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甲烷发电”相关结果1012

      来源:新华网 2008-02-28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获悉,中国首家地下无井式气化采煤甲醇、甲烷发电联产工业性试验项目在内蒙古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据介绍,此项目由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北省新奥气化采煤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来源:联合晚报2008-02-22

      厌氧分解 (anaerobic digestion)发电以泥浆、草屑、厨余与一些农产品为原料发电或制造热能,还可减少甲烷排放。 英国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有7%来自农业。...去年一份报告指出,设立厌氧发电厂可让酪农业、畜牧业与养猪业排放的甲烷大减75%。 废物分解发电技术领先全球的德国,每年设立的废物分解发电厂多达上千座。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2-18

      国内首家地下无井式气化采煤甲醇、甲烷发电联产工业性试验项目在内蒙古取得技术突破 褐煤是一种煤化程度仅高于泥煤的煤炭资源。...根据连续几个月的统计数据监测,新奥无井式气化采煤甲醇、甲烷发电联产工业性试验项目日产合成气已达到15万立方米,煤炭资源利用率超过75以上,空气煤气热值达到800-1000大卡,产生的可燃气体将成为国家化工生产的重要资源

      2005-08-16

      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与此相对照的是,按照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国的能源总需求将从目前的14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20年的30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从现在的4亿千瓦提高到2020年的9.6亿千瓦,需要新增加

      2005-03-02

      专家预计,到2020年,光伏发电将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到2040年,光伏发电量可占全球发电总量21%。   ...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据预测,到2025年前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2004-12-03

      安省政府已承诺在2007年前,以天然气和可循环再用的发电方式,包括风力和水力发电,来取代7560兆瓦的燃煤发电量。屈象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些家庭不久之后将能用上由腐烂垃圾产生的甲烷气体所发出的电力。

      2004-12-03

      巴西水电站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建坝之后被淹没的土地也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而且热带水库的排放量甚至比同级火力发电厂还高。...不仅如此,水电造成的江河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常常是无可挽回或者需要比发电创造的价值更高的经济代价才能补救和恢复的。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水库的总蓄水量相当于全球江河水量的5倍。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2-06

      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据介绍,填埋是目前全球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垃圾填埋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废气,不仅会造成常规污染,还可能带来温室效应,甚至产生爆炸的危险。...年发电量1200万千瓦时 红庙岭垃圾填埋气发电厂是将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进行发电

      来源:福建省电力公司2007-11-26

      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据介绍,填埋是目前全球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垃圾填埋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废气,不仅会造成常规污染,还可能带来温室效应,甚至产生爆炸的危险。...年发电量1200万千瓦时   红庙岭垃圾填埋气发电厂是将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进行发电

      来源:在线国际商报2007-09-14

      中美研发的这项新技术以我国煤炭储藏丰富的烟煤为气化煤源,通过热解干馏先出优质原油和优质甲烷煤气,然后再高温气化产生优质合成气,进入燃气轮机并构成联合循环两次发电。...煤气化炉、余热锅炉、废热炉多股高温蒸汽再次联合循环多次利用,充分提高供热效率和蒸汽轮机的发电,使发电效率达65%、热电利用率达96%以上,煤炭充分高效利用,充分资源化。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07-24

      该项目以俘获和使用垃圾产生的甲烷发电。沼气是温室气体之一,当其释放时,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在加州,输气管道输送来自垃圾的沼气到装机25万千瓦的格雷森发电厂,为1万个家庭提供电力。

      来源:新华社2007-06-07

      俗称“瓦斯”的煤层气主要成分和天然气一样,都是甲烷。煤层气开发不仅能减少煤矿瓦斯事故,而且可以减少甲烷空排造成的温室效应,同时可以弥补能源短缺。...据介绍,这15个煤层气项目的建设还包括管线、压缩气站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未来投入商业化运作后,所产出的煤层气可供民用、化工原料、发电、汽车燃料使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