性;第三,继续实施市场环境监测评价;第四,强化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实施;第五,控制光伏发电限电率和限电量不超指标规定要求

      图文实录|生态环境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博2019-11-29

      加快制定和修改长江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测、排污许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处力度。...将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制定实施中央和国家机关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19-10-18

      同时,通过区域环境监测,精确掌握固定源和无组织排放情况,为环境治理提升提供科学的工具和支撑,以此打通区域环境质量和企业排放之间的...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市场规则、技术标准、监管体制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注重技术创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保企业仍能脱颖而出,获得市场的认可。【环能科技】认为近年来环保行业快速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来源:《基层建设》2019-09-27

      二、我国土壤环境监管监测中存在的问题1.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弱,环境监测队伍建设落后(1)我国的基层环保监管监测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县级以下土壤监测专职机构及人员稀缺,监测设备及人员能力普遍较低。...依法治土是全面有效地防治土壤污染的迫切需求,完善土壤保护体制和机制,从污染者付费、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土地开发利用、土壤保护技术与能力等方面,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5.透明化。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19-08-30

      “十三五”期间,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全面完成了国家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并通过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将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至省级,从体制机制上有效保证了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独立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07-31

      此外,生态环境部印发《2018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明确了2018年生态环境监测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提出要创新环境监测体制机制,强化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不断完善“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又好又快建设美丽广东的提案》答复函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19-07-03

      调整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制,推动执法职责和编制资源向地方下沉,切实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基层工作力量,下达各县(市、区)一批行政执法专项编制。二、建立污染防治攻坚战管理新模式。...三、发挥生态环境监测支撑效能。(一)推进“互联网+环境监测”。大力推进空气和水环境自动监测,落实“互联网+环境监测”。102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联网,实现国家、省、市数据共享。

      来源:新华网2019-06-26

      “有些项目成效明显,但也有些结构不尽合理,或者存在现行体制机制障碍。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还需要持续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如推进峰谷电价等。”薛静说。...看似普通的一根灯杆,功能早已不只照亮街头巷陌,而是集气象、环境监测、治安监控、信息发布、一键报警、通信基站等多功能于一体,通过信息采集、发布、传输和智能应用,成为“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的基础设施平台

      来源:中国环境报电子报2019-06-17

      参与并推动区域环境监测合作,开展了长江干流云南断面同步监测工作,促进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及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省内流域横向补偿体制机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9-06-12

      建立和实行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生态环境监测执法活动、插手具体生态环境保护案件查处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依规履职尽责。(二)强化生态环境部门职责。...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协调处理好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与属地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关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4.搞好统筹协调。

      来源:河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2019-06-06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扎实推进;狠抓督察整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坚持铁腕治污,始终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坚持改革创新,加快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设;注重夯实基础,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来源:河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2019-06-06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扎实推进;狠抓督察整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坚持铁腕治污,始终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坚持改革创新,加快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设;注重夯实基础,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