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治理修复”相关结果1270

      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2014-07-30

      随着污染土壤与地下水治理修复工作愈来愈受到国家及民众关注,我国从事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药剂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也日益增多,产品类型亦呈多样化趋势。...(二)修复药剂与其它物质相结合或与不同的修复技术相协作的修复效果,以及不同的修复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是修复药剂的未来研究方向与目标。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4-07-21

      民盟山西省委在调研的基础上于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土壤污染检测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山西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工作》的提案。...,并探索制定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最佳可行技术目录;要将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考核指标,并建立省、市、县多级环保部门土壤环境质量检测数据共享中心。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2014-07-17

      国内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准备涉足土壤修复的公司,技术路线多样化,市场竞争较为无序,但具备项目经验的公司有限。东江环保:11月与江苏上田环境设立子公司,涉及污染场地及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业务。...桑德环境:专门成立环境修复事业部,主要从事尾矿砂治理及矿区生态修复、老旧垃圾填埋场治理、农田土壤污染修复等。

      来源:中国固废网2014-07-08

      2014年6月18日,中节能大地环境与安乡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中节能大地将把污染基本农田土壤治理修复、环洞庭湖污染综合治理、水产养殖水面污染治理等作为项目试点,并将利用公司的技术、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06-30

      水稻盆栽模拟修复试验显示,产出的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对比总体降低了90%以上,模拟水田水中镉含量监测结果比对照组降低50%以上,展示了mont-sh6号修复材料对产镉米污染土壤的良好治理修复前景。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4-06-25

      本报记者赴湖南、山东、江苏、黑龙江等地采访却发现,土壤治理修复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困难得多发展的代价今年4月,以往作为保密文件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终于在千呼万唤中被公布出来全国土壤总的污染超标率已高达...农业污染主要来自于农民对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尽管污染面积大,但治理相对容易。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4-06-24

      比如上述《通知》中有关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费用列入企业搬迁成本条款,一些企业人士则表示值得商榷。...在他们看来,如果这笔费用由搬迁企业负担,恐怕会压垮企业;而土地一旦经过修复就会大幅升值,所以治理费用应当从后面的土地出让金中扣减。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4-06-11

      而《通知》则重点要求加强场地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监管,加大污染信息公开力度;明确规定了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费用列入企业搬迁成本等。一旦土壤治理这个市场打开,远远会超过大气和水治理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2014-06-11

      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禁止进行土地流转;污染场地未经治理修复的,禁止开工建设与治理修复无关的任何项目。不难发现,这一系列具体要求将迫使工业污染企业在搬迁后继续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并将成为工业企业场地

      来源:中国江西网2014-06-10

      将污染治理工作交由专业的环境服务商办理,提高了环境治理效率;在合同环境服务的模式下,环保企业必须先治理修复,在取得环境效果后才能获得经济回报,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来源:新华网2014-05-29

      被确定为试点的民勤村65亩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农田采用化学淋洗、化学固定、土壤改良等方式进行治理修复。在2012年10月示范工程建设完成。...令人欣喜的是,根据环保部计划,2014年将开展污染地块土壤治理试点、建设6个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示范区、启动土壤环境保护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并编制出台《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014-05-22

      ,禁止进行土地流转;污染场地未经治理修复的,禁止开工建设与治理修复无关的任何项目。...环保部官网20日下午发布《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于拟开发利用的关停搬迁企业场地,未按有关规定开展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的、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

      来源:北京商报2014-05-20

      《通知》要求,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拟开发利用的关停搬迁企业场地,禁止进行土地流转。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我国的工业企业用地中,超过30%的土壤已经受到污染。...因此,《通知》强调,为避免场地污染加重,防止二次污染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禁止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拟开发利用的关停搬迁企业场地进行土地流转,确保工业企业原址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前的环境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来源:环保部网站2014-05-20

      经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认定为污染场地的,应督促场地使用权人等相关责任人落实关停搬迁企业治理修复责任并编制治理修复方案,将场地调查、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等所需费用列入搬迁成本。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林艳2014-05-20

      ●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是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和土壤环境保护的前提,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评估结果负总责,实行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结合的双重责任制,将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纳入地方政绩考核。

      来源:中国企业报2014-05-04

      并且,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示范,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刘阳生表示,发展土壤修复产业需要逐步完善基本条件。无论采取何种商业模式,耕地红线不能触碰。

      来源:中国固废网2014-04-30

      在污染公报发布后,环保部也表示,国家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示范,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当务之急是在完善土壤环境立法的同时,集中研究力量,力争形成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并建立成熟的技术示范点。

      来源:中国企业报2014-04-28

      并且,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示范,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刘阳生表示,发展土壤修复产业需要逐步完善基本条件。无论采取何种商业模式,耕地红线不能触碰。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网2014-04-24

      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领域以收费机制支撑采购,但在更多的环境治理修复领域,还没有稳定的付费采购体系。三是项目融资结构不健全,依靠地方财政或企业短期信贷、资本金,不是长久之计。...环境服务的需求主要来自3个方面:地方政府代表公众采购包括减排、修复在内的各项环境服务、企业购买污染治理、清洁生产等服务,政府的部分环境管理工作职能的外包,如环评、监测、咨询等。

      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 作者:阴志远2014-04-21

      污染结果公报的公布,应该首先要加强对普通大众的科学宣传,二要进一步分析引起污染的主要原因、识别主要敏感介质及敏感人群,评估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判定主要责任主体,最后依据土地的用途,设定科学合理的土壤保护与治理修复目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