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履约期”相关结果1143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7-03-08

      在2016年履约期,用于抵消的ccer数量不到800万吨,占配额总量的比例约为0.67%,远远低于各地试点抵消管理办法中规定的5%~-10%的比例。...李河君认为,历经3年多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令我国碳市场总体平稳运行,但配套制度建设不尽完善,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履约期,交易标的以配额为主,可以用于抵消的ccer使用不尽如人意。

      中国天楹:签长春市双阳区4.8亿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7-02-16

      4、协议的重大风险及重大不确定性:本协议履约期限较长,且所述项目尚需经过项目前期报批等相关行政审批手续,目前尚未确定项目具体开工建设时间,项目存在建设期风险因素,在协议履行过程中,亦存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影响协议的未来履行的风险

      2017年我国碳市场预测与展望

      来源:碳市场网2017-01-17

      《2017年我国碳市场预测与展望》预测,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的价格年平均水平将在30~40元/吨,第一个履约期内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量约为2~5亿吨,交易额约为60~100亿元,乐观情况下将接近200亿元。

      来源:科学网2017-01-09

      《2017年我国碳市场预测与展望》预测,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的价格年平均水平将在30~40元/吨,第一个履约期内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量约为2~5亿吨,交易额约为60~100亿元,乐观情况下将接近200亿元。

      来源:深圳商报2017-01-05

      在2014年首次履约期间,深圳碳排放管控单位的碳排放配额履约率为99.37%。2015年第二次履约时,636家管控单位中只有两家没有按时履约履约率达到了99.69%。

      来源:金风科技微平台2017-01-05

      2016年成功落实10笔减排量签发工作,完成交易,成功履约期权合同。

      来源:碳排放交易网2016-12-14

      在过去近两年的筹备过程中,企业对配额如何分配的问题极为敏感,许多企业对于碳排放权交易存在认识上和实际执行上的偏差,希望获取更多的配额,在企业正常增速发展的同时保证在履约期结束时能够有富余的量,不需要花额外的成本来购买配额或其他抵消品种

      来源:中国网2016-12-12

      在过去近两年的筹备过程中,企业对配额如何分配的问题极为敏感,许多企业对于碳排放权交易存在认识上和实际执行上的偏差,希望获取更多的配额,在企业正常增速发展的同时保证在履约期结束时能够有富余的量,不需要花额外的成本来购买配额或其他抵消品种

      来源:中国网2016-12-12

      在过去近两年的筹备过程中,企业对配额如何分配的问题极为敏感,许多企业对于碳排放权交易存在认识上和实际执行上的偏差,希望获取更多的配额,在企业正常增速发展的同时保证在履约期结束时能够有富余的量,不需要花额外的成本来购买配额或其他抵消品种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6-11-01

      4、协议的重大风险及重大不确定性:本协议履约期限较长,且所述项目尚需经过项目前期报批等相关行政审批手续,目前尚未确定项目具体开工建设时间,项目存在建设期风险因素,在协议履行过程中,亦存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影响协议的未来履行的风险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6-10-20

      交易集中在履约期是目前试点市场的一个特点,也是欧盟碳市场启动之初表现出的一个问题,这导致市场波动大,也不利于金融机构入场投资。...蒋兆理说,目前正研究行业的履约顺序,将企业的履约按行业分批均匀地分配在一年中,这样市场相对平稳。如此,地方的监管将要常态化、机制化。另外,中央正积极筹备配额注册登记系统,这一系统将由地方代管。

      来源:易碳家2016-10-19

      2014年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和天津5个碳交易试点的首个履约期,尽管最终履约率均在96%以上,但只有上海准时完成所有履约。企业控排能力也需要提升。...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被动纳入,履约成本较高;二是主动参与,抢占市场先机。我们从主动参与的视角,结合我国碳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企业参与碳交易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提升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的途径与措施。

      来源:计鹏新能源2016-10-09

      根据北交所公布的线上交易价格,ccer目前交易均价约为21元/吨左右(此价格为履约期间的交易均价)。如果业主想将尽快将减排量交易变现,业内一般进行买卖双方线下谈判,现货进行交易,交易价格较低。

      来源:信息周刊2016-09-27

      据梅德文介绍,2013年中国开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进行试点,已经进行了3个完整的履约期,2015年这7个省市gdp(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的27%,而碳配额竟占全国的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6-09-23

      由于企业不配合等原因,2014年,北京、广东、天津推迟履约期,2015年,湖北、重庆、天津推迟履约期,2016年,北京、深圳等地仍有企业不履约。...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已进入或完成第三个履约期,湖北、重庆也已进入第二个履约期履约情况逐年向好,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此外,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还面临着如下挑战:第一,经济增长不稳定。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09-20

      截至2016年上半年,三个完整履约期共交易6758万吨,交易金额23.25亿元,与欧盟等国家存在差距。梅德文指出,2017年将7个交易点统一后,实行强制排放和交易,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09-07

      截至今年上半年,三个完整履约期共交易6758万吨,交易金额23.25亿元,与欧盟等国家存在差距。尽管如此,我国碳交易市场试点所取得成功已然可圈可点。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09-07

      截至今年上半年,三个完整履约期共交易6758万吨,交易金额23.25亿元,与欧盟等国家存在差距。尽管如此,我国碳交易市场试点所取得成功已然可圈可点。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2016-09-05

      2.3 碳试点运行状况:成交过于集中于履约期,价格趋稳截至2015年年11月月6日,我国碳配额量市场累计成交量4653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达13.51亿元,均价29.04元/吨。

      来源:海通证券2016-09-02

      2.3碳试点运行状况:成交过于集中于履约期,价格趋稳截至2015年年11月月6日,我国碳配额量市场累计成交量4653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达13.51亿元,均价29.04元/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