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污染侵权”相关结果158

      来源:人民司法2015-12-17

      生态环境审判修复的对象是进入司法审判的某个具体的因人为因素所引发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水土流失等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或损害,非人为因素如不可抗力台风、地震或行政行为引发的生态损害不在司法修复范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12-04

      (二)以下情形不适用本试点方案:1.涉及人身伤害、个人和集体财产损失要求赔偿的,适用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2.涉及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四、试点内容(一)明确赔偿范围。...(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本试点方案要求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1.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2.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3.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11-20

      如《民法通则》和《物权法》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各种用益物权作出了较为全面完整的规范,《侵权责任法》设专章对环境污染损害的侵权责任作出了规定,《刑法》设专章形式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为保障自然资源产权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11-18

      准确界定环境侵权案件的范围,准确适用环境侵权归责原则,正确把握环境侵权举证证明责任分配,合理准确界定数人侵权的责任分担,丰富专业技术问题的判断方法。...树立预防和惩治并重理念,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消灭在源头或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的惩戒、引导作用,通过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审判有机衔接,提升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力度。

      来源:《风能》2015-07-22

      风能是一种清洁而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的今天,风力发电作为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方案,得到各国政府、投融资机构、技术研发机构、项目运营企业等的高度关注

      来源:《理论界》2015-06-26

      两者形成了功能上的反差,从而使恢复原状更能有效地适用于环境污染侵权的救济。环境污染侵权,既可能侵害受害人的生命健康权或财产权益,也必然损害生态环境。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6-24

      裁判依据《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五条、《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六十五条、《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一百四十八条之规定,法院判决:被告王升杰赔偿其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人民币51000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5-06-23

      要与被侵权群体、环保组织缠斗的,既包括中石油这样的央企,康菲这样的外企,还包括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甚至作坊式企业。...据媒体报道,6月5日,世界环境日,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向大连海事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为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造成的大连市海洋环境污染,向央企中石油索赔6.45亿元,法院签收了起诉书。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6-10

      记者:《解释》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孙佑海:《解释》第一条规定的实质,是合法排污是否承担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问题。实践中对于合法排污是否承担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有两种意见。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2015-06-05

      该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不论污染者有无过错,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污染者以排污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由主张不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点评:新《环保法》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足见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

      来源:法制日报2015-06-04

      尽管我国侵权责任法对此也有规定,但是规定相对原则且与新环保法等法律衔接不畅,不仅给责任划分带来不确定性,而且可能由于法律制度不严、不细导致部分污染者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这部司法解释对被侵权人应提供的证明材料、涉案证据保全和行为保全等作出一揽子规定,同时再配以清晰的污染者责任划分,应该说被侵权人维权路径、方向更明确。再次,还对弄虚作假行为作出规定。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6-04

      第八条 对查明环境污染案件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可以委托具备相关资格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推荐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检测报告、评估报告或者监测数据。...第十一条 对于突发性或者持续时间较短的环境污染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申请证据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来源:经济观察者网2015-06-02

      到了司法实践中,就常常出现对环境污染责任归责原则、责任构成以及数人侵权责任划分等法律适用不统一等问题。...正值我国面临经济下行期,司法中立原则依然不为稳增长让步,反而更加强调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6-02

      会议重申,对因安全生产工作不力,致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引发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要严肃追究安全生产监管不力的责任,对规划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侵权损害的,严肃追究规划部门相关责任。

      来源:法制网2015-06-02

      但是,目前具有环境污染鉴定资质的机构较少、鉴定周期长、费用昂贵,难以满足办案实践需求。...鉴于此,司法解释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可以委托具备相关资格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推荐的机构出具检验

      来源:科技日报2015-03-30

      其中,诉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噪声污染侵权纠纷案,经调解,最终由企业委托具资质单位进行降噪设计、声屏障建设及实施改造工程;诉福建省龙海市铭威电子有限公司水污染侵权纠纷案,企业自行拆除预埋排污暗管,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02-27

      一些环境保护先进的国家一方面完善侵权法,建立环境污染侵权的无过错责任制度;另一方面,制定专门的环境法以及环境责任法,建立双重救济机制并通过诉讼专门化方式,建立统一诉讼规则,以妥善处理环境侵权纠纷,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来源:新环境杂志2015-02-13

      依据新《环境保护法》第64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排污者的排污行为给周边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造...延伸阅读:【专题】:新环保法:翻开环保法史上新篇章2.应当防止污染和危害《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2-05

      杨朝飞告诉记者,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又称绿色保险,是我国继绿色信贷之后推出的第二项环境经济政策,它将改变我国过去企业违法污染获利,环境损害大家埋单的局面,使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侵权责任社会化,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发生根本性转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2-04

      我国法律对环境污染责任的判定,也历经了从过错责任归责到无过错责任归责的发展过程。...,在处理此类历史遗留问题上,对没有违反当时法律的规定,只是由于特定时期法律的不明确或政府要求开展的经营活动,造成的污染行为和损害后果,可免于追究污染环境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责任,而依据《侵权责任法

      相关搜索