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碳”相关结果1324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14

      “总体来看,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核心是把握四个要点:控总量,即提升效率,减少能耗与浪费;调结构,即加强非化石能源开发与利用;碳市场,即以市场化方式降低减排成本;碳技术,即固碳、吸碳等。”

      “宏观视角下的碳中和”系列专题一:投资视角下的碳中和

      来源:平安研究2021-04-08

      五是技术固碳,目前中国技术固碳累计封存量只有200万吨,而据清华大学预测,碳中和目标下2050年中国需要通过技术固碳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在5.1亿吨到8.8亿吨之间,增长空间巨大。

      来源: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21-04-06

      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社会能源结构,将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渐向电气化进行转变,如加快电动汽车的普及使用,加大清洁取暖、电厂冷、热、电三联供改造、电动高效热泵等多种形式的电能利用,加快工业固碳技术的研究开发

      魏一鸣:关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北理工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021-04-05

      二、低碳转型和固碳布局双轮驱动,稳步推进实现“碳中和”(一)继续强力推进能源系统低碳转型,有序部署固碳技术统筹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和多种固碳技术有序布局,形成合力,低成本实现“碳中和”。

      来源:《能源评论》2021-04-01

      此外,森林碳汇具有固碳效应,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中和”掉一部分碳排放。但要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一文了解CCUS技术如何助力碳中和

      来源:腾讯研究院2021-03-31

      2 / 固碳潜力(1)年度:至2050年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都可以每年碳捕获和封存5-20gtco2。...2 / 固碳潜力(1)年度:至2050年,每年碳捕获和封存10-30gtco2,受到co2运输和储存基础设施发展的限制。(2)总体潜力:本质上是无限的。ccs的存储容量潜力超过了化石燃料的存储容量。

      来源:董战峰2021-03-29

      此外,还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董战峰指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还将为我国市场和投资空间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碳中和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来源:资产交易信息2021-03-29

      增加碳汇,即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的碳浓度,通过发展固碳技术或者生物碳汇。生物具备强大的固碳潜力,因此有效开发生物固碳可以成为缓解气候变化举措的补充。

      解码“碳中和”—“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

      来源:策略研究2021-03-29

      实现双碳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1)减少碳排放,实现重点领域部门能源转型;2)推动碳捕获发展,技术固碳与生态固碳合力推行;3)完善碳交易市场,我国碳市场尚在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加大;4)引导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倾斜

      来源:北京日报2021-03-24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就是陆地上最大的“固碳仓库”。然而,植物虽然能固碳,但时效性慢,难以在短时间内遏制强劲的二氧化碳增加趋势。通过工程干预进行碳捕捉,这一思路便应运而生。...花草树木,不单单是美丽的人间风景,也是勤勉的固碳小能手。植物始于本能的光合作用,仿佛是它们给予地球的美妙祝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构建植物躯干的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来源: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1-03-24

      ,探索固碳先进技术应用,提高固碳能力。...作为央企上市公司,吉电股份坚决履行碳达峰、碳中和责任,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抓住能源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能源供给能力和效率,加快终端用能零碳排放,在增加自然碳汇固碳的同时

      吉电股份宣布“2023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3-23

      ,探索固碳先进技术应用,提高固碳能力,2023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抓住能源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能源供给能力和效率,加快终端用能零碳排放;通过火电资产结构调整,风火电量替代,减少碳排放;开展“光伏+”行动,在增加自然碳汇固碳的同时

      吉电股份在深圳举行战略合作伙伴论坛暨战略发布会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3-23

      ,探索固碳先进技术应用,提高固碳能力,2023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央企上市公司,吉电股份坚决履行碳达峰、碳中和责任,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抓住能源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能源供给能力和效率,加快终端用能零碳排放,在增加自然碳汇固碳的同时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3-23

      把握好“十四五”碳达峰关键期窗口期,就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3-22

      把握好“十四五”碳达峰关键期窗口期,就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来源:能源杂志2021-03-17

      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6. 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来源:能源杂志2021-03-16

      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6. 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来源:中国网2021-03-12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升林田草等生态系统质量,坚持植树造林,增强生态系统固碳效能。制定国家低碳科技发展战略,推进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突破,多路径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式碳市场 | 刘满平:政策着力点有哪些?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3-12

      这些政策、方案在设计上必须严格遵循系统性原则,有效把握自然界碳循环过程和规律,依据不同节点的排碳固碳特征开展项目设计,既不能违反碳循环规律,又要考虑不同节能减排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立足碳循环的全过程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项目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03-12

      探索开展低碳土地整治,增强减排固碳能力。开展了土地整治全过程碳收支评价,研发了低碳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构建了低碳土地整治全过程碳收支计量技术体系,土地整治等工程减排固碳效果明显。...规划和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