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卢强”相关结果176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5-09-09

      以下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演讲全文:卢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今天很高兴来参加这个能源峰会,这是能源界最高级别的论坛了,我今天想介绍的题目是中国新能源发展对储能装备的要求,这个牵动着我们新能源发展的整体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2015-08-19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超分别从微电网和大电网整体两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电网智能化的研究方向。卢强认为,建立智能微电网群将使电网的灵活性大幅提升。

      来源:《国家电网》2015-08-12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超分别从微电网和大电网整体两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电网智能化的研究方向。卢强认为,建立智能微电网群将使电网的灵活性大幅提升。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2015-08-10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未来电网将是大电网与微电网的结合体。大电网的坚强架构是微电网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微电网具有污染物零排放、接纳清洁能源、超强调节能力的特征,恰好为大电网提供补充。

      来源:知乎专栏2015-07-27

      近来压缩空气储能的研究和开发热度在不断上升,国家电网公司已立项研究1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卢强院士。二 电气类储能电气类储能的应用形式只要有超级电容器储能和超导储能。

      来源:知乎专栏2015-07-25

      近来压缩空气储能的研究和开发热度在不断上升,国家电网公司已立项研究1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卢强院士。二 电气类储能电气类储能的应用形式只要有超级电容器储能和超导储能。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7-23

      卢强最后表示。...中科院院士卢强、严陆光,工程院院士杨奇逊、杨裕生等围绕电力绿色发展,促进能源革命主题,就中国电力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讨。

      来源:电缆网2015-07-15

      卢强院士介绍,在安徽省芜湖市国家级高新科技开发区,就有一套500千瓦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运行一年证明符合设计要求。这套我国自主创新的储能技术,给未来电网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在论坛中分享了电量储能的一项新技术压缩空气储能,即用弃风、弃水、弃光的电来压缩空气,将空气压缩在一个能装200个大气压的容器内,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将压缩空气喷放出来,冲动涡轮机,带动机组进行发电

      来源:亮报2015-07-15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提出,随着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建立智能微电网群将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卢强院士认为,未来电网的发展,主要研究如何做好电网优化,把好做到更好。...卢强院士解释说,该系统与供热、供冷相结合可形成三联供系统,构成最节能的储能系统,其灵活的调节能力还能为实现智能微能源网和智能微能源网群的优化运行提供条件。

      来源:亮报2015-07-15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提出,随着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建立智能微电网群将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卢强院士认为,未来电网的发展,主要研究如何做好电网优化,把好做到更好。...卢强院士解释说,该系统与供热、供冷相结合可形成三联供系统,构成最节能的储能系统,其灵活的调节能力还能为实现智能微能源网和智能微能源网群的优化运行提供条件。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5-07-13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严陆光、周孝信、陶文铨、程时杰和王锡凡,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奇逊、杨裕生、郑健超、葛修润、薛禹胜、陈清泉、邱爱慈、倪维斗、彭先觉、王浚、叶奇蓁、陆佑楣、陈予恕和李立浧等20位两院院士齐聚北京...相关阅读:郑健超:互联网+时代 未来电网是技术融合的多面体杨裕生:探索电网用储能电池的发展方向卢强:智能微能源网群提升电网灵活性薛禹胜:能源革命赋予电力可靠性研究新使命能源技术革命是能源发展的动力电动汽车需三好陈予恕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5-07-13

      卢强院士提出了智能微电网群的概念,智能微电网具有微电网的所有特征,特别是零碳排放的特征。...第三次工业革命让传统科学与信息科学紧密联合,未来的电力系统应具有机器人的性质,卢强院士举了一个恰当的比方。

      来源:能源与环保微信2015-07-09

      潘家錚院士曾引用卢强院士就三华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答记者的一段话:我们进行了五六百种情况的仿真试验,回答是:这样一个电网的安全稳定性是有保障的。

      来源:知乎2015-06-17

      国外研究较多,技术成熟,我国开始稍晚,好像卢强院士对这方面研究比较多,什么冷电联产之类的。

      来源:知乎2015-06-17

      国外研究较多,技术成熟,我国开始稍晚,好像卢强院士对这方面研究比较多,什么冷电联产之类的。

      来源: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5-06-16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总的来看,中间广大腹地的不少国家能源基础设施仍然比较差。而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能源供应能力已经大幅提升。

      来源:鞍山日报2015-05-20

      在创新驱动院士行活动中,卢强院士走进了宏成电力。这个成立于2011年、集新能源发电、智能配电网、电力专业设计、电能设备制造及储能系统开发于一身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了卢强院士的目光。...在不久前我市举办的科技周创新驱动院士行专题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首次提出了智能微电网群的概念,并提出在鞍山推广和实现的设想:要以建设鞍山市智能微电网群为目标,通过全市智能微电网的规划改造,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5-05-13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提出了混成控制论的智能电网理念,他认为通讯和数学进入古典的电力系统,就产生了电力系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智能电力系统。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5-13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提出了混成控制论的智能电网理念,他认为通讯和数学进入古典的电力系统,就产生了电力系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智能电力系统。

      来源:新华网2015-05-08

      卢强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智能微网和智能微网群的概念,将其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带进了鞍山,并提出推广应用的设想:要以建设鞍山市智能微网群为目标,建设一个光伏智能小区的示范项目,逐步带动全市智能小区建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