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风险”相关结果191
      全球碳定价现状与趋势——我国碳交易体系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来源:交能网2021-07-01

      企业可以使用内部碳定价来评估强制性碳价格对其运营的影响,并作为识别潜在气候风险和收入机会的工具。...随着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应对气候变暖、有效减少碳排放也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6-12

      气候风险显著上升,《巴黎协定》全面开启,疫肆之后绿色复苏,加速迈向中和世界,已成全球气候治理迈入新时期的重要特征。...(三)适应气候变化系统影响更加迫切四川位于三大阶梯过渡带,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敏感度高,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大。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21-04-22

      人民银行将继续鼓励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投融资中深化落实,特别是要评估环境和气候风险,加强信息披露。二是多渠道加强绿色发展能力建设。...二、管理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

      全国碳市场鸣锣开市 第三方核查需求有望爆发

      来源:小郭看机械2021-04-13

      01碳定价机制是落实“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1.1 为应对全球气候风险,全球61个碳定价机制持续运转温室效应急速加剧,全球气候风险持续上升。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全球气温快速上升。...为应对全球气候风险,超过70个国家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20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正努力在205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来源:《环球》杂志2021-03-19

      其次,以热浪、洪水、台风、干旱等极端天气为代表的全球气候风险越来越显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属于生态敏感和气候敏感型国家,为长远计,必须走绿色、低碳的道路,加大未来生产、贸易、投资中的绿色低碳属性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3-18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项证据确凿的科学事实,人类应当建立有效机制并采取切实行动来避免无法承担的气候风险。...2021年初,拜登政府一上台便宣布重返《巴黎协定》并设定较为激进的能源气候目标,新一轮国际气候政治博弈已经开始。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3-18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项证据确凿的科学事实,人类应当建立有效机制并采取切实行动来避免无法承担的气候风险。...2021年初,拜登政府一上台便宣布重返《巴黎协定》并设定较为激进的能源气候目标,新一轮国际气候政治博弈已经开始。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3-18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项证据确凿的科学事实,人类应当建立有效机制并采取切实行动来避免无法承担的气候风险。...2021年初,拜登政府一上台便宣布重返《巴黎协定》并设定较为激进的能源气候目标,新一轮国际气候政治博弈已经开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17

      此外,希腊北部拥有大型地热田的地区还普遍存在气候风险认知缺乏、地热开发技术和经验不足、资金严重短缺...■多元化利用仍存挑战不过,尽管全球多国开发地热能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少,包括技术风险、金融和投资难题、政策支持等。

      来源:绿色和平2021-03-15

      除了推进二氧化碳的减排,中国还需要将气候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案纳入“十四五”的综合考虑中。...李雁同时强调,实现低碳能源转型对内既能帮助中国自身降低气候风险与潜在损失、也与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方向契合,对外体现着中国对地球生命共同体、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1-03-02

      需要重视转型风险带来的金融问题气候风险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风险,例如海平面上升、飓风、台风等;另一类是转型风险。...第三,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气候风险分析、前瞻性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第四,强化对低碳投融资的激励机制。

      来源: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2021-02-22

      2021年年初,欧盟和英国监管机构将开始推动上市公司采纳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的建议,讨论其碳排放和气候风险。...资产所有者将变得越来越老练,当太阳能成本下降且资产预期寿命增加时可能放弃完全签约的收益,转而接受部分或全部商业风险

      “拉闸限电”频发?——关于高比例新能源情况下电力供应充裕度的探讨

      来源:奇点能源2021-02-22

      而随着全球气候变迁,极端天气频发,预先设定的概率曲线有明显偏差,得州价格稀缺机制下的气候风险巨大。如果该极端情况发生在中国,停电是否能避免呢?...原因也在于经济性和安全性之间需要做权衡,通过强化投资应对包括极端气候在内的不可预测因素是一个无底洞。

      来源: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2021-02-22

      2021年年初,欧盟和英国监管机构将开始推动上市公司采纳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的建议,讨论其碳排放和气候风险。...资产所有者将变得越来越老练,当太阳能成本下降且资产预期寿命增加时可能放弃完全签约的收益,转而接受部分或全部商业风险

      来源:环境经济观察2021-02-15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助于降低气候风险,但也会带来新的风险,比如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国际经济、资本和科技发展秩序的变局等等,这些都会冲击到金融的稳定性,带来不小的变数,有必要提前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1-22

      金融监管机构也意识到气候风险正对金融体系构成威胁,具有联合国背景的国际组织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强制要求签署成员自2020年起披露其气候风险和治理指标。第五,实行碳定价政策的辖区数量翻了一番。

      来源:广东生态环境2021-01-19

      全球升温已经导致气候风险越来越高,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多数发达国家在实现碳排放达峰后,明确了碳中和的时间表。...全球平均气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全球变暖水平保持在相比工业化前不超过1.5℃以下的可能性迅速降低,人类跨越不可逆转的翻转点的风险也在增加。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2021-01-19

      全球外部性、跨代外部性和气候风险不确定性,使得气候变化的成本与收益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区域或者不同的微观主体,也使得碳市场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2.气候变化的跨代外部性。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不断累计,导致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严峻。气候变化的这种独特性也就意味着前代人的活动损害了后代人的福利。

      助力碳中和 绿色和平呼吁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设立100%可再生能源目标

      来源:绿色和平2021-01-14

      一是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断下降,采购可再生能源开始成为企业控制电力成本的重要手段与长期战略;二是全球投资人日益关注企业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是企业减少碳足迹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三是在中国迈向碳中和背景下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0-12-28

      金融监管机构也意识到气候风险正对金融体系构成威胁,具有联合国背景的国际组织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强制要求签署成员自2020年起披露其气候风险和治理指标。第五,实行碳定价政策的辖区数量翻了一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