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违法排放污染物”相关结果463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2-16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一)两年内因同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3次及3次以上的;(二)在重大活动保障期间、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等特殊时间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在重大活动环境保障地区、

      2021年第二批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典型案例

      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21-12-12

      第二批指导性典型案例涉及在线数据造假、非法处置危险废物、违法排放水污染物、违法排放大气污染物、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等5种类型,由襄阳、宜昌、咸宁、仙桃、潜江等5个市提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2-08

      ,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锌、银、钒、锰、钴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十倍以上的;(四)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来源:杭州生态环境2021-11-29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11-18

      2021年6月10日,潼南区环境行政执法人员根据线索前往该企业进行了现场核查,发现该企业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情况下,正常生产,违法排放污染物。...夹江县华兴陶瓷有限公司未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擅自排放污染物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1-14

      ;(五)违法排放、倾倒含重金属、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废水数量低于20吨的;违法排放、倾倒其他污染物(非含重金属、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废水数量低于100吨的;(六)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的(ⅳ级);(七)其他符合小型案件情形的

      典型案例丨内蒙古源通煤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烟气在线监测设施不正常运行案

      来源:内蒙古生态环境2021-11-05

      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第六条第一款第(四)项:“《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是指篡改、伪造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手工及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监测数据

      典型案例丨赤峰市明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私设暗管偷排废水案

      来源:内蒙古生态环境2021-11-05

      【查处情况】针对明海化工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赤峰市生态环境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来源:廊坊生态环境2021-11-03

      ;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10-22

      就《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的规定,《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第五、六、七条,分别对“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篡改、伪造监测数

      来源:江西省生态环境厅2021-10-20

      该公司通过暗管和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违法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来源:天津市静海区环境保护局2021-10-20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来源:内蒙古生态环境2021-10-18

      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和《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又是“COD去除剂”惹的祸!阜新污水厂爆炸事故原因找到了

      来源:环保圈2021-09-25

      1月22日晚间,生态环境部通报陕西环保集团旗下企业环境违法案件,神木市污水处理厂由于使用“cod去除剂”处理污水,被认定为“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处以20万元和40万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9-03

      对未经环评批准擅自开工的建设项目,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违法企业,对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颗粒物排放的违法企业,对存在自动监控设施弄虚作假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8-27

      地方生态环境局对该污水处理厂使用“cod去除剂”构成“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和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罚,处以20万元和40万元罚款,并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8-23

      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四)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的;(五)及时举报严重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避免了环境重大污染事故发生的其他情形。...、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四)未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五)非法转移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或者非法排放、倾倒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1-08-12

      第十二条 对自然保护地内非法开矿、修路、筑坝、建设等造成生态破坏和违法排放污染物的执法工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相关文件和规定开展。

      来源:成都生态环境2021-08-07

      处罚决定执法人员表示:“《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第六条第三项明确规定‘《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是指篡改、伪造用于监控

      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2021-08-03

      上述事实,被告人于俊利、周玉鲲、赵顺利、王涛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均无异议,且有案件来源及抓获经过,常住人口信息,扣押清单,公司注册信息,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污染物排放限值,案件移送书,情况调查报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