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相关结果1210
      江苏苏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附重点项目)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21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坚持水陆统筹、城乡统筹,坚持标本兼治、防治并举、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对江河湖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综合治理,注重安水...将我市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环境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14~2016)与苏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有序衔接,持续推进,三年内关停及实施低效产能淘汰企业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20

      2.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强化污染源头的控制与治理,在实施污水截流和雨污分流改造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淤疏浚、活水循环、生态修复等工作。...苏州市城镇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方案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江苏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方案》和《苏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快推进我市城镇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切实改善我市城镇生态环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15

      (二)基本原则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充分发挥城市原始地形地貌和植被土壤水体的作用,综合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突出城市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三)工作目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2016-07-14

      为此,各地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即水利水保部门做好规划,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牵头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水务、城建、环保、交通、旅游、电力等多个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共同参与,系统治理。...:一是在重要水源地保护区,以水源涵养、水质保护为目标的面源污染防治型小流域建设模式,如湖北丹江口水库、北京密云水库周边的小流域项目;二是在具有山水、民俗旅游资源优势的地区,以保护原生态和水环境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型小流域建设模式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14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巩固和提升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大黑河流域考核断面稳定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饮用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分质分类供水全面完成,水资源配置基本实现优化;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质量保持优良级别;湖、库、湿地生态修复基本完成,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13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通过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13

      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熟市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环境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14-2016)》的通知要求。...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视察江苏时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

      来源:中国网2016-07-08

      除此之外,还有多个主题论坛探讨扶贫议题,包括传统版块绿色金融讨论金融扶贫、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治理论坛探讨生态减贫、六盘水市举办了青年扶贫。...众所周知,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不仅是贵州的地区性议题,也是中国乃至全球性的挑战。

      来源:大河网2016-07-06

      为了切实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河南省定下啥目标,看一看"施工表"5月1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73号),要求全省按照系统治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统筹建设的原则,通过加强城市规划

      来源:水视界微信2016-07-05

      十三五期间,水专项将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聚焦京津冀区域和太湖流域,开展综合调控示范,实现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两个重大突破,持续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广东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6-27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先规划后建设,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专业规划中设置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完善技术标准规范,科学划定城市蓝线和绿线,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6-06

      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减少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是转变城市建设方式、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举措。...按照系统治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统筹建设的原则,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与改造,强化对城市雨水径流的排放控制与管理,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

      来源:荆楚网2016-05-31

      针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湖北省编制了《长江经济带造林绿化行动计划》、《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总体规划》,大力实施绿满荆楚行动,力争用2年时间实现湖北应绿尽绿。...案例去年来66人破坏生态被捕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对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类违法犯罪监督立案13件21人,批准逮捕24件66人,提起公诉62件150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5-31

      沂河、祊河、柳青河、南涑河、李公河5条河流的部分河段生态环境较差。...相关报道摸清病症 综合施治临沂对城区河道开展全面勘察,制定系统治理措施山东省政府印发的《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来源:新华网2016-05-26

      季晓南指出,要牢固树立大水务的理念和系统治理的思路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生态环境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三位一体,需要进行系统治理和综合保护。不仅如此,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也需要统筹考虑,系统治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5-14

      对全市再生水进行统一调度,逐步增加城乡结合部地区河湖、湿地的再生水补水量,进一步扩大全市生态环境、市政市容、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领域的再生水利用量。...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严格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4-22

      总结浙江省做法,主要是坚持质量导向,系统治理;水陆统筹,防治并举;党政同责,层层落实;建章立制,严格执法;市场导向,全民共治。...特别是以治水为突破口,不仅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很好地践行了总书记的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未来发展留出了空间和后劲。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微信2016-04-18

      按照住建部的规定,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6、是提出规划措施和相关专项规划衔接的建议针对内涝积水、水体黑臭、河湖水系生态功能受损等问题,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原则,制定积水点治理、截污纳管、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控制和河湖水系生态修复等措施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2016-04-11

      它直接的目标是:控制暴雨(减少洪涝灾害);控制径流总量和污染物总量;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径流排放,增加地下水的补给,改善生态环境。...他认为海绵城市、黑臭水体固然有水的问题,但想要做好的话,除了水以外,还涉及到道路、园区、建筑小区等等,在实操中需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4-05

      严守生态红线,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促进资源能源集约高效利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四是更加注重制度创新。...三是在重点举措上,注重大气、水、土壤污染的系统治理,创新跨流域、跨区域和城乡统筹的协同治理,努力推动十三五时期成为环境质量切实改善的转折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