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能产业化”相关结果989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10-31

      目前技术进步最快的是化学储能,其中钠硫、液流及锂离子电池技术在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一、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和推动节能环保亟须发展大容量储能产业传统能源的日益匮乏和环境日趋恶化,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发电的规模也快速攀升。

      来源:国际能源网2011-05-13

      目前中国储能用的钠硫电池发展已正在进入产业化的前期准备阶段。...目前钠硫电池产业化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日本在2002年率先开始将钠硫电池纳入商品化实施阶段,已建成运行包括世界上最大规模(9.6mw)的储能钠硫电池装置在内的大小不等的100多座储能电站,2009年ngk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1-05-04

      打通储能产业化屏障,新能源绿色电力和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组建的全新电网系统才能真正得以运行,从而影响和改变人类的未来。...在政策方面,业内专家多次呼吁加大储能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去年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建议政府将规模储能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专项,重点扶植。”

      来源:新浪2011-04-01

      电磁储能技术现在仍很昂贵,还没有商业化。目前技术进步最快的是化学储能,其中钠硫、液流及锂离子电池技术在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1-04-01

      这是“储能”二字在国家的政策性纲领性文件中首次出现。 长期以来,储能技术产业化一直受制于政策、技术成本两大因素未能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去年在公开场合曾表示:“建议政府将规模储能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专项,重点扶植。”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1-02-15

      更大的意义在于大力推动中国的储能技术研发,促进储能产业化应用,这将促进我国新能源科技的发展。因此,有储能专家认为,解决间歇性和随机性是目前有效利用这类新能源的核心问题之一。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0-08-11

      更大的意义在于大力推动中国的储能技术研发,促进储能产业化应用,这将促进我国新能源科技的发展。...受访专家指出,不止风力发电,未来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电动车还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其大规模推广和商业化应用,除政策等宏观环境外,前提和关键在于高效、绿色的储能技术和产品。

      来源:互联网2010-05-26

      天津的绿色储能产业在国内占据核心位置,无论是科研水平还是产业化规模,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南开大学与企业合作正在滨海新区建设1mw非/微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基地。   天津led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雏形基本形成,直接从事半导体照明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应用的企业达30多家。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09-08-21

      目前技术进步最快的是化学储能,其中钠硫、液流钒及锂离子电池技术在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如果政策到位,我国储能产业既可快速成长为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又会极大地促进国内新能源的规模化发展。我国大容量储能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和政策制约储能规划缺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