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库”相关结果121

      来源:财政部2021-08-18

      国家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碳汇计量和监测体系建设项目招标,“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开展第三次林业碳汇计量监测(2021年度)工作,主要包括卫星影像处理分析与制作处理,土地利用变化区划分析,碳库属性因子更新和计量监测数据库建设

      来源:中国土地2021-08-06

      科学研究表明,土壤是重要的陆地碳库,全球土壤碳库储量约为大气碳库的2倍,即便是土壤碳库量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及全球气候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1-08-05

      1.海洋固碳的“秘密武器”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据估算约为40万亿吨,是大气碳库的50倍。那么,海洋是如何捕获大量二氧化碳的呢?很重要的一部分答案就藏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比如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

      来源:陕西科技报2021-08-02

      这2.2亿亩生态空间就是2.2亿亩“绿色碳库”,而且是正值青年、继续成长的“绿色碳库”。...提出的“绿色碳库”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技术措施符合国家规范,对探索陕西“绿色碳库”碳汇实现机制、推进生态空间赋值、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06-03

      结 论:(1)平均而言,活性铁铝矿物固碳量占渝西农田土壤总有机碳的35.4%,是农田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活性铁铝矿物固碳对提高土壤碳库量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活性铁铝矿物固碳是土壤固碳的重要机制且对底层土壤碳库的贡献率更大;而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土壤ph 等均会影响活性铁铝矿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固定。

      碳中和背景下煤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进展及其减排对策

      来源:生态修复研究2021-05-28

      02矿区损毁土地生态系统碳排放2.1 矿区损毁土地碳排放采矿前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碳库、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彼此迁移转化,完成碳循环过程;在未受扰动的情况下,生态系统碳循环近似于平衡状态。

      来源:i自然全媒体2021-04-24

      其实,储存于滨海和海洋系统的蓝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据了解,“蓝碳”是相对于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固定的“绿碳”概念提出来的。

      来源:i自然全媒体2021-04-16

      地球有四个大碳库:大气碳库、海洋碳库、岩石圈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包括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占比达到90%以上,约为植被碳库的3~4倍、大气碳库的2~3倍。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03-12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全国整治修复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提升了海洋生物的固碳能力,增强了海洋作为地球系统中最大碳库的...未来一段时间,要坚持系统观念,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节能减排、固碳增汇等系统性工作,一方面,依靠电力等主要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与创新,做好低碳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挖潜土壤、植被、海洋等碳库的碳汇作用与固碳能力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2021-02-20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来源:亮报2021-01-28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碳汇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我国高度重视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来源:61星球碳中和平台2020-06-08

      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海洋碳库是大气的50倍,陆地生态系统的20倍,全球大洋每年从大气吸收co2约20亿吨,占全球每年co2排放量的1/3左右。

      来源:前瞻网2020-03-09

      这组作者还强调指出,热带森林仍然是巨大的碳库,仅仅森林树木就储存了2500亿吨碳,这相当于当今全球化石燃料排放水平在90年内的排放量。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3-03

      通过分析样本中甲烷的碳—14同位素,研究小组发现,古代碳库的甲烷排放量很小。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在今天,这些旧的碳储藏库不稳定并让气候迅速变暖的可能性也很低。...即便如此,petrenko表示,“目前人为排放的甲烷比湿地排放的多出两倍,我们的数据显示,为了应对未来的气候变暖,不需要担心古老碳库会释放大量甲烷,而应更加关注人类活动释放的甲烷。”

      碳是生命之本、土壤之源

      来源:植物营养与土壤改良2019-03-08

      千百年来由我们的先辈用堆肥和秸秆还田形成的土壤中的碳库(有机质),被不断施加的矿物质养分洗劫一空!

      生物质炭与土壤可持续管理:从土壤问题到生物质产业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03-02

      因此,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相呼应,利用生物质炭增加土壤有机质碳库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农业途径引起了科学界广泛关注,全球生物质炭固碳增汇的潜力不断刷新。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18-01-27

      基于对不同恢复模式下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变化分析及其环境驱动因子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人工恢复模式,短期内自然恢复更有利于土壤碳固持,且上述环境因子可作为评估自然恢复模式下土壤碳库变化的重要指标。

      来源:新华网2018-01-24

      按照每生长1立方米林木,森林平均吸收约1.83吨二氧化碳计算,林区森林碳储总量约为17.4亿吨,是一个巨大的储碳库。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韩锡波说。

      中科院科学家在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固持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高科技2018-01-22

      基于对不同恢复模式下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变化分析及其环境驱动因子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人工恢复模式,短期内自然恢复更有利于土壤碳固持,且上述环境因子可作为评估自然恢复模式下土壤碳库变化的重要指标。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 重金属去哪儿?

      来源:环境论评2018-01-17

      等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是一种无机化肥的良好替代材料;(2)污泥经过堆肥等稳定化过程后,可形成大量腐植酸类物质,改善土壤有机质状态、结构特性和土壤水分滞留能力;(3)污泥土地利用形成了土壤的碳汇,增加土壤碳库的储存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