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碳”相关结果1325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7-14

      森林、草原、湿地、土壤等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既可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固碳,但气候变暖改变湿地环境、加剧森林草原火灾也会释放碳排放。

      “碳中和”来了!石化行业准备好了吗?

      来源:大地采集者2021-07-13

      可以总结上面的主要思路,煤炭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从大方向上,要降低煤炭发电的比例;通过电厂节能降耗、转变交通车辆的燃料结构并增加电动车保有量,减少碳排放;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通过增加森林、草原覆盖率,多固碳

      来源:石油科学传播2021-07-09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ccus作为减碳、固碳技术,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制定政策鼓励ccus发展。

      “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华电技术》2021-07-08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能源电力; 碳减排; 低碳经济; 固碳; 氢能源; 碳捕集; 可再生能源消纳本文引用格式:喻小宝, 郑丹丹, 杨康, 孔杰, 章天浩.

      来源:国际能源参考2021-07-06

      运营不良等问题;另一方面,碳抵消项目的减排成效远不及预期,比如,耗时很长且无法立即达成效果的森林碳汇,植树造林需要等待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够达成一定程度的吸碳规模,而过程中还可能遭遇的干旱、火灾等灾害,影响整体吸碳固碳能力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7-06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ccus作为减碳固碳技术,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制定政策鼓励ccus发展。

      来源:中国石化2021-07-06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ccus作为减碳固碳技术,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制定政策鼓励ccus发展。...生物质能等前沿和储备性技术攻关,加大二氧化碳制备高价值化学品、二氧化碳矿化利用等技术应用力度,突破碳捕集、输送、利用、封存等各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难题,建成“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产业化”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创新体系,延展清洁固碳产业链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发展(上)

      来源:人大生态金融2021-07-01

      但是,完全降至零排放并不能达成,多余的部分将通过林业和生物固碳等方式进行抵消,通过“碳中和”的方式实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相对稳定。...随着“碳中和”概念的推广,广义上的“碳中和”则指通过植树造林、生物固碳、节能环保等方式抵消一段时间内国家或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使之实现相对“净零排放”,根据所遵循的国际计算标准将碳足迹降至零

      碳达峰目标下银行信贷结构变化分析

      来源:绿色金融2021-07-01

      而“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

      中国“碳中和”政策现状与趋势分析

      来源:普华永道2021-07-01

      增加生态碳汇 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来源:科技与金融杂志2021-06-3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之大事,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环境问题,不仅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增强农田固碳作用;也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碳汇交易国际前沿及交易案例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启示

      来源:广州市规划院2021-06-29

      目前固碳量研究及碳汇交易以森林碳汇为主,如广州市各森林类型固碳能力每年每公顷在2.2~7.9吨碳之间,平均值5吨左右。未来,将多种资源类型碳汇纳入交易体系将有力促进自然资源价值转换。...2015年,美国waquoit湾研究保护启动bwm计划(bringing wetlands to market,将湿地带入市场),并发布了美国首个湿地固碳量销售工具包与指南。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

      来源:大城小E2021-06-29

      ,通过生态建设、土壤固碳、碳捕集封存等组合工程去除不得不排放的co2。...简言之,就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减碳、固碳”,逐步达到碳中和。基于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和中科院碳专项的已有成果,丁仲礼院士还提出了5个方面的初步看法。

      发改委:关于请报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有关情况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23

      包括项目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能力,以及项目脱碳效率、固碳产品封存时限和条件等,已投入运行的项目请一并报送实际运行数据。5. 经济性分析。

      国家发改委关于请报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有关情况的通知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6-23

      包括项目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能力,以及项目脱碳效率、固碳产品封存时限和条件等,已投入运行的项目请一并报送实际运行数据。5. 经济性分析。

      国家发改委组织相关单位报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有关情况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6-23

      包括项目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能力,以及项目脱碳效率、固碳产品封存时限和条件等,已投入运行的项目请一并报送实际运行数据。5. 经济性分析。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2021-06-23

      “我国钢铁工业低碳绿色发展路径,一是钢铁与化工、建材、农业、社会多产业低碳固碳,二是低碳冶金及相关技术创新,三是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四是研发应用推广低碳高性能钢材。”黄导表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建议高浓度与低浓度捕集兼顾,集群式封存(含地质利用)与分布式固碳利用相统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建议高浓度与低浓度捕集兼顾,集群式封存(含地质利用)与分布式固碳利用相统筹。

      来源:生物质能观察2021-06-22

      而有机废弃物(秸秆、畜禽粪污、厨余果蔬垃圾等)厌氧发酵后的沼渣、沼液是天然优质有机肥,沼渣沼液返田后,将增加土地养分,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固水、固氮、固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