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氧化石墨烯”相关结果349
      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发展以及趋势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4-02

      氧化-还原法是指将天然石墨与强酸和强氧化性物质反应生成氧化石墨(go),经过超声分散制备成氧化石墨烯(单层氧化石墨),加入还原剂去除氧化石墨表面的含氧基团,如羧基、环氧基和羟基,得到石墨烯

      来源:MaterialsViews2018-03-28

      因而,将碱性环境中双功能催化性能优异的co3o4(四氧化三钴)材料类石墨烯化,并且与石墨烯有效的复合对于提升锌空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近来,原子级厚度的类石墨烯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等优势受到科研工作者的追捧。

      2018年全国重点工程储能项目分析

      来源:林洋新能源研究院2018-03-22

      另外,碳酸锂、无水硫酸铁、镍钴、镍锰酸锂、氢氧化锂、五氧化二帆等电池原料项目也有所涉及。图 4 电池材料项目分类储能现状和趋势1、现状锂电池是目前主流的储能电池。...另外,石墨烯项目占到了项目总数的5.4%,这显示了新材料将逐渐应用到电池的制造中。

      钠离子全电池:实现其优异低温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

      来源:能源学人2018-03-21

      由还原的氧化石墨烯(rgo)构建的三维自支撑导电网络,不仅能够实现电子和钠离子的高效快速传输,而且其在连续钠化/脱钠过程中还可作为有效缓冲结构,缓解相应的体积变化,保持电极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来源:材料科技在线2018-03-20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二维氧化石墨烯材料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锂离子的沉积,从而延长锂金属电池的使用寿命。...shahbazian-yassar说:我们发现由于氧化石墨烯层时改变了锂离子扩散速率,所以二维石墨烯氧化物材料能够抑制树突状晶体的形成。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潜力,可扩展性很强

      解析|全固态锂电池的技术难点和挑战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03-12

      许多研究者和企业认为,相对于锂硫、锂空、铝、镁电池以及并不存在的石墨烯电池,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是最具潜力的替代现有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候选技术,其能量密度有望是现有锂离子电池的2~5倍,循环性和服役寿命更长...(3)正极材料析氧对于高容量的层状氧化物,在充电至较高电压时,正极晶格中的氧容易失去电子,以游离氧的形式从晶格析出,并与电解液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热失控;正极材料结构也逐渐破坏。

      具有商业化水平载量的三元掺杂多孔<mark>石墨烯</mark>水凝胶电极应用于高能量超级电容器

      来源:能源学人2018-03-09

      图1 (a)氧化石墨烯(go)与多孔氧化石墨烯(hgo)分散液及硼、氮、磷三元掺杂的多孔石墨烯水凝胶(bnp-hgh)光学图片;(b)hgo的tem图片;(c) go的tem图片;(d,e) bnp-hgh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3-02

      我国虽然在研发上也有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但在产业化上,90%都是采用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的氧化还原法。...中美差异的反思石墨烯发现者20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全球就掀起了石墨烯研发热潮。但是,公众对石墨烯新材料的热捧,也导致了石墨烯产业虚火过旺。相比美国,我国石墨烯更是呈现出一片虚假繁荣的景象。

      来源:MaterialsViews2018-02-27

      为了验证理论计算的结果,他们通过一步化学浴合成法获得了一系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掺杂co、mn的ni(oh)2纳米晶体电极材料。...相比于结构纳米化或者石墨烯复合法,原子替换或者掺杂是目前提高ni(oh)2电极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具体的性能提高机制仍然不清楚。相应地,对hscs的ni(oh)2电极的合理设计或优化仍然缺乏科学依据。

      曼彻斯特大学:<mark>氧化</mark><mark>石墨烯</mark>被免疫系统判定成病原体

      来源:nano werk2018-02-01

      曼彻斯特大学和chalmers技术大学karolinska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chem上发表的(氧化石墨烯诱发膜脂变化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一项研究表明,免疫系统能够将氧化石墨烯识别成病原体进行处理

      来源:中国疏浚2018-01-31

      ,相关专业人士表示,通过安装石墨烯强化光催化氧化网这一治水新技术,黑臭水体治理已初见成效,无论是水体颜色、透明度,还是水体气味都有明显的改观。不过光催化氧化网虽好,安装实施还需针对水体因地制宜。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8-01-31

      其中,成立于2011年的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前主要从事粉体石墨烯研发生产,于2013年11月建成了国内首条全自动控制的年产10吨氧化石墨(烯)粉体的规模化生产线,2014年成为国内石墨烯行业首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深度解析硅碳负极材料复合方式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1-30

      山东大学慈立杰教授结合硅和石墨烯,通过原位还原和脱合金工艺成功制备出一种核桃状多孔硅/还原氧化石墨烯(p-si/rgo)材料,具有极好的电化学性能,如图4所示。...图4.核桃状多孔硅/还原氧化石墨烯二、包覆结构核壳结构是一种普遍的复合类型,就是将碳材料包裹在硅颗粒的外层,形成复合材料。

      镁硫电池动力学改善研究取得突破

      来源: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01-29

      为继续提升电化学性能,研究人员采用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隔膜来优化电池构架,进一步限制了多硫化物的穿梭,电池在0.1c电流密度下可运行250次循环以上,显著提高了镁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复旦大学寻找到<mark>石墨烯</mark>高效率制备方法 非常容易“放大”到产业

      来源:解放日报2018-01-15

      相关阅读:中科院金属所新突破 氧化石墨烯实现绿色制备...常见做法,往往制备1吨石墨烯,需加入3吨高锰酸钾等氧化剂,让其变为氧化石墨烯,剥离后再还原,这一过程中氧化、还原,以及清洗产生的废水不少,而且也让石墨烯失去了一些特有的性质。如何克服这些难题?

      你真敢1.1秒给电池充满电?拿起科学手术刀解剖铝离子电池

      来源:第一电动汽车网2018-01-12

      不过该体系用了几个材料:石墨烯、离子液体、铝金属。石墨烯正极的原料为氧化石墨烯go,将其涂成定向膜后再还原,最后再在2850℃条件下处理才能得到最终需要的材料,与生产石墨需要的处理温度相似。

      来源:纳米人2017-12-27

      石墨烯正极材料设计研究人员首先通过流延涂布或湿法纺丝技术的氧化石墨烯薄膜液晶溶液制备氧化石墨烯膜,然后通过化学还原和高温退火,制备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膜。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7-12-25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团队利用五氧化二铌(nb2o5)与氧化石墨烯混合,通过还原反应制备得到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解决了电极性能随负载量急速下降的难题,首次在高负载(10 mg/cm2)电极中同时实现了较高的容量和极高的功率特性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12-14

      现有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很多,如气相合成法、氧化还原法及液相剥离法等。...随着制备方法取得重大进展,石墨烯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已经实现,通过石墨化学或物理加工,石墨烯粉末或悬浮液年产量可达数十万吨,但完整的石墨烯材料产业链仍非常重要,石墨烯大量应用及性能的充分挖掘有待突破。

      深度|2017年<mark>石墨烯</mark>技术专利分析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7-12-13

      (2)德克萨斯大学的技术分布比较分散,德州大学在石墨烯制备技术尤其是氧化石墨烯制备技术、石墨烯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技术及其相关机理机制方面具有一系列开创性及持续深入的研究工作,该校申请专利主要集中在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