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国产化”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08-16

      该项目成果核心技术和设备全部国产化。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采用先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装置,可以实现最高0-120%额定功率范围内的秒级快速调节。

      1800吨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海峰1002”完成试航

      来源:上海振华重工2023-08-16

      该船升降系统等核心装备由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生产,均实现全面国产化。该船建成后主要用于15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设备安装,为提升我国海上风电基础装备水平,实现双碳目标和清洁能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金升阳:AC/DC机壳开关电源适用的EMC辅助器——FC-LxxWx系列

      来源: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2023-08-15

      ●高浪涌抑制能力4kv/6kv●插入损耗:cm/dm60db●满足安规标准iec62368●元器件100%国产化四、产品应用fc-lxxwx系列适配金升阳ac/dc机壳开关电源, 可广泛应用于工控、led

      振华股份拟募资6.4亿元投向液流储能电池材料研发等项目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8-14

      相比铁铬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的产业链成熟度相对较高,经过多年商业示范,其大规模储能的工程效果已得到较为充分的验证,与全钒液流电池配套的电解液、隔膜、电极等原材料供应链已经初步成型,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据披露,振华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64,07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将投资于液流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及示范工程项目、含铬废渣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超细氢氧化铝新型环保阻燃材料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

      来源:中能传媒发电报道2023-08-14

      该公司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方针,致力打造小容量、高参数示范,坚持设计创新,突破性选用350mw超超临界机组,实现350mw等级超超临界国产化热电联产机组“零的突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14

      “最大的链条单环可达65千克,可用于煤矿、船舶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生产方式,加快国产化技术研发,实现链条的全产业链生产和进口链条钢的国产化替代,产品远销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运达股份风资源评估公共服务云平台“运风”获北京鉴衡权威认证

      来源:运达股份2023-08-11

      8月10日,运达股份自主研发的“运风”风资源计算评估公共服务云平台获得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以下简称:鉴衡认证)权威认证,对实现我国风资源评估系统国产化、精细化、准确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认证证书针对我国风资源变化的复杂性和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风资源评估软件国产化的需求,自2016年起,运达股份就开始自主研发适应大气流动的流动模型,在核心算法完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在资源评估、风场建设

      来源:浙能航天氢能2023-08-11

      下阶段,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将继续在氢能装备领域努力钻研,完成更多技术创新,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砥砺奋进的思想伟力,为浙能集团建设“八个一流强企”注入氢能力量,为我国氢能装备国产化及氢能领域技术突破贡献浙能力量

      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连续两年居全球首位

      来源:人民日报2023-08-10

      突破关键技术,推进产业集群化风力发电机来自中车株洲电机,叶片来自中材科技……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主机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关键部件均已实现100%国产化。...不仅如此,其开发应用还攻克了超长柔性叶片、大型主轴轴承、超大容量发电机小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重庆:推进清洁能源发电、储能及并网控制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8-10

      兼顾区域、领域、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快攻克计量领域“卡脖子”技术,加速计量测试装备研发和国产化替代,推动计量产学研协同创新,更好激发产业增长潜力,提高...推进计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强化计量应用支撑,提升全市整体计量能力已成为提高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来源:国机重装中国二重2023-08-09

      国机重装所属二重装备仅历时4个月圆满完成锻件研制任务,这是继国产化首件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fb2转子、核电低压焊接转子等重点产品研制成功后,又一体现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制造强国建设的创新成果。...作为国内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大型铸锻件主力供应商,二重装备持续按照产品规格大型、制造技术精细化、技术指标极限推进技术创新、升级迭代,实现了清洁能源装备领域高端大型铸锻件材料全覆盖。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8-09

      福建宁德核电项目5、6号机组采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比例超过90%,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为1210mw,单台机组年...项目格尔木煤电一体项目顺利通过可研评审8月2日至4日,格尔木煤电一体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该项目可研报告可行,项目通过可研评审。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8-09

      该储能电站共配备31套升压变流一体机、62台直流电池预制舱和1套能量管理系统,同时应用了前沿核心技术,搭载国产化高性能igbt芯片。

      国内起重能力最大!“海峰1001”完成全程抬升拔桩试验

      来源:中交风电2023-08-09

      该风电安装平台船长133.8米,型宽50米,型深11米,艉部右舷设2500吨绕桩式全回转起重机,完全实现船型设计、建造及核心配套设备的国产化。项目建成后适用于砂性土、粘性土或类似地质作业。

      中核华兴签署宁德核电项目合同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8-08

      据了解,福建宁德核电项目5、6号机组采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比例超过90%,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为1210mw,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达近100亿度,预计投资约415亿元。

      来源:能源新媒2023-08-08

      大型变速机组国内仍处于研发试验阶段目前国内抽水蓄能定速机组已实现国产化,但2万千瓦及以上的抽水蓄能变速机组仍需国外进口,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2台单机30万千瓦变速机组进口奥地利andritz产品,国内厂商仍然处于关键技术研发试验阶段

      来源:东方电气2023-08-07

      集团公司所属涉核企业通过数字、信息手段进行核电设备生产布局优化和设备改造,不断强化核心制造能力;坚持不懈推进核电设备国产化研发工作以及工程落地应用,持续强化供应链自主可控保障能力;不断优化技术方案和制造工艺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8-07

      从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开始,南网储能公司在广东省建设和管理的抽水蓄能电站在机组设备上逐步实现了从完全进口到部分国产化,再到全面国产化的转变,抽水蓄能机组关键技术国产化频频取得突破 。

      来源:济柴动力2023-08-07

      这台国产化的ccus产业链“大国重器”,产品价格、交付周期相比进口同类产品均减少50%以上。...该产品的投用,加速了ccus二氧化碳压缩机的产业进程,填补了国内空白,提振了相关领域国产装备信心,为ccus-eor工业应用和中国石油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装备支撑。

      来源:中核集团2023-08-04

      这是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玲龙一号” 全球卓越首堆一体压力容器到货一级里程碑节点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小堆技术创新和核电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方面实现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