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污染责任”相关结果282

      来源:长江网2017-08-02

      土十条强调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原则,实际操作中却经常会遇到找不到污染责任主体,或污染企业无力赔偿的局面。...我国环保的基本原则当中就包含了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这么一条,强调开发者产生污染和破坏要承担责任。从这一点来讲,有关部门必须让那些污染企业来还债,让他们埋单。

      来源:中新网2017-07-14

      然而,与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布的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案件(1765件)相比,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仅占环境污染纠纷案件的8.27%,比重较小,未出现之前人们普遍担心的诉讼爆炸现象

      来源:中国商网2017-07-06

      从这一项目安排可看出,污染者并没有承担消除污染或环境修复的责任,而是由政府兜底。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强调了开发者产生污染和破坏要承担责任

      来源:观察者网2017-07-04

      我国土壤总的污染点位超标率为16.1%。在如此高比例的土壤污染率下,确认污染责任人是进行后续步骤的前提条件。草案提出,土地污染责任的承担者是土地污染责任人和土地使用权人。

      土壤<mark>污染</mark>防治法草案:<mark>污染</mark>企业不可一搬了之

      来源:法制网2017-07-04

      陈喜庆认为,上述“土十条”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污染责任承担制度,但草案中没有具体体现,建议在草案中增加责任主体发生变更、责任主体灭失或者责任主体不明确的污染责任承担的规定。

      来源:法治周末2017-06-28

      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为违法污染企业埋单,不仅有悖于责任义务相对等的法律原则,容易引发新的不公平,更会助长企业在环境污染责任承担方面逃避惩罚的侥幸心理。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原因正在于此。

      土壤<mark>污染</mark>防治规划添新章 “望闻问切”治顽疾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7-06-23

      除了以上两大措施的“围追堵截”,草案也从治理的角度做出了污染责任划定。告别“企业污染政府埋单”的历史,谁让土地“生病”,谁就要负责让土地“痊愈”。...换句话说,造成土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都需要承担治理和修复的主体责任,代为整治的地方有权追偿。至此,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上层建设已经跟上,大方向清晰明朗。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6-21

      污染责任主体因改制、合并或分立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污染责任主体无法认定或消亡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法制日报2017-06-14

      6月5日上午,重庆市今年首例环境保护公益诉讼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诉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案,在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号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派员出庭支持起诉。

      来源:中国网2017-05-09

      对土壤污染过度恐慌的冷思考之余,愿所有的监管部门能强化土壤环境监管职能,建立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加强对涉重金属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为自己和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来源:慧聪网2017-04-27

      国家将强化土壤环境监管职能,建立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加强对涉重金属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管控农业生产过程的农业投入品乱用、滥用问题,规范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和处理处置活动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7-04-19

      鉴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污染土壤修复治理都将是较长期的工作,随着土十条的深入推进和以《土壤污染防治法》为标志的污染责任机制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相关投入将持续增长

      生态修复刻不容缓 需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加快推进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03-13

      可以预见,生态修复是我国未来长期坚持的战略,但由于涉及地方政府、污染责任方、环保企业、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在“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山水林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来源:固废观察2017-02-27

      通过企业建立的产品信息追溯系统,为环保部门及时掌握废电池流向提供依据,追溯和延伸污染责任,真正实现闭环与绿色收集。2、资源利用优先我国废电池产生量巨大,其中包括大量的金属物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环保部门对废铅蓄电池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有效规范废铅蓄电池的流向,落实污染责任延伸。这些政策或要求也提出了废电池收集、废电池拆解和利用设备智能化、产业化的研发方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2-23

      生态环境指数处于良好区间,保持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责任事件。三、工作重点(一)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1.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省纪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实行主体责任纪实管理,逐层签订主体责任目标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主体责任清单体系。

      来源:土壤地下水修复2017-02-22

      英国污染场地的治理也采用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所以,任何对场地造成污染的个人或集体都将被视为场地管理的责任方;对于无法找到污染者的(水污染除外)场地,目前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将替代承担责任

      来源:浙江在线2017-02-22

      近日,绍兴中院受理并成功审结一起水污染责任纠纷公益诉讼案件,要求被告方赔偿因水污染导致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等8万余元。...在今后,任何符合法定条件的公益环保组织都可以参与到公益环保上来,把污染责任者推上被告席,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等行为的违法风险和成本也将因此进一步

      我国首推土壤<mark>污染</mark>治理与修复终身<mark>责任</mark>制!看权威专家陈同斌如何解读

      来源:光明网2017-01-24

      “谁污染,谁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行终身责任制《办法》指出,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并且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行终身责任制。

      来源:中国江西网2017-01-22

      记者18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我国首次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办法提出,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行终身责任制。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16-12-29

      2、法律的出台对于生产企业的经营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建议对污染责任的界定、多家企业的责任划定、何种状况启动修复等多种情况,一定要清晰明确。...此外,还试图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修复资金筹集问题,包括建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对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例如没办法找到污染责任人的土壤污染的场地,希望能够通过基金来解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