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12-07
郭集零碳智慧能源综合示范区打造的“多站合一”绿色微电网,使电网不再是单纯的电力输送网络,而是升级为面向数字时代的算力输送网络,为政企客户提供了“电力+算力”服务。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12-02
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通〔2013〕13号)、《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20〕1922号)、《关于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方案
来源:工信部2021-12-02
来源:工信部2021-11-18
基础设施已从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传统电信网络设施,拓展为融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包括“双千兆”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数据和算力设施、以及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来源:能见2021-11-12
绿色发展要加强算力与电力有机协同提供算力的数据中心由于自身的高耗电性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加强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推动数据中心使用绿色能源供电,不仅可以促进通信业节能减排,还可以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双碳”目标下的“算力+电力”协同。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11-10
相较于传统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具有绿色高效、柔性开放、数字赋能的特色,可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1-11-05
据悉,长城超云在今年开始服务于华电睿信,并采用了长城超云r2215服务器为系统提供强大、稳定的算力支撑。...‘碳中和’的本质是一场能源革命,光伏和储能是零碳基础,同时要以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以数据赋能,构建全链条零碳服务体系。长城超云为推动各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布局信创与x86全线产品。
来源:移动支付网2021-11-03
记者获悉,今年双11期间,蚂蚁集团首次规模化应用了“绿色计算”,采用了三种资源调度技术实现算力共享,以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这是蚂蚁集团宣布碳中和计划以来,通过技术助力绿色发展的又一次探索。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1-03
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理论方法、研究模型和算力算法,将孕育出我国自主可控的新一代电网技术,成为电力系统研究范式的重要补充或全新方案,成为我国在能源电力领域创新发展、引领世界的重大机遇。”
来源:能源杂志2021-10-28
“算力”可以推动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各环节能量流、业...推广应用节能设备,降低电网能耗水平,推动绿色采购,引导供应商产品符合绿色制造标准。三是争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排头兵。
来源:远景能源2021-10-21
远景enfast代表中国绿色科技企业的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走在世界风电技术的最前沿。...结合远景格林威治cfd全三维湍流场模拟和“天河二号”国家超算中心的强大算力,enfast可以实现远超传统风场设计评估模型的仿真准确度,每天完成近10万工况模拟,为客户提供可靠性和发电性能最优的风场解决方案
来源:硕电汇2021-10-12
对于电力市场主体而言,燃煤发电企业由价格接受者转变为价格博弈者,市场力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由于今年以来动力煤价格一路狂飙,火电上网电价受限价范围的影响,出现“面比面包更贵”的情况,由此大大降低了火电厂的发电意愿...多举措促进新能源发展,持续优化用能结构保障能耗双控,推动经济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是打赢“碳中和、碳达峰”战役的有力武器,《会议》提出:推动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在一定时间内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是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来源:能见2021-10-11
随着国家战略能源革命的不断深入和数字基础设施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支持数据中心集群配套可再生能源电站
来源:安徽网2021-10-08
为积极探索能源互联互通、资源高效复用、数据算力服务等创新性实践,国网安徽电力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导向,积极盘活现有变电站资源,将先进的5g通信技术、装配式建造技术与光储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应用,推进和实施淮北源网荷储示范工程开工建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9
“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更加复杂,‘数据+算力+算法’融合是适应电网新形态的关键基础,南方电网提出以数字电网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鲜明主张,擘画了数字驱动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蓝图。”
来源:新华社2021-09-16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工信部正加快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计算设施,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15
如何将数据转换为强大的“电力+算力”,以数据流引领和优化能量流、业务流,实现对发电侧的“全面可观、精确可测、高度可控”,对电网侧形成云边融合的动态、实时、精准调控,对用电侧需求进行精准把握?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9-06
完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对接绿色金融产品,助力产业链企业节能低碳转型。发挥碳管理平台作用,提升“算-观-管-融-降碳”能力,服务系统内外企业挖掘碳资产、参与碳交易。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08-31
以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打通源网荷储各环节信息,依托强大的“电力+算力”,通过海量信息数据分析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使电网具备超强感知能力、智慧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