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冶金报2020-11-26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进低碳绿色发展,不仅是立足于自身国情和实际的考量,更是立足于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中国贡献的大国担当。...国际钢铁的发展再次证明:技术进步(转炉淘汰平炉)和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崛起)是推动世界钢铁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家大,对钢铁的需求旺盛,推动了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来源:能源杂志2020-11-23
首先,拜登很可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并配合贸易手段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施压,以化石燃料补贴问题压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对外投资。...再次,拜登会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在美国家安全和军事外交事务中的主流化。最后,拜登将号召全球停止在北极地区的能源开发,以北极理事会制衡非盟友国家在这一地区的活动。
来源:新华社2020-11-18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萎缩4.4%,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经历60年来首次负增长。一手防疫情,一手稳经济,是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国企业正在同俄罗斯、巴西伙伴合作开展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我们也愿同南非、印度开展有关合作。中方已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将在这个平台上同各国特别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疫苗。
来源:李导聊天室2020-11-16
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主导的地区仍然代表性不足,2013-2018年只吸引了全球总份额的15%,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5%)、南亚(4%)以及中东和北非(2%)。...虽然乍一看形势令人鼓舞,但数据表明,国际社会要达到实现国际气候和发展目标所需的投资水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该分析还描绘了一幅不平等的可再生能源融资图景,严重偏向于在少数几个关键国家开展业务的私营部门。
来源:《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20-11-12
这一宣示,标志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煤炭生产、消费、贸易量最大和煤炭消费为绝对主体的能源大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系统以煤电为基础的国家,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初始阶段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11-12
来源:中国日报2020-11-11
另一方面,在中国领先的减排领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展开经济技术合作,还能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中国在不断向“碳中和”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将增加,助力中国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11
而且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碳排放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继续增长,碳市场建设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李瑾表示,受体量限制,试点的配额总量有限。...这是自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发布系统性规则。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11-10
最后我想要跟中国说,其实中国现在在不断地打击新冠疫情,但世界其他的地方还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很大影响,而中国已经获得一定胜利,非常感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做出的承诺,我们对于中国,对于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始终都会施以援手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11-10
宏观层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能源消费、碳排放大国,能源发展要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设定的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时间是30年,仅是欧洲用时的一半,时间紧、任务重。...目前,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约30个国家以不同方式设定了各自的碳中和目标时间。简单理解,碳中和是一定时间内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一般折合为二氧化碳来计量)与去除量平衡,即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又称“零碳”。
来源:能源杂志2020-11-06
中国成为全球主要排放国里首个设定碳中和目标期限的发展中国家,这也是中国在《巴黎协定》承诺的基础上,在碳排放达峰时间和长期碳中和问题上设立的更高目标。...从上述分布中可以得出几个结论:1、中低排放及以下的国家,基本上以发达国家为主(巴西、墨西哥、智利等除外);2、高排放国家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但也不乏韩国、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3、已经承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
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2020-11-06
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在未来40年内完成从达峰到净零排放的转型非常不容易,需要全社会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艰巨挑战:一是制造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产品能耗物耗高...解振华强调中国推动全社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的举措和面临的艰巨挑战,希望清华气候院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社会各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国家低碳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先思录2020-11-02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并常常将能源“清洁替代”与“能源伦理”“代际责任”相联系,使之成为帮助其掌握“道德制高点”的工具,再通过设定产品和服务准入的“清洁”门槛,增大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发展的成本和难度。
来源:电缆网2020-10-30
“天然气和煤炭仍将继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如果无法达到假设情景中其他低碳技术(例如核能和生物质能)的发电水平,则会导致额外的成本和挑战。”...报告称,但要“与扩大太阳能和风能同时发展”就需要资源具有新的、额外的灵活性,特别是在电力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
来源: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2020-10-30
李高称,纵向来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次提出来的目标和愿景,在时间上比之前制定的目标更加提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量和能耗体量巨大的国家而言,是非常巨大的工作成效。
来源: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2020-10-28
从全球看,发达国家在2050年前、发展中国家在2060年前实现能源和工业系统的零碳排放,而不依赖永久性、大规模、基于自然的碳汇解决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建言“十四五”能源发展系列活动第十一场:中国如何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2020年10月16日总结报告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0-28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在未来40年内完成从达峰到净零排放的转型,面临着巨大挑战。”...清华大学等18家研究机构近日联合发布的一份题为《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下称《报告》)提出,为达成减排目标,我国应努力争取二氧化碳排放在2025年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到2050年基本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